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100-110(第11/32页)

佛就是个坎,伴随而来的就是改朝换代。

    一直到最后,这条曲线龙抬头似的拔高起来,一直向上扬去不再见大的回落,反而让他迷惑了起来。

    李渊也不是傻子,没多加思索就问了出来:“是土地限制了人口,一到上限就爆发战乱吧?最后你说的这清是怎么回事,怎么能有数亿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了?”

    “没有。他们只是农业的水平更高,又引进了马铃薯这些救荒高产的粗粮。父亲,你应该看一看清后面的时间,哪怕卷入一场涉及61国,20亿以上人口的世界大战,死了三千五百万人,人口都没有再降下来过。”

    不要说李渊,就是心不在焉的李建成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时间竟都不在意别的了,养活的人口太匪夷所思反而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觉得李世民说的那场战争可怕之极。

    什么战争能死这么多人,大隋极盛时也不过四千多万人口,大唐去年才初步统计了一下,现在的人口才两千万左右。

    也就是说,那场“世界大战”死了差不多九成的大隋人口,而大唐的人都不够这场仗死的!

    光是死掉的人口都比大唐人口多,这是什么地狱笑话,完全笑不出来啊。

    而死了这么多人,人口曲线竟然都没下降,仍然是龙抬头向上扬去,就更可怕了。

    “怎么养活的……”

    他们终于正视“亿”这个数字级别,李渊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我就算学了那许久,也不敢说学会了。不过就最基础的来说,还是农业的工业化。”

    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了资料,此时鼠标一动,又为父亲点开了一个PPT,链接着视频,给他开开眼界。

    可称伟绩的水利措施、育种农药化肥共同保障的粮食高产量、机械化农业节省的人力,乃至东北农场里一人操控无人机洒药,一人操控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一个人甚至能管理上千亩地!

    还有后世某省在机械没有普及的不发达年代,老一辈靠着人力挖河工,挖出来的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浓缩在地图上真是让此世之人为之惊叹。

    他还找了个美国农场收玉米的视频存到现在,终于能给父亲看了。

    不夸张的讲,连满腹牢骚的李元吉眼睛都直了。

    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科技,但是已经简单粗暴的理解粮食怎么能养活人口的了。

    废话么这不是,一个人带上一个团队管一千亩地,一亩就算产八百斤就好了,往多了算,十几个人就能种出来八十万斤粮食,这还能不够吃?

    李世民也没跟他们解释这其实不是常态,毕竟当人口有十几亿的时候,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并不是这样好管理的大片农场。反正放在他这个时代,让父亲想象大农场反而容易点。

    以后能抢先开发新大陆的话,这种情景也迟早会复现。

    他只是淡定地继续展示和讲解,倒回去讲工业革命。

    “一切的开始,就在这里。但是起初,它并不美好。有人说英国赢得了工业革命的竞争,是因为它的工厂里工人的平均寿命更低,压榨得最狠,所以胜过了他国。这样的事,终究不能长久的,就像陈王起义一样,欧洲落下了很多顶王冠。”

    这是总结,他为了今天,找了很多视频,自己剪了接在一起,现在放出来给父亲看,免得他说太多口干舌燥。

    他仔细观察着父亲的表情,失望地见到,父亲皱着眉,果然最终说出了那样的话:“既然如此,你那些工厂还是不要开了。”

    “那人口增长到五千万的时候又要怎么办?太平盛世,其实这个数字很就能达到。大唐以后的王朝都是这样,三四百年就到极限了,一百多年差不多就该由盛转衰了。”李世民问,李渊没有回答,但微微抿了抿嘴。

    李世民看出来了,这是父亲有点不以为然的表情,大概就是既然知道了天下之广阔,完全可以把人往外移。南北美洲还装不下一个大唐人口么?

    这确实也是一个解决办法,但父亲真以为这样就够了么,李世民失望地想。

    “如今各国被地理阻隔,彼此只有少量商贸往来。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不去,敌人便要来。”他说着,打开了一页PPT,用纪年的方式列出清末被打开国门签的条约,缓缓讲起了从清末开始那一年一年详细的百年国耻。

    还没讲完,李渊还好,李建成已经快炸了。

    “怎会!怎会如此!”

    在他的概念里,所谓国耻,无非就是汉人皇帝败于胡人腥膻,他们也不是没经历过。李氏在鲜卑治下的时候也被迫把姓氏改成了“大野”,杨氏杀尽宇文氏,有斩草除根的因素,也未必没有断绝鲜卑影响的念头。

    但纵是如此,历史已经无形间赋予了时人心理上的优越感。

    那便是胡人纵然入主中原,终究衣食住行一应礼制条章,仍是要向汉人学习。鲜卑人改迫汉人大族改姓,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依然要学着汉人的礼制来治国。

    而李世民让他看到的历史,却是连这样的优越感也打了个粉碎。

    “我让工厂不签身契,约束他们给予福利,照顾伤残,处罚不守规矩的人。父亲为此与我争吵多次,以为我多偏于贫苦,而不能善抚士族。其实我是在救他们,也是救我大唐自己。不然,早晚有一天,大唐的皇室会与这些贪婪的世家一起被掀翻,没有人能幸免。纵使李氏将来总要亡天下,我也希望能体面些。”

    他不再操作电脑,站了起来,坚定地说:“即使看了这些,父亲,你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一切,不能与我同道而行。让我来吧,这就是上天给予我的使命。”

    李渊今天受到的刺激有点多,一直有点愣愣的,这时候点着头,也不知道反应过来没有。到李世民施了一礼,请他与窦皇后休息,将将要退到殿外时,李渊才猛然抬头,扬声问道:“二郎,这一回,你还是想做文皇帝吗?”

    李世民颇有些无礼地只转过头来,同样扬声回答:“父亲,什么文皇帝,武皇帝,那都已不是我在意的事情了!”

    第104章 赶鸭子上架的长孙无忌

    没成形的应天门之变就这样中止了。

    齐王李建成、吴王李元吉均废为庶人, 一起流放到了黔州,这是李渊的坚持,要他们俩在一处也好互相照顾。李世民挺无所谓, 也没说穿大哥恐怕都不想看到李元吉, 比邻而居说不定哪天就打破头。父亲提了这个要求, 他就同意了。

    李渊几次想把长子留在京里, 到底没能张得了口,背地里鼓动皇后去说。

    窦皇后自然也舍不得, 长子同样是她心爱的孩子, 但玄武门之变的记载让她寝食难安, 父子兄弟之间掺杂了权力斗争之后, 就不能用亲情来考虑其关系了。

    现在强势的二郎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不甘人下的大郎和四郎反抗失败,二郎才能大度地赦免他们, 只废为庶人而不必满门斩杀只余女眷,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至少一家人都还活着。所以窦皇后根本不理会李渊说了什么, 绝不去儿子那里多嘴。

    晚上被老头子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