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南: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青南》 20-30(第12/20页)



    青南坐在木案前,仔细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孩子们在竹文室外叽叽喳喳,他们逮到一只小松鼠,正在喂它野果。

    小孩适应能力强,他们已经习惯青宫的生活,也学会在幽深的青宫里寻找小乐趣。

    “觋鹭,巫鹤唤我们过去,我们要去采药!”

    女孩跑到门前,笑语盈盈。

    青南抬起头,做了个去吧的手势。

    外面的喧闹声顿时消失,孩子们一溜烟全都不见了。

    过了好一会儿,青南放下手中的竹文,来到屋外,他看到玄旸曾经的营地开满春花,几个采集食物的少男少女聚在那里闲谈。

    玄旸从羽邑离开时,正是去年初春,两人分别已有一年。

    时光匆匆,那家伙的身影,从未遗忘。

    羽人族不需要旅人,簇地的执钺者羽原如是说。

    你越发像觋鹳,这正是我担心的事,青宫大觋的话犹在耳边。

    去远行,当一位旅人。

    玄旸,我并不是因为想你,我想看看远方。

    羽人族环绕着震泽生活,大地并非只有震泽,与辽阔的天地相比,羽邑何其渺小,再想想那些令人愁苦的,困扰的事,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打开玄旸绘在皮革上的路线图,青南的指腹抚摸皮革上的纹理,轻轻蹭着上面玄旸亲自书写的岱夷符号,思念像潮水般涌来。

    第27章

    鱼埠位于怀水中游的北岸, 有一处热闹码头,它是四方族□□汇之所,一座拥有众多居民的大型聚落。

    这年头, 大型聚落往往建有城墙, 鱼埠却只挖了环壕,防范的是野兽, 而非敌人。

    鱼埠的居民中有江皋族人,也有不少羽人族人与岱夷族人。

    三个族群居住在鱼埠的时日已经很久远, 至今没人能说清楚,是哪个部族的人最先抵达鱼埠, 鱼埠应该归谁所有。

    长时间的混居, 让当地居民的建筑样式,衣着装扮、日用器物都有些相通, 也使得他们各自的族群特征越发模糊。

    江皋族有句俗语:像个鱼埠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装扮稀奇古怪,不伦不类,也有做事胡来,为人不靠谱的意思。

    鱼埠在四周邻居看来是个乱糟糟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 当地人一直过着比较平和的生活。

    夏日到来, 鱼埠码头的船只比往日繁忙, 正值渔汛, 鱼埠的渔夫为肥美的河鱼勤奋劳作,河岸连片的屋舍前有众多织渔网的妇人, 檐下挂着一串串鱼干, 像渔人家庭的勋章。

    鱼埠捕鱼为业的居民大多是羽人族, 以他们从事的生业,可以推测当初迁徙的路线, 多半是追逐鱼群,划着渔船沿怀水溯流向西,抵达鱼埠,并在此地定居。

    长时间与自己的族群分离,鱼埠的羽人族装束确实不伦不类,生活习俗上也与故乡迥异,他们从不举办帝君庆典,也不会在成年礼与成亲时戴羽冠。

    青南抵达鱼埠码头时,住河岸的渔人见到他的装束,还纷纷出来围观,感到很新奇呢。

    好在,双方之间还能用羽人族的语言交流,青南得到渔人的礼遇。

    鱼埠人从没听说过青宫之觋,对于羽邑也仅是有耳闻,不过人们向来忌惮巫觋,待青南态度恭谨。

    鱼埠的岱夷族大多从事手工业,他们是制陶好手,江皋族人则多是农人,能种出品质优良的水稻,又擅长酿酒。

    青南在鱼埠的居所靠近制陶区,每日都能看到在河边取陶土的陶匠身影,他们中有男有女,男女的体格差异不大。

    经过交谈,青南知道他们来自怀水下游,猜测出自岱夷族的怀夷部。

    “在鱼埠,大家都是鱼埠人,不在乎以前从哪里来。外面的纷争人们不感兴趣,也不爱打听。”

    青南曾经治疗过一位摔伤手臂的陶匠,陶匠脸上有着爽朗的笑容,他是这么说的。

    “不过,觋鹭问的玄夷城,我还真知道,我伯父去过!”陶匠盘起双腿,轻轻抚摸自己已经换好药的伤臂往下说:“每年夏日会有一艘船从舒渎南下,停泊在鱼埠,舒渎人会用船运来彩陶、鼉皮与大皋城做交易,从大皋城人手中换走玉料。”

    “舒渎?”青南第一次听见这个称呼。

    “就是大凶河东岸一座舒夷人的城。”陶匠摸了摸下巴,继续说:“我也是听我伯父提过,舒渎往北一直走,就是玄夷城。听说玄夷城有世上最好的陶匠,他们烧制的黑陶薄得像蛋壳,轻得像羽毛,那样的陶器,我真想亲眼看看。”

    “你伯父住在哪里,我想见见他。”

    陶匠摇摇头,脸上的笑容这才消失:“已经埋在后山了,哎,觋鹭要是早一年来,肯定能治好他的病。我不想对我们这的角巫说不敬的话,但是角巫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

    觉得自己说了角巫坏话,心有不安,陶匠不再往下说,他起身行个礼,便就退出青南的屋舍。

    在鱼埠居住的时日不长,青南已经得到当地居民的敬重,他能医治伤病,而且见效很快,有些病人甚至视他为神。

    屋外脚步声靠近,青南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他听见身后传来青露的声音:“觋鹭,我去河岸钓鱼,有渔夫给我一条大鱼,还有一罐鱼酱。前些时日那渔夫家女儿发热啼哭,觋鹭让我赠他些草药,今日从他家路过,便要送我这些东西。”

    青露把背在肩上的鲜鱼卸下,将它搭在屋外的石板上,将鱼酱拿进屋内,他在火塘边坐下,念念有词:“我看这鱼肉质肥美适合炙烤,鱼头用来煮汤,也是鲜美。”

    青露的肤色比在羽邑时黑了许多,举手投足间不再显得拘谨,多了几分恣意。

    “这是……陶匠新送来的陶器吗?”

    青露留意到火塘边出现两个做工精美的灰皮陶壶,而屋中的木架上已经有一排陶器。

    青南只是点下头。

    “鱼埠真是个好地方啊,大家有吃有穿,人人都很大方。”青露发出感慨。

    除去屋外石板上的鲜鱼,院中还挂着数串鱼干,厨房里有好几罐鱼酱、虾酱,稻米装满陶缸,野果堆在屋角,腊肉挂在梁上。

    “鱼埠人不爱与人争斗,如果产生争执,会由族长出面解决。三个部族的三个族长能平和地坐在一起协商,公开处理,让每个人都没有怨言。与我族不同,鱼埠的族长都是由众人推举产生,族长必须公正而无私。鱼埠没有以强欺弱,也不会以众欺少,这正是鱼埠人人富足的原因。”看向屋外往来的人们,无论大人小孩都洋溢笑容,鱼埠人富有而快乐,离开五溪城后,青南再次见到这样的场景,难免喟叹。

    “真好啊。”青露由衷赞叹。

    要是羽邑也能像鱼埠这样由族长来治理就好了。

    我在青宫长大,似乎不该这么想。

    从羽邑前往鱼埠,一路上的见闻使青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原来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鱼埠人的生活中没有掌握神权的大觋,也不需要拥有军事权力的执钺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