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40-260(第2/30页)

及认字学习的贫家子,原本也不在这次考试的预备人群之中,更多的是储备力量。

    有意给士族挖了那么多坑,上下加起来那么多县学学生,考试里再抓不住机会,那薛瑜也没办法了。

    哪怕只有一个寒门子弟考中,也是一个榜样。

    认真说起来,黄芪等女孩子也都出身寒门,黄芪更是在鸣水疫情后由于特殊贡献被免去定居时间的要求,允许加入齐国的流民之一。要树励志榜样,女孩们也不差。但扶持寒门对上士族出身的官员,打破现在属于高门的官僚体系,只靠女孩们是不够的。

    运作上来说,扶持寒门男子为官比扶持女子要容易,她才得煞费苦心地在第一次考试时将这个先例定下。东荆是属于她的试验场,在东荆都做不到,拿东荆的成功去劝说中央推广,那就更难了。

    既然薛瑜心中有数,流珠也就放下了担忧,提起旁的事,“殿下来了封地后,说话比以前深沉了许多。廿五大暑,和初一都是好日子,殿下觉得商街哪天开业为好?”

    “七月初一吧。”薛瑜想了想手头的事,“让剧院和藏书阁也准备好,当天一起开张,热闹热闹。”

    在商业街除了接待客商的客店外,其他铺子正式开业之前,拖拖拉拉始终没有从齐国国都返回楚国的车队,也踏上了返程。

    在竞价会上心满意足拍下了钟表,履行承诺,运着他的各种宝贝往楚国赶回的杜小郎,在七月之前,抵达了东荆郡范围内。之前在安阳城和鸣水县城两处看惯了的水泥路面和各种小玩意,一路上经过各个郡县,他都兴致缺缺。

    杜家管事为此乐得合不拢嘴,不怕环境差,就怕环境好到让小主人乐不思蜀。他反复在小主人耳边强调着齐国的差劲,有路上眼见为实辅证,再怎么喜欢安阳城的居住环境,杜小郎也得承认“或许,齐国也就国都好些吧”。

    只是,到了东荆境内,看着到处夯平的路面,和已经铺完的水泥主干道,恍惚之间,杜小郎险些以为走错了路,又回到了安阳城。

    242.  藏书阁   愿天下想读书之人,皆有书读……

    目光所及之处, 宽敞的官道被水泥覆盖,足以两个半马车并行。在道路左右侧绘制了白线,普通人走在里面, 与行车和中间的马匹分开, 往来井然有序。

    道路两旁农田郁郁葱葱,远处竖着的大型水车, 与还在挖掘的沟渠形成了配套联动。看到水车时,杜小郎就意识到自己没有在安阳城, 但以前只频繁在自家庄园看到的水车出现在齐国,也足以让他心生惊讶。

    只是离得远,他远远瞧着觉得水车好像与楚国庄园里的样式不太一样,却并不能肯定。

    这一次,杜小郎催促车队赶路不再是为了早点回去, 而是想去看看,在襄王的治理下东荆郡有了什么改变。

    让他失望的是, 直到入夜, 车队走到白露山附近, 也没有看到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难道,襄王在东荆城两个月来,光去修路了?那未免太让人失望了些。

    车队紧赶慢赶也没有赶在东荆郡城城门关闭前到达,原本打算在外面找山坡等地方露宿,毕竟马车数量足够, 燃起篝火也足够休息一夜, 但马车都停下后,前面去探路的人回来,带来了关于白露山商街的消息。

    安阳城中襄王的传说流传甚远,关注着襄王动向的人也有很多, 但其中并不包括杜小郎。有家中管事的“阻挠”在,这还是他初次听说商街,兴致勃勃。

    “白露山下的客店?东荆郡城内的客店没什么意思,这间客店我倒是要去看看,有什么出奇!”

    杜家管事叫苦不迭,连忙用车队运输货物众多、鱼龙混杂恐怕不够安全等等理由来劝,试图在车队走到白露山前,止住小主人的念头。

    入夜后的白露山,远远能看到山顶的灯火璀璨,山脚周围一里还算安静,在集市最边缘处,白露客店的匾额高挂,金色的字迹被旁边的灯笼照亮,酒旗招展,欢声未歇。

    杜小郎挑起马车车帘,看到客店门前的轻轻摇曳的玻璃灯笼的一瞬间,眼睛就噌地亮了,摆摆手止住管事的劝说,“你们要守东西,就待在外面,来几个人跟我去住客店不就完了?”

    说着,他还嫌弃地看了管事一眼,眼中分明写着“你怎么这么笨”,险些将管事气了个倒仰。

    时间也的确晚了,说明来意,车队被引着从后门进客店,大部分人留在下面守着马车,其他人则护着杜小郎,住进了客店上房。

    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比京城的待遇更好的地方,杜小郎神色难掩失望,但他也知道,比起路上住的客店,这里的水平能和齐国国都持平,已经算十分不错。派人去问了客店掌柜门口的灯笼是否售卖,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杜小郎最后的兴趣也消失了。

    “明天休息好了就走。”他这样对管事许诺。

    自家仆从换了被褥用具,杜小郎洗漱后沉沉睡去,翌日一早,还想多睡些时候,就被热闹的锣鼓声惊醒。

    天色大亮,杜小郎站在窗边,俯瞰整条商街,昨夜被夜色掩盖的漂亮设计尽收眼底。

    红墙灰瓦是好看的,路边每隔一段就有的玻璃灯柱很特别,每家商铺外挂着的红花数量多了,也让整条街看起来显得热闹起来。身后,管事询问着何时出发,杜小郎心不在焉地挥挥手,“等我再看看,用过早食不迟。”

    杜小郎被白天的商街吸引视线,派人去询问锣声的来源,自己在窗边看着长街,较好的眼力足以支撑他看清周围的商铺匾额。往远看,长街尽头处一座小楼,比旁处都要高出许多,顶上罩着一层布,下方轮廓影影绰绰看不分明,杜小郎却觉得十分熟悉。

    端详许久,杜小郎讶异道:

    “咦?你来看看,这个楼是不是和我们走的时候看见的安阳城中心、京兆府旁边建的那座楼一样?”

    杜小郎将十分头疼的管事喊过来,管事打量一番,谨慎回道,“远观的确如此,但……”

    话没说完,杜小郎的兴趣就被引走,刚刚去探寻锣声来源的仆从行礼汇报,“郎君来得巧。襄王选在七月初一开启商街,咱们现在去瞧瞧,正赶上好时候呢。”

    窗外,锣鼓声再响,小楼最上层盖着的布被人顺着下方布花团拽下,掩盖在布料下方的模糊轮廓显形,杜小郎脸色却有些难看。

    布料下方,露出了熟悉的表盘,哒哒旋转的指针与他重金买下的钟表,区别只有这里的表盘和四周装饰不如小些的钟表看起来奢华。

    不知是何材质的表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莹白的底色配合黑色指针,四周浮雕山川河流、云雨春风、稻谷麦穗,只要是懂得一点绘画的,就能读出里面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期待。

    这样的设计,既接地气,又让人感觉古朴大气。或许是因为体积足够大带来了震撼感,杜小郎看着这座大钟,竟觉得比自己买下的那座钟好看多了。

    “不是说天工坊的东西都是独一份儿吗?”杜小郎不满地抱怨着,“他们凭什么用?”

    仆从擦了擦汗,提醒道,“郎君忘了,福禄送寿钟表出自唐大匠和王三大匠之手,这位王大匠,可不就是襄王殿下用的化名吗?”

    况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