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00-110(第16/31页)
如此激烈,若是把对方逼到绝境,到时候对方一不做二不休,真的会鱼死网破的。
在这大汉天下,之前又不是没有大汉朝天子被毒死的情况。
这事儿只要事后稍加掩盖,史书上用春秋笔法一带而过,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只要能掌权,其实毒死个天子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反正在外面就是暴毙驾崩,传位于皇子辩而已,这种情况刘宏自己都能预料得到。
他现在怕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还会逼迫何进铤而走险。
“所以我猜测,汉军明年一旦恢复元气,新征召的兵卒有能力出征。
到时候天子必定会派一位统帅出兵昭国,到那时不就正好是汉天子在信件里预示的内容吗?”
此言一出,令狐邵恍然大悟。
“汉天子这是在赌,若是借刀杀人,我昭国替他解决了何进。
那他就直接铲除了心腹大患,然后再迁都南下,以后再想办法和我昭国在战场上一争高下。
但若是何进赢了我们昭国,虽然几率极小,但恐怕汉天子也会彻底认了这件事,然后立下刘辩为太子,这样至少也能一雪前耻。
而刘辩太子之位稳固之后,虽然大将军何进会权倾朝野,但双方也会妥协达到一个平衡。
他这完全是在赌,哪种结局他都能接受,甚至可能觉得都不吃亏!”
令狐邵的分析说完,荀谌在旁边点头。
“以我推测,大约就是这种情况,就看到时候汉军会派谁来出兵讨伐,若真的是大将军何进,那我们的猜测就是对的。”
“所以他觉得这是共赢是吧?”
杨秋无语地吐槽起来,虽然她之前因为刘宏这封信笑出了声,但现在真的是有点无语。
但仔细想想,刘宏又不是那种极具血性的人,贪生怕死得很。
所以他最大的想法还是解决何进,但万一他们杨家军表现不佳,让何进获得了胜利。
刘宏以后估计就会彻底当个太上皇,日夜笙歌,反正就是赌一场呗。
荀谌笑着回应道。
“时移世易,时局每天都在变化,汉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会实现,明年汉廷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恐怕还有得折腾。
更何况何进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万一他真的率军出征,到时候情况不一定会按照汉天子的设想发展,不过那时的事到时再说。
眼下将军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回信?”
其实这也算不上结盟,毕竟刘宏都没在信件里直说自己要干什么,而是跟她讲了一堆历史小故事,搞了一些暗示。
他是天子,怎么可能在信件中暴露自己的把柄,直说要和敌国合作坑害自家将领,刘宏可没这么愚蠢。
所以这一封回信自然也不可能说答应合作,还是不答应合作。
毕竟未来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但肯定是要给一些暗示的。
所以该怎么回信呢?
杨秋思索着刘宏的意图,想着他在信件里讲的那几个小故事。
她脑海中瞬间有了一个灵感,甚至忍不住在此刻笑出了声。
“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既然汉天子喜欢跟我讲小故事,那我也给他讲几个小故事,就把这个尔虞我诈的故事再复述一遍给他听听。”
这个故事就是宋楚之间你骗我,我骗你的故事,两边后来打得都没有力气了。
一边求和,一边借故同意,两边订立盟约说我不欺骗我,你也不必防备我。
但事实上,这种盟约有用吗?
确实有用了一定时间,但一旦两边实力又有对差之后,这事儿就不管用了。
所以,这其中的深意就看刘宏自己如何去理解了。
既然大家都喜欢在信件中玩这种暗示的手法,杨秋自然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一番。
所以当她说出这段话之后,一旁的荀谌不禁抚掌而笑。
“将军此举甚妙。”
就看刘宏看完这封信之后还能不能安枕入眠了。
讨论完这件事情之后,令狐邵告退离开,荀谌却留了下来,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这让杨秋感到有些诧异。
“友若,为何一脸犹豫之色?有什么事情不能痛痛快快直说吗?难道是我们刚刚讨论的事情还有什么让你心存疑虑?”
荀谌直接摇了摇头。
“是有一件私事,或许也能算是公事,所以需要得到将军的应允。”
“允不允的,你说来让我听听?我还真很少看到友若你这般犹豫为难的时候,实在是让我好奇得很。”
“这一次汉廷的出使队伍之中,我有一位侄子也在其中。
他还没有来找我,但我估摸他应该是想见我一面。我不了解他的立场,可我想见见他,顺便打听一下家里的情况。”
侄子?
看着荀谌那纠结为难的神情,杨秋也想到对方的确已经和家里许久没有联系了。
毕竟双方处于敌对关系,肯定无法频繁地与家中通信。
更何况荀谌之前的自作主张,估计家族里的长辈还在为此生气呢。
而且为了避嫌,荀谌确实也没怎么和家里直接通信,而是一直依靠商队帮他打听荀家的状况。
毕竟家族里要是有什么重大事件,荀谌肯定是希望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的。
而他现在提到的这位侄子,杨秋的心中忽然浮现出一个预感。
“莫非此人是荀攸荀公达?”
杨秋此话一出,荀谌顿时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将军竟然也知道公达?”
第106章
要依照历史上曹操对荀攸的评价,那便是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
也就是说,此人纵然厉害聪慧,但其外表却着实难以察觉,估计其气质极为低调,也就是后来人所说的那种路人甲气质。
正因如此,这样一个在人群当中毫不起眼的人物,又刻意维持着自身的低调,从不主动进行过多的攀谈交流。
这直接致使原本未来应当君臣和谐的曹操和荀攸并没有一见如故。
虽然在此次路途当中也有所结识,但实际上双方的接触并不多。
毕竟他们这一次出行的官吏多达五十余人,再加上众多的侍卫,曹操虽说对每个人都予以关心,也与每个官吏都进行了认识。
但像荀攸这种刻意保持低调,言谈举止间根本不显露自身才华,再加上其长相本就一副外愚内智的模样,所以看起来实在是太过寻常普通。
因此,即便他出自荀氏家族,曹操也就关注了一阵子,但之后也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毕竟一个人是否聪明,有时候还得看他自己愿不愿意展现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