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2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20-340(第14/46页)

 就给他们一个身份。

    提前对好的说辞上没有出纰漏, 但最终接触可汗的事还是功亏一篑。

    阿莫一行毕竟根底薄弱比不了别的势力经营日久,在大都被道士们陷害,声称他们治病是假、行刺是真,之前的治病也治死了人,不过是拜托人遮掩下来了罢了。

    幸好阿莫机灵提出了异议, 没有被拉去杀了, 但还是在老可汗那里留下了印象,对他来说,这种程度的怀疑,就足够弃之不用了。

    阿莫努力不成, 有薛瑜之前的嘱咐在,他们确认了王庭和道士们的紧密联系,在医治时收集了一些部落的真实关系和人口动向,也算满载而归。因此,表现了依依不舍和委屈后,他带着人赶路返回。

    “……大兄之前说,让我不要太着急赶回来,为了做好掩饰,他大约会在路上耽搁一个月,去见过之前我们沟通过的奴隶集会和部落再回来。”

    阿莫懊恼极了,“我该在路上停一停,多问问的。”

    那样他就能多知道些动向,不用跑两趟耽误时间,还在这里光靠猜测圈定位置。但现在后悔也晚了,阿白不仅自己没回来,他带走的货物和人手也没有回来,他按照路途计算,列出了几个阿白带着人可能出现的地方,与之前传回来的消息对应。

    他情绪不稳,薛瑜没再多留。入夏后昼长夜短,让阿莫去好好歇一歇,陈关这边组织好人手,与薛猛沟通好借人,还能赶上傍晚东荆城门关闭前出发。

    等到只剩自己时,薛瑜看了看沙盘,沉沉呼出一口气。

    或许是初印象太深,在她眼里,阿白还是个孩子,是她亲手从孤独园带出来的孩子,他失陷在草原,让她有些不是滋味。

    草原上的小范围冲突一直不少,但以阿白的性格来看,他带着人返回,会以正事为重,不会瞎参与冲突,但就像他们第一次进入草原时被抢劫的经历,有些事,不是他避让就能躲过去的。

    尤其是想到刚派人进去搅混水十多天时间时,薛瑜不能确定,变得更动荡的草原上,可能出事的阿白,是不是受了她的影响。

    背后响起窸窣声,走到门前的魏卫河听到了她的叹息声,沉声询问,“殿下?”

    薛瑜收敛起低落情绪,“进。”

    陪同剪彩后,伍戈就带着一部分第一卫返回了荆南。魏卫河近期在交接事务,操练第一卫剩下的七百人,为前往荆南做准备,换上来的是他选拔出的亲卫之一,他不常跟在薛瑜旁边了,这次过来,应该是有公事。

    他带来的的确是公事。

    留在东荆的谢宝彦,又在折腾着申请为薛瑜去游说臣子效忠了。

    声称要投效的谢宴清不仅没有回信,也没有做出别的表态。楚国风波未停,今天收到一个谢宴清下狱一整个家族的消息,明天就又是一个家族反叛或者投效。连东荆剧院和客栈里,都有人拿这些当笑话说,这里相对和平的日子,足够让他们唏嘘。

    联络到小世家的齐国提供了一些助力,同时好好收留了一批外逃的人口。

    追逐利益的集团永远不会是铁板一块,楚国小士族并不是没有野心,只是过去没有时机、也没有能力。他们依附与追随王谢,不过是因为时间证明了他们两家总是对的,但时代在变化,跟不上潮流的,只会被抛弃。不是薛瑜,也会是旁人。

    他们用金银和未来的可能性交换齐国边陲的支持,江陵城和东荆城两处作为齐国边关,明面上的表态是不干涉内政,只是收留混乱中颠沛流离的民众,实际上则输送给了他们一批齐国淘换下来的兵器和甲胄。至于玉钢,疯了才交给他们。

    楚国对铜铁金银等矿藏的限制,不比齐国小,大部分掌握在两大家族和死忠手中,后来发现的一些矿藏,小家族们私藏了一些,但真要达到开炉炼铁私造兵器的程度,却是没有的。

    他们以前武装维持在部曲私兵、保护自家庄园和商队安全的规模,要和谢氏调动的兵马对上,还是少了些。因此,就算觉得齐国不肯出力有些不满,小士族们还是承情的。

    兵器交易薛瑜没有插手,只是收留了不少涌入东荆的子弟,个顶个地像是提前转移资产逃难,她只当不知道罢了。距离楚国更近的江陵城,好好刷了一遍声望,在宣传齐国的平安和赚钱生活、来了就是自由民这些上面,深深打动了底层百姓。

    想要离开、能够离开的佃户,都有机会免遭兵祸。

    但这些,都不是谢宝彦能知道的。他被限制在王府,薛瑜没再去见他,过了些日子没等到谢宴清回信,对他之前的安排就继续了,一个能用的人手在这里,不用白不用,只是监督更严、派得活更底层些。

    他自然不愿意始终做这些,前几天就提出要帮忙劝说附近的士族服从和出力,话递到薛瑜这里,被打了回去罢了。

    “此事不必再提。”薛瑜淡声道,“让乐山去见他一面,加加任务,就没心思多想了。”

    魏卫河领命而去。

    他一贯是沉默寡言的性子,不会多事,传话就只是传话,没告诉薛瑜,这次谢宝彦换的说辞是什么,直接去通知了江乐山。

    江乐山到时,谢宝彦还在努力劝说陪同他一起的文臣,“……你看,现在光忙着东荆的事就要忙不过来了,启用了女子,还用起了寒门从头开始教他们,哪有自幼读圣贤书的士族用起来方便?况且,这会人就不够用了,殿下要派大家去别的地方做事,哪里腾得出手?”

    谢宝彦:“我们做臣子的,当为殿下分忧,想殿下之所想才是。我和越州的人熟悉,指定带来新人帮忙,你要是不放心,问问长史,我们一起去?人手够了,就不必让女子抛头露面了不是?”

    江乐山见下属脸上竟生出几分意动,一股怒气涌上,大步上前,“谢宝彦!”

    “在这!长史,殿下同意了?”

    谢宝彦回头,兴致勃勃地求证。

    江乐山冷冷看着他,“来东荆的人,是因着殿下与齐国来的,与你的劝说何干?女子与寒门入朝,是陛下允的,是殿下提的,你不喜就在背后搬弄口舌,可是为臣之道?”

    被描绘的前景说动了一点的文臣醒过神,冷汗涔涔而下。若非江乐山点破,他的确没意识到,谢宝彦是在揽功。他深深施了一礼,向江乐山告罪,被挥退后低着头走了。

    “谢夙至今无音讯,原来你谢氏,就养出这般满口谎话之徒。”江乐山冷嘲一声,“你最好做好自己的事。”

    警告了谢宝彦,江乐山和流珠沟通过,将他在王府里关了几天,见人老实了,才重新放出去。

    薛瑜没再管谢宝彦,她忙着和几个研究小组继续调整运输车辆的设计,蒸汽机经过了几轮尝试和修改后,炉膛精度在再次尝试修改的炼钢法基础上提升了一些,铜片的密封性也高了,就用上了薛瑜之前担心炸膛没敢直接提升的飞轮设备。

    现在虽然体积还很大,但后世走过一遍的发展可能性,让薛瑜清晰地知道它正在接近能组装成机车的状态。

    内燃机与蒸汽机各有千秋,不过秘密送达各处边关的燃料和火器,尚是军事物资,优先做战争做准备,在送到东荆后薛瑜去看过专人演练灭火和保存的训练后,确认留在京中的格物所研究还在继续,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