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80-100(第9/36页)

的你就拿着。”薛瑜轻巧避开,勾起袍角,自己跳进地里近距离看了看苜蓿的长势,回头问蝉生,“李宫丞呢?”

    说曹操曹操到,李麦刚好领着人过来,瞧见这边乌泱泱站了一群人,本还心中不安,看清楚是薛瑜,立刻笑了起来,“殿下来了!臣和老伙计们惦记了好些天,去看您也没能进去,现在看来像是好全了?一把子力气没处使,只能给殿下好好照顾这些宝贝疙瘩苜蓿了!”

    “看出来你们费了心了。”暴雨过去怕极了水淹的苜蓿还能长得这般好,除了薛瑜按照系统给的技术建议挖的引水槽外,地里老农的呵护也必不可少。加上之前她伤没长好也的确被压着养伤不见人,自然怪不到李麦头上。

    李麦也挽起裤腿进了田地,和薛瑜肩并肩看着长势旺盛的苜蓿,感慨道,“这一地苜蓿来得时间好,入冬刚好能收,要是冻不死,冬天还能再多几口草吃。能存哪怕一个月,今年就能多活几头马驹。”

    马驹的事薛瑜是听马场厩官讲过的,因着冬季草料不足,优先获得喂养的就是生下来最强壮的一批马驹,其他的则得遵循优胜劣汰。起初草料不够就长得不够好,孱弱的马驹就算分了一部分草吃,等到扛过冬季也活不了多久,因此冬季的马驹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大部分都是被放弃的。

    薛瑜抬起自己圆滚滚的手拍了拍他,“今年长得好,明年春天牧场就能多垦几亩田了。宫丞,之前说的土窖挖得怎么样了?”

    “臣正是从那边过来。”苜蓿田的变化给了李麦无尽信心,干起什么都有劲,“也是选的贫田,远离河边泥洼的地方,打了两个废了一个,现在在挖的小窖里已经铺了石板,等再整理整理就能放苜蓿!”

    薛瑜:“我刚刚看已经割了一部分苜蓿,是在哪里晒着?”

    田地里一半苜蓿因为是被收集来的野苜蓿,生长时间各不相同,收割的时间也被岔开了。刚刚看到的花朵都还是刚开放,看李麦带来的老农们手中镰刀,应该就是准备今天收割,薛瑜一边问一边和李麦往出走,给老农们让开地方。

    “在房顶上。”说起自己手上的工作,李麦笑了,“今天收了这一茬,只要不下雨,很快就能干了。”

    薛瑜点点头,“那去看看。不必晒到干透,半干就足够了。”

    屯田民兵们的小小村落建在行宫后面,比起鸣水的公田佃户村落依田而建的分布,多了几分军营般的井然有序,家家户户紧挨着,乍一看倒好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房屋模型。

    牵着羊刚刚从草原回来的小孩看到李麦蹦蹦跳跳过来打招呼,又给薛瑜施礼,“拜见殿下,殿下不生病啦!真好!”

    她没来过这里,却连小孩都关切她的健康,薛瑜有些诧异地望了李麦一眼,等小孩走了,李麦才尴尬地解释道,“殿下给了臣蒙书,这些日子开蒙时提及殿下受伤,孩子们都很担忧。是臣的不是,不该多嘴的。”

    “……无事。”薛瑜抿了抿唇。

    苜蓿青贮窖挖得很小,比起常挖空地下建的地窖来说,还没半间屋子大。毕竟今年种植能够收割的苜蓿只有一亩,试验品并没有大动干戈。

    和地窖不同的是,青贮窖完全敞开,内里面积多大,开口就有多大。此时站在里面夯实地面与墙面的青壮里就有人觉得这样奇怪,嘟嘟囔囔地说着这会就拿石板铺地之后不好打地基撑起窖顶,话才说出口就被旁边的中年人打了脑壳,“你懂还是读了书的殿下和宫丞懂?就你能耐,能耐别来蹭苜蓿田和开蒙啊,再瞎说废话就别干了!”

    青壮顿时老实了,刚刚到达的薛瑜听到最后一句,一时失笑。

    水泥还在鸣水山脚下不知道进度如何,蝉生回行宫时石灰石刚刚运到山下,这么几天能够煅烧出的原料数量恐怕也没多少。她给李麦提供的青贮窖设计是以石板铺四周和地面,干草席加封一层,按理说只要能够夯实应该防潮和发酵的程度和水泥窖差别不大,但也得一个月后看到青贮结果才能判断,要是这一批结果不行,刚好到花期可以收割的另外半亩地作为下一批青贮原料,就得用上油布和水泥了。

    “做得不错。”薛瑜看过窖内结构,确认和设计一样,又看过正在晒干水分的苜蓿们,才和李麦细细说了之后青贮的要点,“晾晒一天多,到弯折时无法折断就差不多了。到后天早上新一茬割下来的晾完两批一起切碎下窖,记得让人铺十几斤就拿石板压着踩实一批,这样压实更容易成功……”

    李麦手上原本薛瑜送来的薄薄一本册子已经变得厚起来,薛瑜注意到他新记的笔记前还增补了许多并非她靠系统《育种术》提供出的新的经验,对李麦能够种好苜蓿更多了一分信心。

    两人坐在热火朝天的工地旁一个说一个记,薛瑜正思考着如今不能出行宫该如何从山脚下把水泥运回来增加封窖成功率,就见远处跑来一匹快马,骑士在薛瑜面前翻身下马,“殿下,鸣水县令来信。”

    看骑士装束,却是守行宫大门的兵卒。李麦很有眼色地去了旁边领人翻动晾晒的苜蓿促进晾干进度,薛瑜温声谢过送信的兵卒,流珠接了信,为她拆开。

    刚拆开信,薛瑜就没忍住笑了出来。

    江乐山开头倒是工工整整严肃的下级汇报语气,然而再怎么严肃的用词和笔调在信的末尾画了一株水墨草苗、一间小房子和一滩看不出什么东西的泥水后,就显得有些假正经了。

    在薛瑜欣赏插画时,流珠却惊喜地叫了出来,“恭喜殿下!”

    信中,江乐山说到了这些天鸣水流民棚的变化,主要夸奖了薛瑜送来的一批人对秩序的管理。薛瑜之前安排下去的育苗和搭建工厂厂房的事情已经基本完成,在石灰石送到后,吴威拿着薛瑜给的煅烧方法,已经准备好了水泥原料,只是尚缺水泥配比,还要等薛瑜发话才能确定这些材料之后如何作用。

    而一批批渐渐有了些力气的流民们,或是被领着开始侍弄在育苗土里发芽后挪到刚翻好的贫田的麦苗,或是自忖恢复起来,参与进了房屋搭建和水泥原料煅烧工作。薛瑜起初给江乐山定下的暂时借粮养人的策略,已经有人靠着自己的双手还上了不少。

    病着的流民暂时还不能工作,但他们也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照顾自己,比如每天带着人唱喜儿他们新编的儿歌。挤在竹棚里的百余人,已经有了与之前心死如灰不同的面貌。

    除了帮忙传达在侍卫和蝉生都被紧急召回后引发的伙计们的担忧,留下的流民里抓出来惫懒闹事者的不好消息江乐山也没有瞒着她,细细写了经过和最终逐出的结果,反倒让一直挂心的薛瑜放心了许多。

    江乐山最后表达了一遍对麦苗过冬的担忧,又提起了被鸣水出现了百号人要穿衣吃饭的动静吸引来的小商人,在他笔下的山脚下村落,处处都透着生机盎然。

    “……鸣水平静,深秋已至,臣遥望殿下安。”

    厚厚一卷信纸读到最后,薛瑜不得不感慨如今手下人多起来就是轻松,江乐山不声不响就将鸣水的进度推进了这么多。

    “阿玥是不是也想去看看了?”薛瑜一偏头望见自己旁边坐着的小朋友眼神晶亮,出言逗她。

    薛玥却摇了摇头,“我是觉得,阿兄如今要理这样多的事,那么多人都与阿兄息息相关,阿兄要更爱惜自己一点。”

    流珠看着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