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9. 入朝(三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9. 入朝(三合一)(第3/4页)

实在难忘。

    薛瑜进殿,殿中的宫婢们依次退出,几案旁林贵妃眉间有细细纹路,也不知今日皱了多久的眉,才会这么快就形成新纹。她招了招手,唇边噙笑,却难掩眼角微红和眼下青影,“阿瑜回来了,快过来。我炖了许久的汤,正好补补。”薛瑜回忆了一下今天的事情,心中奇怪,林贵妃怎么碰上这么点事就七情上脸了。

    离近了薛瑜才分辨出,红色和青黑全是画出来的,细微的粉末甚至还浮了些在多打了一层让脸色显得更为孱弱的铅粉上,让她想当做看不见多不行。

    ……也算一种独特的苦肉计了。

    林贵妃牵着薛瑜的手拉她入座,亲手舀了碗汤给她,两人对坐喝汤,薛瑜时不时夸两句吃食,仿佛真是来吃饭的。林贵妃拿着勺子举了又放,薛瑜喝完碗底最后一口,又拿勺子舀了两勺,回头看见贵妃作态,决定给不常低头的她一个台阶下,“母亲为何忧心,竟忧心至此?”

    “唉。”林贵妃哀叹一声,泪水簌簌落下,悲道,“如今老三迟迟难归,他的命,只能系在你身上。可你身怀隐秘,又不过稚龄,若非陛下亲命,为娘当真不愿让你混杂于众人之间……万一、万一出了差错可该如何是好?陛下若是恼了你、若是厌了你、若是你做事出了岔子,哪能还有命在?儿啊,为娘与你三哥的命,都负在你肩头,你可晓得?”

    乍听是母亲担忧,细辨却是暗示打压。薛瑜听到“三哥”差点都没反应过来说的是谁,伏在她膝上挡住脸,听她呜咽哭了一阵,口中说着没营养的安抚。林贵妃最后哽咽道,“你我母女一场,万望小心才是,既是陛下点你入朝,且多听师长之言,莫要冒进。”

    不考虑背景,这话倒挺感人的。嗯,要是能泯然众人拖到你儿子回来就更好了。薛瑜心里吐槽,面上不露,握着林贵妃的手为她擦去泪水,“母亲担忧儿心里晓得,但陛下之命不可违,儿定小心谨慎,不让母亲忧心。”

    林贵妃笑起来,拉着她回忆半天过去的日子,说来说去都是带原主小时候出席宫宴的事,薛瑜正应付着,忽听林贵妃话音一转,“过些日子若有机会,请方府入宫来与你见一面,你与老三也算是从小一同长大,要能定下亲事就再好不过了。我啊,不舍得你离开母亲身边,不如给母亲当半个女儿。”

    从小一同长大?相隔无数堵墙几乎没见过面、一个当一个替身的“一同”吗?定下婚事?然后喜事变丧事,男主一点也不耽误吗?

    且不说她没兴趣插足青梅竹马,薛瑜更觉得林贵妃一点都不了解她儿子。方锦湖那哪里是会听父母之命的人!毕竟,娶妻对他半点利益也无。

    薛瑜被林贵妃恶心得够呛,硬憋气憋出脸红来,弯眼挡住眸中思索,一派天真,“母亲说什么呢?没有婚事,我难道就不是你的女儿了吗?”

    林贵妃一噎,转移视线,从旁边竹篓里拿出一个包袱递给薛瑜,“尚衣局做新衣到底不如自家精细,里衣和鞋靴都记得换着穿,没有了就来同娘说。”

    “我晓得的。”薛瑜接了包袱,说了几句闲话才退出清秋宫。她其实心里明白贵妃是在服软示好,只是她不能按她说的做。

    会死。

    流珠望着从贵妃那里回来就脸色不虞久久不言的自家主上,小心翼翼地拆了包袱,“我为殿下收衣箱里去?”

    猜测着贵妃说的“过些日子有机会”究竟是指什么时候的薛瑜猛地回神,点点头,“就放外间大衣箱里吧。等等。”

    她伸手拿过流珠手里的衣裳,抖开比了比,又翻出压在底下的鞋看了一眼,一起丢回包袱里,“收着吧。”料子都是好料子,也都是精织细作,丝质内衫,锦绣靴面,只是和她的穿着尺寸有细微不同。

    分明是给那个真儿子准备的。

    薛瑜打起精神又改了遍稿子,倒回榻上,叫住放好衣物回来倒水的流珠,“这两日有没有听到除了中秋朝会的大事?”

    流珠认真想了想,“大事?似乎……似乎在准备秋狩!光禄寺那边在议论下个月采买的时候提到了一句,好像现在还没定下日子,但陛下大安,今年又是风调雨顺,应当是要去的。”说着,她忍不住笑起来,“殿下如今日日去演武场,定是要随侍的,满京城都要看您呢。”

    “不要妄揣圣意。”薛瑜轻声提醒,流珠捂住嘴,见薛瑜声音模糊,似要入睡,轻手轻脚上前为她拉好薄被。刚要离开,忽地被薛瑜叫住,“明早早些叫我,还得去秘书省一趟。”

    挤出时间写的识字手册该送去交给苏禾远做修改增补了,明天不是大朝,秘书省少监不必上朝,正好去寻人。薛瑜惦记着这件事,沉入黑沉梦中。

    然而早点到秘书省并没有用,后院的门虽开了,薛瑜在后院转了半天都没见人影,无奈之下扬声唤起苏少监,刚唤了一声,忽感觉身后一阵微风,她背后一紧,警惕回头时正好抓住苏禾远敲下来的一把蒲扇。

    苏禾远似没想到会被抓住,下意识往回扯了一下。他身穿官服,曾假扮小吏的形象与他本人此刻奇妙的合二为一,等反应过来有损形象,他立刻板着脸把蒲扇丢开,“殿下为何喧哗?”

    “多谢苏师赠扇。”薛瑜本就走得热了,当即拿着自己扇了两下。见苏禾远脸色僵硬,她掏出识字手册的手稿双手递上,顺便交还扇子,“共计入整一千字,我虽未看过苏师所说千字文,但兴许我这本蒙书,也能称得上千字文呢?”这话倒也没错,毕竟她真的没看过这个世界的《千字文》。

    苏禾远紧绷的脸在她还回扇子后,似乎放松了许多,活像个被学生发现自己也不务正业的倒霉老师。薛瑜转过眼,假装不知道。

    交给苏禾远的手稿是薛瑜专门整理排序过的,只差修订,引经据典本就不是她想要的,自然也没有征引古籍,看上去薄薄一沓,习惯了看一卷卷书的苏禾远调整了好几下才适应了这样翻页的节奏。

    过了一会,苏禾远抬头,他的声音有些干涩,“为什么第一个字,是齐?”

    薛瑜理所当然地回答,“因为,我们是齐国人。”

    按从易到难排序本该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二三四,但鬼使神差的,她决定从“齐”开始。

    连在西齐的国都安阳城里,不少人都会觉得楚国的东西值得学、值得买,甚至下意识认同自己低人一等、是乡下人,对外国的艳羡与她穿越前的祖国曾经一段时期多么相像。如今还没有民族自豪或者国家自豪这种东西,文化入侵也好、有意打压也好,她不清楚这样的局面是多少楚人费尽心思诱导而成,还是自然演化,但她想让每个用自己识字手册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齐人。齐国,不是一无是处。

    “……你说得对。”苏禾远笑了一声。

    [苏禾远好感度+5。]

    薛瑜告辞,“那就麻烦苏师了,陛下定了时辰令我去演武场,还要考校武学,就不多留了。”

    “等等。”

    “少监?”薛瑜回头,匆忙的脚步声响成一片。她眼睁睁看着苏禾远不顾形象跑进学舍,拿了什么出来,对上她眼睛才顿住脚步,恢复了举止有度。

    “听闻陛下允你入朝,既入朝便为社稷之臣、江山栋梁。这支笔赠予你,望你……”苏禾远卡住,他向来充满了辞藻的脑海里忽地想不出任何该说的期望,从这个学生重新踏入秘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