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00-320(第16/39页)

次?

    过去楚国也不是没干过邦交送礼,只拿十壶柘浆充数的恶心人的事。

    但如今,大齐的边陲小郡,处境恶劣的益州郡,竟然能制蔗糖了?

    还记得过去在楚国使臣面前受过什么恶心的朝臣,脸上都不自觉泛起了若有若无的笑意,往不远的偏殿望去。若是其间没有墙壁阻隔,此刻还留在偏殿等候的楚国使臣,大约已经被过多热烈的目光看杀了。

    端着木盘和玻璃盏的人快步入殿,进门后脚步才缓下来,在明亮的灯火照射下,尽情展现着手中玻璃盏内的洁白颗粒。

    白霜柘糖,这名字起得多直白,多贴切。如晶如雪,如梦如幻,半透明的颗粒随着走动从堆成小山的玻璃盏顶端滑落,只用看一眼,所有人都能确定,这绝不是饴糖能冒充、柘浆能替代的宝物。

    要知道,朝中许多家都是随着齐国商队去楚国走过一圈的,若是楚国有这样的糖,也不至于拿柘浆熬制到极限出产的红褐色糖块当宝贝,时不时就嘲笑一番旁人,趾高气扬地要人拿这拿那去换。

    也就是说,这是大齐的新出产!独一无二!

    连殿内的呼吸都变得急促粗重了起来,好像看到了不远的未来,齐国上下丰产,粮食丰收、草料充足、果蔬满载、盐糖无限的景象。

    带着糖走到近前跪下的人双手将托盘举过头顶,沉声大喝,念出贺词。群臣太多,贺词写得与之前文采斐然的一些并不能比,不够出彩,但只要他手中有白糖,谁都能确认,这是除了襄王的贺礼外,今日最佳的一份礼了。

    有人看了看韩尚书令,不知道这韩家子弟行径背后有没有他出手相助,看半天也只看出了一片平淡。但也有人换了个思路偷偷打量朝中,从皇帝以降,襄王、韩尚书令几个重臣,只是关注白糖的出现,但脸上毫无惊讶和激动,显然是早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那么,益州郡的出产到底是运气,还是朝中出力,尚未可知。

    将贺寿开始前的见闻放在一起看,让人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下马威,前面彰显实力,后面看到物产,皆是敲打。不再刻意展现军中威严的皇室显得更为高深莫测起来,不管是神仙还是什么奇异产物,无一不代表着朝中的不同。念头转到此处,更是心中对如今的朝廷有了新的认知,不敢有任何歪念,生不出半点反抗和异心了。

    “韩郡守入益州一年有余,兢兢业业,伏山民、定益州、出新布、产白糖,朕心甚慰,若众卿皆如此,何愁大齐不兴也?”

    皇帝声音飘下,薛瑜起身率先行礼,殿内动作慢些的,也没有慢多少。在薛瑜的带领下,其他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声回应,“臣等定为陛下、为大齐——”

    后面的声音,被偏殿内的茶盏碎裂声和受惊后的嘈杂声掩下,听不大清楚了,但怎么想也不会是太糟糕的词。声震重霄,气势非凡,让被请在偏殿等候觐见的使臣们都有些心生不安。

    310.  恐吓(二合一)   真当我大齐无人,能容……

    使臣们入宫比上朝的官员们略晚些, 但正是迟了这段时间,让他们在路上亲眼看到了烟花和明灯乍亮,若非身边还有引路的官员和宫人, 出声唤醒, 当场惊住出了丑也是有可能的。

    路上看到的明光和绚烂的色彩好像还深深留在他们眼中,带来的震撼不比听到齐国君臣一起发出的震声小。

    失手将茶杯捏碎的金帐汗国使臣深呼吸了一下, 半句解释也无。偏殿中等候的其他使臣,听到齐国众臣显然齐心协力的表态, 脸色都不太好看,并不止他一人因此失态,自是没有人因此嘲笑或出声挑拨。

    听到声音迅速进来打扫的宦官宫人们,垂头不去打量殿内众人神色,但见到的一切已经足以让他们看清楚刚刚屋内发生了什么。顶着使臣们的注视, 无一人卑躬屈膝,对话和请人换位置擦洗都格外的不卑不亢。

    使臣们被喊声吓到, 或是因喊声生气, 反正都不是齐国吃亏, 在齐国宫中做事,他们这些普通宫人有什么好讨好对方的?

    今岁领队出使的黎四皇子手腕颤颤,好悬才平稳地放下手中杯盏,回头瞪了一眼被声音吓得一个哆嗦发出了磕碰声的少女,盛装打扮明显也是公主之尊的少女略后退了些, 揽着还不到她腰高的小男孩, 小心翼翼地一起对着黎四皇子施礼。

    仔细看,少女眉眼清丽,只是在珠光宝气的打扮下有些黯然,减去了三分容色。在她怀里的小男孩服饰精致, 但侧着贴在少女怀里的小脸瘦巴巴的,有些发育不良,看起来不过五六岁,稚嫩可怜,不是一贯眼光下孩子该有的可爱福气模样。

    “小十二,不许躲。”

    黎四皇子声音冷硬,拖慢了音调,坚持要同父异母的幼弟站出来,“去,像大丈夫一样站出去,看看齐国在做什么。断不许堕了我大黎的威风。”

    他绝不会承认,听到远远传来的震声和自己身边发出的磕碰声,他吓得腿都软了,不过是色厉内荏,用严厉的要求,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在来齐国之前,他还觉得只是带来几个累赘,绝无用处,也没这个必要。父皇看在崔老头的面子上让他带人出来,并不一定非要结亲,但如今亲眼看过齐国都城和君臣状态,他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心里已经有了新的算盘。因此,带来的两个小包袱更得牢牢握在掌心。

    “七妹,来,坐。”黎四皇子赶走副使,拍了拍旁边的椅子,让少女坐下。黎七公主勉强笑了一下,道谢坐下,但眼睛一瞬都没离开小男孩,一直担忧地看着一步步走向外面的十二皇子。

    作壁上观的楚国使臣,扫了一眼在搞事的黎四皇子,看着他自得的神态,对黎四皇子心中在想什么就猜了个七七八八,暗自嗤笑一声,心里对黎国状态有了新的评估。

    或许是因为去年使臣们被扣下过一段时间的影响,今年几国使节来得都格外晚,三月初一早上才纷纷抵达,也不曾与人交游,只是接受了鸿胪寺的引导谨慎住下,生怕多留了就无法脱身似的。

    不过,都在驿馆住着,短短时间足够打听清楚黎国的使臣队伍构成。主使黎四皇子,队伍里还带了年方十四的七公主和堪堪八岁的十二皇子,名义上是为了感谢齐皇帮手,一起来表达敬意,但打得到底是什么主意,简直太明显了。

    但是,齐黎想要借联姻联手……也得看看有没有这个时间、来的人有没有那个脑子了。对聪明人来说这或许是一步好棋,放到黎四皇子手中嘛,就不一定了。

    黎国如此,金帐汗国派来了封侯不久的石勒部头领,看上去是为了尊重,实际上对方杀气腾腾,简直就像来讨债而不是贺寿的。

    左右他来齐国只是做做样子,只等时机来到,金帐汗国到底先攻何处,亦与楚国无干。

    楚国使臣掩下唇角笑意,不再多看。

    少女牵着十二皇子的手一紧,目露哀求,反倒是十二皇子挣开了她的手,沉默着行礼,往外走去。

    偏殿里发生了什么,在大殿里群情激扬的臣子们并不知道,薛瑜带上了淡淡的笑,心里估计着这样的反复示威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

    贺礼不只是单纯的向皇帝送礼,就像来贺寿的使臣们也不单纯的是来贺寿。左右他们入京也能看到京城的变化,与其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