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90-100(第7/29页)

,李世民于清河郡起事,迅速控制本郡,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齐郡,将产铁之地拿在了自己手上。

    张须陀大惊,立刻率军回扑,不敌李世民被擒,因其不愿投降,李世民怜他年老,半生征战为国也不容易,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不曾杀他,而是关押在清河县以待将来。其部将秦琼等人归降。

    高士达、窦建德、刘黑闼于高鸡泊起兵,以本部万人直扑信都郡。当地自组乡勇护卫家乡,因而被太守重用的苏定方率部投靠,于是收编整顿后又向涿郡进攻。

    李世民又留李孝恭带人继续向东攻取并招降,自己率部与瓦岗军会合,攻打虎牢关。

    镇守虎牢关的裴仁基最终出降,李世民没有急于攻取洛阳,而是分兵以牵制,自己回军与堪堪赶到的王世充所部决战。

    新投的秦琼、程知节、裴仁基父子急于立功,格外勇猛,秦琼身中三创突入阵中,程知节赶上接应,阵斩王世充,大败隋军。

    自此,李世民再取洛阳,有长孙晟里应外合,终是换了一个身份回到这个大隋东都。

    杨侗年仅十三岁,李世民还挺欣赏他的,甚至觉得他代替杨广当皇帝,说不定大隋天下还不会乱成这样。面对李世民,杨侗不是没有恐惧,但他很好地控制住了,也没有问些无用的话,只是沉默着听取李世民的安排。

    李世民抄了父亲在历史中的行动,不过把立的傀儡皇帝从杨侑换成了杨侗罢了。

    洛阳毕竟是东都,他入主洛阳后千头万绪,一时抽不开身,而李渊那边却耽搁了,还没有抵达长安。

    事情还要说回从太原起兵不久时候的事,在稳定了四周局势、劝降周边势力后,李渊发兵剑指长安,长安的代王杨侑派宋老生率两万精兵守于霍邑,李渊一时难以攻下,在裴寂等人劝说下,有意退兵回太原。

    李建成不愿意。

    电报使李氏各方势力通讯未断。李世民已经掌握清河郡,夺取齐郡与信都郡,令窦建德部北上取涿郡,李孝恭东出取山东,自己西去与瓦岗军会合战于虎牢。

    眼看洛阳就是二郎的掌中之物了,他随父亲出兵,却在一个霍邑止步,这像话吗?

    这样下去,他还有什么资格试着与二郎争那个太子的位置。现在尽管已经希望渺茫了,但李建成总还是想试一试的。

    更不要说,三妹李玉华那里竟然也在鄠县拉起了一支队伍,攻下了一块地盘,叔父李神通已经与李玉华会合,就等着接应他们了。

    闹半天,他跟父亲这一路,还没有拿下妹妹那样的胜利,就不提太子不太子的事,他这个长兄的脸还要不要了。

    他再三请求,因为没有突厥的后顾之忧,李渊松口让他再次带兵攻打。

    可李建成活到二十七岁,虽然弓马娴熟,但是带兵的经历是跟父亲来太原仅仅大半年时间才有的。

    说起来原历史中的李世民刷经验的时间还比他长一点,而他显然又没有李世民的军事天赋,这大半年也就是让他从家传知识与行猎中带来的经验落到了实处,学会了怎么组织军队,怎么行军扎营布阵。

    至于怎么打仗,他还处在一个大家怎么打我就怎么打的阶段。

    没有任何侥幸的,李渊没打下来的霍邑,他也没能攻取。

    李渊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没有退兵,又死磕了两三次,耗去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终于懊恼,再度有了退兵的念头。

    李世民在电报里强烈反对,怒道:“父亲争天下不取长安,难道就为了占据一个太原吗?”

    又道:“我半月前便建议父亲用李靖,父亲至今未胜,是还没有任用李靖的缘故吗?”

    李渊有点生气,让人回复:“李靖意图出首举报我等谋反,怎么能将吾等性命放在他手中。”

    李世民:“李药师有大志,必不愿籍籍无名死去。阿耶以礼相待,他见杨氏大势已去,自不会拒绝。”

    李渊犹豫了。

    而李靖那里,他被方永带着行军,独自住一间营帐,衣食俱是上乘,但他还是没有表达投效之意。

    这天,方永入帐,李靖原本靠在榻上看书,听到他的脚步声便躺了下去,将脸转向内侧。

    方永见状也不以为意,只是笑吟吟地自己坐下,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对着空气说话:“最新消息,我家阿郎已经破虎牢关,与江都来援的王世充接战而大胜,接下来就该取洛阳了吧。”

    榻上的人动了动。

    方永想起李世民开玩笑说的话,道是实在不行把李药师推出去斩了吧,斩首前他一后悔,说不定就成了。临斩前被救可能是名将出头的一条路?你看兵仙韩信也经历过。

    不过才说完,李世民就自己轻拍了下嘴巴,嘱咐他道:“这是乱命,不要听。李药师有大才,你一定要尊而重之,不要轻慢了他。”

    但是把李靖尊而重之的带到这里,方永已经越来越不耐烦了,这会儿看着装死的李靖,他不期然又想起李世民开玩笑的话,恶意的在脑子里YY把李靖推出去斩首的画面来安抚自己。

    安抚到心情平静了,他才继续道:“现在唐国公的大军在霍邑受阻,我家郎君一再推荐唐国公起用你为主帅。唐国公犹豫再三,看样子就快有决定了。那么药师你呢?还要为杨氏尽忠吗?”

    李靖一下坐了起来,深受震动。

    “你家郎君果真推荐我?”

    “自是不假。不过唐国公不可能真的如此任用,最多让你为副手罢了。”

    方永有点心虚,眼睛瞟向了一边,但李靖没注意。

    这个话其实不是李世民教他说的,也不是方永自己想的,而是当初来马邑前,魏徵得知李世民对李靖的安排后,私下里找方永说的。

    说的是如果李靖坚决为隋效死就不谈了,路上没有用到他的地方也罢了。但是如果唐国公攻势不顺,郎君力荐李靖的话,让方永提前跟李靖如此这般的说一通。

    魏徵:“慧眼识人的是我们郎君,不计前嫌要用李靖的也是我们郎君,不能让李药师会错意,谢错人。你懂么?”

    方永连连点头:“我懂了。”

    魏徵加重了口气:“我们郎君排行第二,是嫡次子,你真懂了么?”

    方永重重地点头:“我真懂了!”

    这套话术,今天果然用上了,看样子李靖也果然把恩记到了郎君身上。方永暗暗记下,打算回头悄悄告诉魏徵,以后还要怎么使劲,那还要看他们文人的。

    李渊也果然任用了李靖,太原带出来的四万人交给他,就好像换了人似的,也没用什么奇谋秘计的,先前怎么攻都过不去的霍邑,一天之内就突破了。

    接下来就跟武装行军似的轻易,等到长安附近,李世民已经将洛阳托付给长孙晟,自己率部赶过来会合了,而李玉华与李神通也适时带着自己招纳的人马赶到。

    三方会合,长安也不过旬日间的事罢了。

    李渊有些微的不满,私下里埋怨李世民:“你怎么在洛阳就立了杨侗,太急了,长安才是都城。”

    “阿耶,我想立都于洛阳。”李世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