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240-250(第10/20页)
。然而有一个好爹,家中富贵不缺钱,因此没什么显赫的职位却有一门好亲事,他的妻子是满洲显贵兆佳氏。
因此康熙对于曹荃的女儿也很和蔼。
因为这三织造在内务府显赫,早就求了免选。家中的女孩不必进宫伺候人,所以都熟读诗书,比那八旗显贵家的女孩都要贵气。
康熙就问老孙嬷嬷:“家中大姑娘有人家了吗?”
老孙嬷嬷就说:“许了奴婢娘家侄孙了。”这位老孙嬷嬷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四阿哥的侍卫头子傅鼐,就是如今陪着四阿哥在关外各处狂奔的倒霉蛋,夫妻二人已经有三个儿子了。曹寅曹荃都是庶出,因此曹孙两家属于再次联姻。
康熙点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曹寅的女儿年纪略小,也是气质出众,康熙看了看没说什么。转而低头看三个小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大的也就七八岁,小的才三四岁,实在没什么问的,说了几句就让他们退下了。
等到晚上曹寅陪着康熙散步的时候,康熙就说:“你先别着急着给孩子定亲事,朕给你闺女安排个好人家。”
曹寅以为是让女儿做哪位皇子的侧福晋。算不算年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年龄最接近,立即应了下来。
当曹寅把这个消息跟妻子李夫人说了之后,李夫人也是这么想的。李夫人想了想这两位小阿哥,觉得十三爷是个温和的人,十四爷就很跳脱。私下里嘴里面念念有词,双手合十求菩萨保佑,最好把自家闺女嫁到十三阿哥的府上。
不得不说在江宁制造府住得很舒服,连着几个月大鱼大肉下来,江宁这边的饭菜倒是很清淡,太后吃得很开心。
又因为连续接待了好几日的官员家眷,康熙那边传话说是暂停觐见,太后就十分高兴,正耐心期待地询问去哪里逛园子参观寺庙的时候,前面康熙船令海棠准备好大礼服,他要带着诸王贝勒贝子和随行官员以及江南官员去叩拜前明的皇陵。
太后一听顿时不满。
你去就行了,你折腾外边那些人就行了,你干吗连我孙女一块折腾?
太后生气了,开始闹脾气:不去!
孩子那么累又那么瘦,穿着那么重的大礼服又要步行那么远,这怎么行?
她说:“别人随便去,我不许小花骨朵去。”
第246章 演大戏
在这种名利场,不怕有麻烦就怕没出现。
一旦没出现,就给了人家很多解读的空间,别的场合康熙可以不叫海棠,海棠也可以不去,然而作为这次南巡最重要的一场戏,作为在江南百姓前最重要的一场展示,康熙忘了谁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孩子。
前两次要么孩子小,没法带着在这种大场合做戏,要么是时间太极,场面太小,影响不够深远。这次二月从京城出发,到了如今几个月,铺垫了这么多戏台搭了这么久,几十万百姓汇聚在江宁,就等着这浓墨重彩的一场大戏了,该去的一个都少不了。
康熙听了太后的说法,直接去见太后。
康熙跟老太太强调:“她除非是病得快死了,就是有口气也要抬着去。她不去,她的子孙就抬不起头来。”
“怎么抬不起头了?”
这牵扯到一个正统的问题。
朱元璋承认元朝是历史正统,认为宋之后是元,元之后是明,明的天下之主是延续正统。
正统这个说法很玄,不能没有!
早年努尔哈赤派亲弟弟进京朝贡,接受明朝的册封,哪怕两边打得你死我活,也有一个君臣的名义在。
后来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殉国,明朝实际上是亡于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之手,因此满洲权贵进关的理由是给崇祯皇帝报仇,这理由就很扯淡,然而这遮羞布不能没有。关外的满洲对中原的那套已经学会了,会玩儿了,所以坐了天下后,清朝事实上继承了明朝成了中原历史的正统!
为了让江南百姓接受,康熙祭祀孔子,祭祀大禹,祭祀朱元璋,这一切都向天下证明他是正统。特别是在祭祀朱元璋的时候,无论是祭文还是自称,他都是自称“臣”。
因此在这种证明正统的场合里,海棠不出现,因为她女性的身份,在很多南方人看来她的王爵和王府都不具备正统性,虽然不影响存在,但是会被人家看不起,就跟庄亲王府的战功不足以世袭罔替被提拔成了世袭罔替的王府一样,京中的王府里面都看不起庄亲王,而民间对勇宪王府的存在存疑。
康熙绝不允许自己的后人被人质疑正统,一丝被质疑的疑点都不能留下。
这问题对于太后来说过于复杂了,康熙对她太了解了,压根没跟她说太多。想了想就问:“您是怕累着她了是吗?”
“嗯。”
“那好办,我让她名义上抓个总,负责此次銮驾安全,让她骑马沿途巡视,别人走路,她骑马,骑马来回跑总不累吧。”
太后听了点头:“确实不累,这个办法妥当。”
骑马穿戎装,盔甲是特殊处理过的,加了一块布料,能遮住下巴和口鼻,帽檐压低一些,只露出一双眼睛。
康熙一是为了展示武德充沛二是给海棠穿戎装找理由,决定让海棠把噶尔丹的兵器献上。同时也暗戳戳地表示,我就是个蛮夷我也开疆拓土了!
前一日侍卫和驻防八旗以及当地的衙役提前把沿途给检查过了,避免路过那些偏僻的地方,对一些沿途的人家三令五申不许陌生人进门,出事儿了追查起来会和周围人家连坐。还有官员提前去孝陵安排,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第二日了。
第二日大街上挤满了人,都纷纷在道路两边围观,其中自然也有不少有心人。
一大早太后看着海棠穿着正白旗的铠甲来告别,就说:“你就骑在马上,别觉得你汗阿玛在走你就坐着不舒服,不相干,你只管骑马。”
海棠应了,又跟盐宝说:“今儿是大事儿,你不许闹,你这次敢闹我就把你拴起来,往后你再想各处跑着玩儿就是做梦!”
盐宝没说话。
海棠当即拖着它的项圈就吆喝着拿绳子来,盐宝当时就汪汪起来。
“你保证的你记住了吗?敢不听话不要你了,我自己回草原上不带着你了。”
“汪呜~”
“这还差不多,跟祖母在家吧,不许乱跑。”
海棠说完才背着弓挎着箭出门了。
此时康熙还在等吉时,织造府的前厅站的都是大臣。海棠一身戎装进去拜见康熙,康熙没什么嘱咐的,就说:“去吧。”
海棠就骑马上街去了,先沿着今日的道路走一圈熟悉道路。
她骑马过去后,就有人说:“哼,穿的跟守大孝一样。”
旁边就有人接腔:“要不说是蛮夷呢,这也刚学会人话没几年,早先嘴里都是鸟语。”
“不是鸟语,是兽语。”
“对对对。”反正不是禽就是兽。
海棠控马小跑,跑到孝陵又跑回去,回去的半路,有那树上骑着看热闹的小孩子在推搡,下面的大人呵斥了几句,一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