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00-320(第8/39页)

子才落了地。

    这才像襄王嘛!

    不过……两人看着襄王送来的筛选要求,对里面阐述的格物学基础有些疑惑。

    格物以求宇宙之理,是国子监的课程中加入了几何和一些基本原理认知后喊出的口号,但要说正式的格物学,谁也不敢说自己全然懂得。尤其是国子监内的夫子们,越是深入思考,越觉得这些内容深奥,一个比一个谦虚。

    但襄王都来要人了,两边自是绞尽脑汁思考起合适的人选,不管怎么说,学识沾边的、人品好的一股脑全送去,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组建学习班和实验室是令人愉快的,但轮到完成边关特别版刊物的文章的时候,薛瑜就只剩下头痛了。苏禾远家中直系亲属都没了,苏家被清洗之后,叔伯长辈与他关系更是不亲近,严格来说,过年时不想与人交际也没人能管得住他,面对薛瑜扔过去的零碎又干巴巴的记录,追着她要她回忆见闻。

    就像后世学生出去玩,旅游很开心,回来布置作业要写小作文,就只有垮起个批脸一个选择了。

    兄长包袱深重、需要以身作则的薛瑜,指望许袤劝说苏禾远失败。

    黑心师父表示她的确需要提高文学素养,“殿下不需著文,但文章一道也不可轻忽至此。”

    ……不就是给你们写了个白话版故事总结吗?只是个基本的故事底稿,还要修改润色,最后让文章作者发表,又不是需要正式些的计划和公文。

    但反抗无效,在苏禾远的毒手下,连大年初一大朝时,薛瑜脑海里打转的都是骈文和遣词造句。

    这也就造成了,陈关收集了一天看法和消息下来,哭笑不得地禀报她:“殿下今日谈吐甚是文雅。”

    回忆完自己表现的薛瑜眼角微抽,正常人谁说话一开口就是四六骈句啊!

    还好,初二晚上她就写完了自己负责的两篇文章底稿,交给苏禾远通过后,只等他带人润色完成。

    薛瑜将这件事抛在脑后,关注起第一版报纸发行的状态。

    秘书省下分出了邸报部,负责《大齐要闻》和未来可能会有的新报刊,和负责校对、管理印刷书籍的学部正好是对门,但在这个时代,也没人会来指责他们既制定规则又参与比赛。

    薛瑜只留心了一瞬,就被她辛辛苦苦写作文换来的,秘书省实权人物苏禾远对报纸初天发售情况的详细介绍与分析声吸引。

    年前秘书省监告老还乡,苏禾远吏部考评通过,成功上位。

    苏禾远当然不是凭着师生关系,要求薛瑜写小作文,一个全程跟进报纸进度的重要人物的全盘托出介绍,对薛瑜还是很有帮助的。倒不是不能强行要苏禾远说,但是为一件小事去告皇帝,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只能当做启蒙老师的“爱的教育”,选择接受罢了。

    “本年度印刷……”苏禾远认真起来,才能看出来当前京城各部最年轻的主官的风采。

    交易很划算,苏禾远从秘书省的基础工作讲起,浅入深出,就算不了解的人,随着讲述也能对秘书省的各部发展和变化有了框架。薛瑜听着他阐述的印刷数量等等,深思起来。

    305.  格物致知(二更)   报纸发行与实验室……

    当前的印刷还完全掌握在秘书省内, 特殊的印墨技术和高质量的纸张、内容,都决定了这些书籍的官方垄断地位。

    尽管在想明白如何操作后,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私坊, 其中尤以这次商队回国带回来的楚国印书为最, 但对官方允准印刷书籍的冲击并不大。

    来自后世的技术垄断,其他人起码要过些年才能摸到边, 现在出现的,要么是赔本赚吆喝的买来齐纸纸张自己雕版印刷, 从价格到成本都很难与齐国书籍相提并论,在印墨上,也显得不那么优秀,要么是从纸张到雕版印墨都选择自己来,看上去像地摊货色还价格昂贵的自印。

    不管是哪一种, 在齐国源源不断印出的书籍强势铺开市场后,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 怎么争, 成本和质量也争不过拿着成本价纸张又印刷量相当大的齐国秘书省。楚国赔本赚吆喝的举动, 从年中不断有人来东荆买纸,薛瑜就发现了苗头,返回的商队带来了消息印证,只能说,他们送钱买面子, 开心就好。

    秘书省不可能一直承担全国乃至三国的印刷数量, 印刷会下放,但并不是在现在。

    薛瑜没有上报申请直接用法律禁止私印,毕竟抄书和自家写书的自由风气常在,徐徐图之让人感受到便利和自愿接受筛选并接受印制福利, 在完成大多数观念改变后再有动作,比直接强硬完成镇压更有用,名声也更好些。

    皇帝身上的暴君名声,随着两大世家的没落和这一年来的接触,被洗刷得差不多了,薛瑜可不想因为想管理发声喉舌,变成焚书坑儒或者文字狱第二。

    出发点既然是好的,就没必要用会招来污水的手段来做。

    当然,禁酒令和这件事的性质本就不一样。

    “……基本就是这样。昨日的《大齐要闻》,正通过上京述职和前往各地驿站的骑士们,向全国派发,确保各县排布,但从京城反馈来看……殿下?”苏禾远的侃侃而谈声突然一顿,薛瑜回神看他,“京城反馈怎什么样?”

    苏禾远狐疑地看她一眼,没抓到证据,但教书多年的相处让他能肯定,刚刚襄王是走神了。

    他简单回答,“依照殿下要求进行了内容宣扬,书肆一共卖出……购买的人主要是士族和相关人员。请禁军那边关注的消息,今日士族大多出京前往庄园。”

    薛瑜点点头,心中对自己这步棋的收效有了数。

    要是有实时统计,本应在初一晚上做出总结,但现在没有,就只能靠在宫墙张贴报纸、书肆售卖和放在驿馆内等待翻看几种方式,在次日总结评价和售卖情况。

    最后创刊号选择的别国新闻,齐黎友好协助修建龙江堤占去了绝大部分版面,剩下的一点地方,放下了金黎对峙和撤军的消息,楚国则一句没提。

    但离京的士族们关注的当然不是这些,作为收集情报的集大成者,《大齐要闻》坦坦荡荡地写出了农业司将开展培训的消息,而结合里面的农业变化部分,再不懂农学的,也能从增产数字和“公田冬耕”这件事中,嗅出不妙的气味。

    报纸既是总结全国变化,明明白白道出时代变了,通知各处做好准备,也是给士族的通知。

    通知他们,要是再不来投降交易,就要被公田和军屯储备的农业技术,甩到八条街外了。

    实话说,这一年多以来,除了在薛瑜手下提早投降的东荆士族,各个大小士族过得都不好。私下有越轨行为的士族心惊胆战,老实巴交的士族也不得清净,被佃户闹事折磨得一个头两个大。

    从曲辕犁开始,牲畜借贷、种子培养、苜蓿种植、冬耕……同样是忙了一整年,公田不仅抽成少,不抽成前拿到手里的总量还多,这放到谁身上能受得了?以前都是庄园佃户收成优于别人,跟在士族们手下能受到庇护、拿到好处,现在直接掉了个个,在佃户家的孩子们要读书、要出去做工尝试其他的路子时,还会受到阻挠,更是引发不满。

    兼之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