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90-100(第3/31页)

箱取出脉枕,再回过身却是有些诧异。他以为上官钧会坐到桌边,没想到上官钧直接坐到了榻上,彷佛和天子平起平坐的位置。

    不过大司马和圣上之间的事轮不到他去想,奉御拿着脉枕过去,宋远之替他移好椅子,就例行诊脉。

    奉御诊完了脉,也详细问过上官钧的近期身体情况,让宋远之记录好脉案,两人便行礼离开。

    关忠换上热茶,再给姬安拿来织到尾声的围巾,就退了出去。

    姬安还是好奇,忍不住问:“大司马是被我的内侍唤过来的,还是原本就要过来。”

    上官钧拿起茶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陛下,过来的途中碰到了陛下的内侍。”

    姬安:“什么好消息?”

    上官钧:“皇甫雄死了。”

    姬安手上一顿,惊喜抬头:“什么时候?”

    上官钧:“六日前,今早送来的消息。图国那边应该还能早两日得知。”

    姬安:“当真好消息!”

    他心里高兴,看到上官钧手中茶杯,也拿起自己的杯,向着上官钧伸去。

    上官钧看他杯中满着,不解地问:“陛下要换茶?”

    姬安笑道:“你杯子伸过来。”

    上官钧依言伸出茶杯。

    姬安用杯沿轻轻碰一下他的杯沿,发出叮的一声。

    上官钧:“这是?”

    姬安:“庆祝之意。本该用酒,就以茶代酒吧。”

    说完,收回茶杯,饮下杯中茶水。

    上官钧目光落在刚才相碰的杯沿上,收回茶杯之时转了转杯子,也慢慢饮下这杯茶。

    姬安完全没察觉他手上的小动作,放下杯子继续织围巾,一边说:“这样我们答应孙氏的就都做到了,希望她早日成功。”

    上官钧提醒道:“若孙氏真能上位,或许我们就该提防卜察了。”

    姬安:“不是说图国和卜察是世仇,卜察的首要目标应该还是图国?图国也算家大业大,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垮吧。”

    上官钧:“那要看卜察皇帝的意思,他们内部本就分有西进派和南下派。现在的卜察皇帝已有四十八岁,哪日换了下一任皇帝,不知会是个什么想法。”

    姬安一笑:“卜察不想西进,但图国总该想东进。我们和图国可是相互驻使的友邦,有必要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帮助一二嘛。”

    上官钧跟着一笑:“陛下说的是。”

    这时,关忠进来禀:“陛下,王内侍、郑永和朱顺领后宫管事们来了。”

    姬安:“让他们三个进来,其他人先在外头候一候。”

    关忠退出去传话。

    上官钧奇道:“陛下的后宫又要有改动?”

    姬安回他:“三个月结算一次,按需要做调整。不过,大家都没经验,我估计这头一回是得有些改动。”

    王晦、郑永和朱顺进来屋中,向两人行礼问安,再得姬安赐座。

    姬安:“王晦先说说整体情况如何。”

    王晦准备充分,先总结一句:“肥皂作坊一切顺利,种植的各组也都与预期相差不大。养殖这边,鸡鸭鹅尚好,羊吃的草料多,供料有些麻烦,但养起来问题不大。兔子的问题比较大。”

    姬安:“那便先说兔子。”

    王晦细禀道:“老奴也是看着养了才知,兔子这小东西如此难伺候。凉水喝多一点就容易死,草料沾露水也能吃死,胆子还小,大点声响都能被吓死。吃饱了还特别闹腾,不闹腾的代表生病了。”

    说着他就叹了口气。

    朱顺翻开账本,跟着细禀了三家兔子的各种数据。总的来说,兔子可以说是亏损严重,容易死,吃得多,关键还不爱长肉。

    姬安点点头,没说什么,只叫王晦继续往下禀。

    等把所有数据都听完,姬安也有了决定:“兔子留一家就好,剩下的都归到那家去,王晦你想想留哪一家。羊就都不留了,全送皇庄去。”

    羊也不是个好项目。宫里的环境不合适,草料全得靠外面送,这个成本不划算,还是靠皇庄供应更好。

    就禽类项目还算好,个体小,除了肉还能提供蛋。现在已经足够供应给姬安、上官钧和先帝的妃子们,连内侍和宫女的夥食里都时不时能见到蛋花。

    但王晦听得挺诧异:“兔子还继续养吗?”

    姬安:“先养着剩下这些。等明年开春,天暖起来,我再寻长毛的品种养,不吃肉,主要是取毛。”

    王晦应下。

    姬安续道:“其他照旧。空出来的五家,转两家养鸡,一家到肥皂作坊,再新开两家纺羊毛线的,羊毛从皇庄和牛羊司收。”

    王晦就着姬安的安排,和姬安讨论过细节。

    随后,管事们分批进来,姬安都勉励了一番。养兔的管事最为忐忑,养羊的管事也没想到要换差事,姬安也分别安抚一番。

    待把这些事处理好,殿中终于恢复了安静。

    姬安看看斜倚着软枕在榻上打棋谱的上官钧:“你也不嫌吵,怎么不换间屋摆。”

    上官钧抬眼瞥来:“以前陛下还专程去思贤殿给我讲后宫之事,现在却是不想我听了?”

    姬安现在已经能听出他这种风格的玩笑,笑道:“少歪曲我的话。”

    上官钧唇角微勾,垂眼继续打棋谱。

    姬安也拿回棒针继续织,一边说:“对了,我有个新想法,你帮着参考下可行不。”

    上官钧:“陛下请说。”

    姬安:“我想在京里办一家图书馆。”

    上官钧:“图书馆?”

    不过,刚说完他又有些理解了:“像藏书阁那样的?”

    姬安点头:“嗯,不过暂时先不开放外借,只能在馆内看书,规则就和现在藏书阁阅览室一样,也可以自备纸笔抄书。”

    上官钧:“陛下怎么会想起办这个。”

    姬安:“刚才我听宋远之说,他有个太学的同乡,家里不太富裕,家乡又偏远书少,看书困难,才想到的。买不起书是一回事,主要很多书属于想买都没处买的。京中学子多,办图书馆许多人都能受益。”

    上官钧想了想,道:“振兴文风是好事。陛下打算办在何处,又准备拨多少钱办这事。”

    这类事情的拨款在政事堂还是好通过的,毕竟宰相们都是士人,支持这个政策都能有个好名声。

    姬安却说:“朝廷拨的钱主要是里面请管理员和杂役的工钱,和日常消耗的煤、水一类,应该用不了多少。我想在京中搞次募捐,凡出资的,刻在碑上立于馆中;凡捐书的,都上表彰榜;再另记成册,作为图书馆史传下去。”

    上官钧听得一愣,但立刻又意识到——的确是个好法子。

    光是支持政策都能留下好名声,更别说出钱出书的,而且还刻碑、张榜、记册,这差不多就是青史留名。只是捐钱就能有这样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