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80-90(第20/31页)
珍贵的啊,我都想直接派人过来伺候余老,又担心他多心,以为我意在监视。”
上官钧:“陛下想到派御医,倒是正合适。而且有火器下册吊着,他应该会好好保重身体。”
说完,换个话题道:“还好军器监的人都没有问题,尤其是那些内核的工匠。”
姬安笑道:“像常仁佑那样的毕竟是少数。”
随后,两人继续讨论起如何处置那七个用《旬报》敛财的贪官。
七个人中有六个是知县,比较好办,让上级提刑司查办即可。但有一个是宣平府的知府,恐怕当地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有常仁佑那个拖出事的前车之鉴在,上官钧这回决定快刀斩乱麻。让吏部发文叫知府进京述职,再让飞廉军乔装去送信,盯着他一出宣平府就直接拿下,同时派出钦差暗中查访。
姬安问:“剩下的那些,我直接发申斥?”
上官钧:“陛下不准备追究的话。”
姬安叹道:“贪得不多,或是懒政,事情不大不好追究,又没那么多人手一个一个查。这回就先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
因《旬报》问题要发出的申斥有八十多份,姬安寻思了下怎么找人手。
把标价二文、五文的《旬报》卖个二三十文,这点事还够不上贪赃和渎职。若是申斥的消息先传了出去,以这个时代的朝堂环境和对士人的宽容,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小题大作。
先有了这个心理预期,也就达不到姬安想要的震慑效果。
所以这事得找不会泄密的可靠人手来干。
最后姬安还是找了亲近的内侍们。
他将摺本里前头要处置那七人撕下来,只留下后面的部分。再自己写了个申斥模版,可以对着摺本上的姓名和具体事项往上套。
然后叫来徐小七、汤开泰、何万利,对三人讲了讲怎么对照模版写这个申斥信。
姬安算过。上官钧动作很快,回程路上就写好了文书和信,一回宫就让飞廉军赶在今日关城门前出发。而他这边的申斥晚发一天,也不是加急件,等信送到,那边的七个应当都被控制了,不会有影响。
详细解释完,姬安又道:“你们到奏疏房去写吧,那边桌椅笔墨齐全,比咱们殿里方便。”
奏疏房就是他的“秘书室”,徐小七现在的工作之处。立政殿这边只有姬安的书房,姬安今晚还要在这里看奏疏。
汤开泰有些犹豫:“可奴三人都离开,陛下身边不就没了人伺候。”
姬安笑道:“怎么就没人了,殿里那么多人不是,而且大福和关忠过会儿也就回来了。这事先不能漏出去,你们办我才放心。”
徐小七却说:“陛下忘了,高勉最近住在奏疏房边上,陛下还特许他晚上也能进奏疏房用书架子看书。他怕是现在就在,虽说他应当不会打探奴等做事……”
姬安听得提醒,才想起来这事。
奏疏房旁边有间休息的值房,是准备给加班出不了宫的“秘书”住。最初上官钧介绍的那两名朝请郎加班之时,就是住在那里。
高勉最近突然被房东收回租屋,一时找不到地方住,就申请在那间值房里暂住几日,直到重新租到房子。姬安不是对手下员工苛刻之人,高勉有困难,姬安也就通融了。
此时姬安想起高勉这个人,又想起正是他推荐了《旬报》主编石庭芝夫妇。人以类聚,高勉能和石庭芝成为望年交,必有性情相投之处,而且自己还探查过他的忠诚值。
想到这里,姬安就笑说:“既然他在,就拉他一块干活吧,你们也能快点干完。他住宫里我也不收他房钱,帮着抄点东西他总不会有怨言。”
三名内侍都听出来姬安颇为信任高勉,也就应了是,告退出去办事。
姬安看了一会儿奏疏,洪大福和关忠就回来了,听说书房里头没人,连忙过来伴驾听用。
听见脚步声进来,姬安抬头一看,笑道:“回来得正好,帮我磨些墨,再给茶壶里添些水。”
两人连忙应是,一人研墨一人添水。
姬安一边看奏疏,一边顺口问:“学得如何,难不难。”
关忠笑着回:“教奴二人的按摩博士说,估计奴等一个月便能出师,伺候陛下。”
按摩科是太医署医学部下四科之一,科内为首的是两名按摩博士,都学了上官钧说的那位老御医的按摩手法。姬安嫌从外头叫人不方便,就把洪大福和关忠派去学。
关忠凑趣多说了一句:“这两日奴等拿小七他们几个练习,他们都赞舒服。”
姬安也随口赞两句,提笔蘸墨时,发现洪大福还拿着朱砂墨锭在研,便道:“大福,可以了。”
洪大福一愣,赶紧停下手。
姬安瞥他一眼,一边蘸墨一边吩咐关忠:“关忠,去让膳房准备一些好消化的吃食。我让小七他们到奏疏房抄些东西,晚点你给他们送过去,那边有四个人。”
关忠连忙应是,看洪大福在,就告退去了膳房。
姬安批完手上这份奏疏,停下笔,转头去看站在旁边的洪大福:“大福,坐。”
洪大福像是再次被唤回神,躬身应着“谢陛下”,像平日一般搬了张凳子坐在远处。
姬安却招招手:“坐过来些。”
洪大福一愣,连忙又挪着凳子坐到近处。
姬安温声问:“我看你这段时间似乎有心事,是有什么困难吗?”
洪大福听得瞪眼,随即赶紧站起要下跪:“奴做事不专心,请陛下责……”
姬安伸手拉住他,也打断他的话:“不说那个。你要有困难便说,我们一起想法子解决。”
洪大福微微颤抖片刻,才像是松了劲似的,整个人都软下来,抬起头带着哭腔唤一声:“陛下……”
姬安心中一叹:“坐下说。”
洪大福重新坐下,收拾一下情绪,才慢慢道:“自从奴家里人得知陛下愿放人出宫,这两月来见奴之时,都劝奴回家……可是,奴舍不得她们,也舍不得陛下……”
姬安听他这么一说,也就理解了。
一直跟着原主的这六名内侍中,洪大福和家里人关系最好,攒了银子总往家里送。
洪大福家里使银子的地方多,所以对钱看得比旁人重。当初姬安决定进大司马府之时,他之所以犹豫,也是怕跟着去了之后不能再接济家里,留在宫中至少有份保障。
这是人之常情,姬安能理解,自然也没有对那事有过芥蒂。而且原主对六名内侍都很依赖,六人也的确将原主照顾得很好。哪怕只看原主这层关系,姬安也想把六人都照顾好。
只是洪大福一进宫就分到了原主身边,不像其他几人,多少都在别处受过蹉磨,因此性子总是浮燥些。但他对姬安忠心,姬安就想着留在身边看着,他能有个好待遇,也不会犯什么错。
在姬安继位后的这两个多月里,洪大福也的确在姬安的管束下渐渐变得沉稳了一些。但到底也才十七岁,经历的事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