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40-150(第5/17页)

最近的关隘进大盛。但现在羊毛数量出乎意料的多,尤其又换到一队马,师晟担心走别处会横生枝节,最终还是原路返回河关。

    主要是两人的官阶都不高,只有五品,跟领兵的实权边将相比算不得什么。哪怕两人手中有姬安的手书,但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师晟真怕碰到不识货的莽汉,将他们辛苦换回来的羊毛扔了,再私吞马匹。

    而河关的燕家父子,他们好歹打过交道,两人都觉得这父子俩值得结交。

    六月初,齐万生和师晟带队回到河关,还是燕似山来接。想来是探骑早早探得消息,报给了他。

    两边见过礼,寒暄几句,燕似山主动道:“还是和上回一样,一会儿让亲兵给你们送《旬报》和邸报。”

    师晟道声谢,又说:“换回来的羊毛和马我们都留下,待枢密院做好分配,还要烦劳燕兄派人分送各处。”

    燕似山笑道:“那是我爹的事了。农学署的人准备启程回京,大司马令我护持,也顺便回京述职。你们回来的正好,我们可以同路回去。”

    齐万生颇为惊讶:“农学署的人就要回去了吗,不等到秋收?”

    燕似山:“这边都已平稳,李令着急着回去看京中试种的新作物。不过也留了三个人下来,继续指导收割与留种。”

    齐万生点头道:“那还真是正好,一路上作伴了。”

    ○●

    姬安一直在等杨微的信,直等到六月初十,黄义才送来两处来信。

    一是杨微的,一是齐万生的。

    姬安在宫中,又懒得特意派人在宫外置信,因此这种私人信件就都是送到大司马府。而黄义能随时进宫,若是碰到紧急信件,还可以晚间叩宫门让御卫传话。

    此时姬安看黄义像是有事要报,信上也没有紧急标志,就没急着看,先看向黄义。

    黄义会意,乐呵呵地开口说:“禀陛下、二郎,白糖全卖完了。”

    说完又感叹道:“一斤二十贯,折二十两银子,或二两金子。竟然也日日都开门就售罄,奴这回是开了眼。”

    姬安却是一笑:“这价可比我当初买孜然还差远呢,孜然可是三十贯才一两。”

    黄义忙道:“陛下识货。”

    姬安:“可惜杨微去年留的糖不多,今年就只有那么点白糖。”

    黄义:“许多人问何时还能再有,奴让人照着陛下的意思说了,明年过年才能上货,依旧是每日限量。”

    姬安点点头。

    白糖好销他是早有预料,自从京中的《旬报》上开始登出广告,就极受追捧。而以京城的繁华,和杨微那里的糖产量,往后也根本不愁卖。

    姬安想起问:“最近高勉和小七怎么样。”

    黄义想了想,禀道:“多是饭时才回来,有时也会在外吃。晚上不怎么见出门,倒是时常在湖边点上几支火把,在湖里练习泅水。”

    姬安听完,隐隐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黄义看姬安没再问其他,便向上官钧禀一些府中事,随后就告退离开了。

    上官钧见姬安一直没拆信,奇道:“陛下在想什么,不是一直等着杨微的信。”

    姬安微微蹙起眉头:“我怎么感觉……好像还是中了高勉的套……”

    上官钧:“怎么说?”

    姬安:“事发地在宫中,证人也多是宫中人。不管是内侍还是羽林卫,都得在宫中找。他说什么要晚间寻证人,根本就是藉口啊!”

    上官钧听得不禁微微一笑:“陛下终于反应过来了。”

    姬安瞪他:“你当时就想到了?怎么不提醒我!”

    上官钧:“只是,若他原本准备晚间才去羽林卫的营地,倒也算不得欺君。”

    姬安撇撇嘴:“便宜那小子了。”

    上官钧莞尔:“我瞧陛下也像是想撮合他与徐小七的样子。”

    姬安眼珠子一转:“不过,我看小七这段日子虽然心情不错,但似乎还没有开窍。高勉……呵,继续努力吧。”

    上官钧目光在姬安脸上停留片刻,再落到他手中的信上,转话题道:“陛下还不看信吗。”

    姬安低头看看,先拆了齐万生那封。

    他快递浏览完,递给上官钧,笑道:“万生可真会做生意,一块香皂能换回两匹马。”

    上官钧接过,边看边问:“陛下可有想好,待他回京,让他出任何职。”

    姬安:“我想让他管盐。”

    上官钧不由得抬眼看来:“那师晟得跪在殿外求陛下饶齐万生一命了。”

    姬安失笑:“不是马上就全部接管,一步步来嘛。海边的盐场全部都要分批更换为晒盐场,就可以顺势改革一番盐务。我准备先给万生一个翰林院侍讲学士,让他试着想想,能不能把新的盐务构架搭起来。”

    上官钧这才垂下眼,继续看信,回道:“陛下心中有成算便好。”

    姬安也拿起他等候良久的杨微那封信,撕开口,取信展开细读。

    第144章 清凉 陛下总不会再没有兴致了吧

    杨微的“信”,是一只匣子。这也是姬安刚才没先拆它的原因。

    匣子里除了信,还装着开设盐场至今的账本。光说信封里的信纸,就是厚厚一叠。

    姬安禀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先前杨微没来信,他也没写信去过问。这还是杨微头一次回报晒盐场的信息,自然是相当详实。

    杨微在信中说,他在福吉海边寻到一处合适的滩涂,勘测下来足以开辟千亩盐田。

    不过目前只开辟出一百五十亩,现运转良好。如能补充人手,一边晒盐一边扩建,预计到明年夏可达到五百亩以上。若无法补充人手,就只能待入冬之后,预计出不了盐的时间再行扩建。

    晒盐场从五月初一正式启用,五月一整个月共出盐五百二十五石。五月天气晴好,只偶有阴雨,阳光充足,是晒盐的好时间。在福吉,这样的天气能持续到九月,甚至十月。

    但期间亦会伴随台风,带来的大雨会对出盐有很大影响。因此夏季的总出盐量还不好预估。而春秋两季气温下降,阳光减少,出盐量也会递减。

    不过,只以五月的出盐量论,与煮盐场的同期出盐量相对比,晒盐场的人均盐量为煮盐场的两倍多。

    目前晒盐场中使用的是人力龙骨水车,工匠正在设计建造风力水车。若用上风力水车,可以更快地将更大量的海水提上高池,届时产量必然还能再增加。

    详细说完晒盐场,杨微还写了一些他走访的煮盐场情况。

    煮盐比之晒盐,除了多耗人力之外,还需要耗费大量燃料。这些燃料以植物居多,近处的木柴供应不足,因此煮盐场附近不少田地里都不种粮食,就种易生长的植物燃料。

    换言之,如日后晒盐能全部取代煮盐,那这些田也就可以种植别的作物,相当于能另有一笔收入。

    最后,杨微还对比了一下两边盐场盐工的收入和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