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宫女,实则谋士: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局宫女,实则谋士》 60-70(第9/15页)

“多谢殿下。”

    太子握着缰绳,在前方徘徊,看着后方高声道:“眼下接近谯城,道路难行,诸位仔细。”

    “谨遵殿下之命。”

    头顶日光亮的刺眼,灰白一片,太子远目望去,狂风呼啸,三人高的秀木被吹的东倒西歪,几乎折了腰。

    身边幕僚皱眉:“殿下,这是大雨前征兆,不消半个时辰,大雨必至。”

    另一人跟道:“殿下,从此处到前方县城还有五十多里路。别说半个时辰,一个时辰都难到。”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恳请殿下定夺。”

    太子握着缰绳的手,手背青筋暴起,他抬头看天,一片灰白看不见希望。

    这场暴雨躲不掉。

    太子回望身后骑兵,对上一张张坚毅的脸,他咬牙:“传孤命令,全速前进。”

    他想起什么,对身边左右吩咐,一人离去,对挪在路外受伤的侍卫道:“马匹受伤,只能弃了,你与同僚同乘。”

    那侍卫原以为自己被放弃了,没想到峰回路转,感激涕零:“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行了,快上马。”

    轻骑全速前进,马蹄踏过泥泞地面,齐声隆隆,连大地也发颤。

    天光愈白,映出太子分明的轮廓,他今岁二十有八,将近而立之年,愈发有威严,双目漆黑如潭,没有半分忐忑。

    忽然,眼梢一点冰凉,激的太子眼皮一眨,那滴雨珠滚落,从眼尾滑落下颌,留下湿痕。

    那是一个征兆,随后两滴,三滴雨珠,太子的厉声比暴雨更甚,“全速前进,全速前进——”

    他身后左右传声,连成一片又一片声波,仿若春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的涟漪,直抵轻骑心中。

    大雨倾盆,天仿若洞穿一个窟窿,水流如泄,管道上蜿蜒而行的轻骑,犹如海上孤舟,艰难前行。

    寒意无孔不入,天地只剩哗哗雨声,人们几乎要在这噪声中麻木时,一道惊喊破雨而来。

    “长阳县令恭迎太子殿下——”

    “长阳县恭迎殿下——”

    雨声被回字形隔扇窗隔绝之外,太子一身干净中衣,用毛巾擦拭头发,眉头不展:“这场雨要下多久?”

    “回殿下,这个说不准,快的话几个时辰就停了,慢的话……”后面没说下去,总归不太理想。

    太子沉默,少顷道:“叫长阳县准备蓑衣斗笠。”

    “殿下?!”

    其他人也惊了,“殿下,您贵为千金之体,不可冒险。”

    太子态度坚决,不容置喙。天上不打雷,就能行路。

    从长阳县到谯城还有一日半路程,太子不敢耽搁。

    县令准备用具的时刻,太子靠在榻上歇了会儿,面上难掩疲惫。

    幕僚们退下,出了屋一人忍不住嘀咕:“咱们殿下真难,没见哪位储君如咱们殿下这样奔波的。”

    另一人欲言又止,似有难言。

    “怎的了?”

    “没怎么。”

    小半个时辰后,长阳县传信儿,一应都准备好了,太子睁开眼,动身前往谯城。

    轻骑抵达谯城,邻省调粮,太子派兵镇压宵小,安抚灾民,着人商议洪水事宜,焚膏继晷,孜孜不倦。

    刺史府书房,数星灯火驱散昏暗,太子立在案后观案上舆图,愁眉紧锁,案前幕僚们争吵不休。

    “……殿下,中州雨水不绝,谯城难除水患。”

    “殿下,当务之急是泄洪。”

    “殿下不可!一旦大规模放闸泄洪,不止谯城,方圆千里全部波及,届时良田被毁,流离失所者何止上万。那才是大孽债,千古骂名。殿下,三思啊!”

    “糊涂,中州大水,堵不如疏,眼下当是舍小保大。”

    “殿下?”

    “殿下……”

    幕僚们的声音不绝,一声接一声砸在太子脑中,他眼前眩晕,四下张望,朦胧光影下,人景一片模糊。太子意识消散前,只听见焦急唤声。

    “殿下?太子殿下!!”

    “来人,传御医!”

    夜色笼罩,漆黑无光。

    孟跃在灯下看着信件,神情凝重。秦秋在屋外唤:“郎君,我给您熬了安神汤。”

    “进来。”

    屋门一声轻响,秦秋一身素衣进入屋内,她将安神汤搁下,见孟跃神色,委婉问:“郎君,可是有什么事?”

    “是杜让传的信。”孟跃把信件给秦秋瞧,她喜道:“太子殿下去谯城赈灾了,这下事情能解决了。”

    在她认知里,储君和天子是无所不能的。

    孟跃不语。

    秦秋收敛神色,小心问:“郎君,是不是我说错了。”

    孟跃在圆月桌边落座,端起安神汤一饮而尽,叹道:“中州雨不停,谯城之患解不了。不知道多少人死于非命。”

    孟跃心头沉重,这种自然灾害前,人力势弱。

    秦秋也沉默了,只有烛火时而跳动,映的地面人影摇晃。

    一如孟跃摇摆的心。

    她想,是就此西行,在隆部装聋作哑,还是折返谯城?

    水患如一层阴云,也笼罩皇城,承元帝夜不能寐,口中生疮。

    太后心疼却也无能为力,只在佛像前一遍遍祈祷。

    大公主挥退嬷嬷,跪在太后身侧:“皇祖母,水患之事,乃国之重事,孙女身为一国公主,也想尽一尽力。”

    “孙女和母妃愿意捐出所有体己,在京郊再起一座庙,一来,为谯城受灾百姓祈福。二来,也收留京中孤苦百姓。”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孙女想,积攒的功德多了,总能惠及瑞朝,保佑中州早日停雨,届时谯城水患迎刃而解。”

    太后缓缓拨着手上佛珠,神情意动。

    次日大公主与贤妃拿钱,贤妃神色忧愁:“若是起了庙,中州雨不停怎么办?”

    大公主宽慰:“母妃放心,纵观瑞朝史书,特大暴雨不超过十日,如今也有七八日了,探子回报,中州雨势减弱,有经验的老农都说就在这两日,雨就停了。”

    贤妃还是有些担忧。

    大公主握住她的手拍了拍:“母妃,退一步说,纵使雨不停,也不关我们的事,古往今来,逢遇特大灾害,天子祭天,甚者下罪己诏。”

    贤妃指尖颤抖,哪怕被女儿握着,仍觉手心沁凉。

    “永福,”贤妃双目盈盈,仿佛有千言万语。

    大公主手下用力,率先问:“母妃,您忘了丧子之痛了?”

    贤妃双目一阖,滚下两行热泪,“没有,母妃没忘。”

    她倾身抱住大公主,一遍遍唤着,“永福,母妃的永福。”

    眼泪滚烫,灼烧冰冷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