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20-340(第42/46页)
底从哪里请来拥有绝技的师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原剧情里方锦湖的上位,未尝没有皇帝放水开后门的原因。
皇帝也没明着回答他,只道,“锦湖……冷血执拗,失之阴鸷,无谓滥杀之君,必为无道之君。教了他几年拗不过来性子,能和你凑到一处,也是天意。”
皇帝对方锦湖的性格显然相当不悦,薛瑜心口酸涩一片。她有些不敢想,原本的故事里,皇帝和方锦湖父子,是怎么走下去的,皇帝缠绵病榻,得有多无奈。
“让他活着也就罢了。若你们没有缘分,结亲后让他假死,去建功立业就是。”皇帝提到方锦湖时,语气里与其说是舐犊之情,不如说是师徒一场的最后情分,“此后,你就是朕的女儿。若顺利,平安过下去,若不顺,朕在,就没有人能说你名不正言不顺。”
他的目光落在薛瑜身上,仿佛被人撑腰的感觉,让薛瑜鼻子酸了一下。
对于封建帝王来说,这样的安排,是相当开明的了。
“不许哭。”皇帝喝了一声,“你是太子,怎能耽于情长?”
他不提让薛瑜过继薛氏子嗣,也不逼她一定和方锦湖做真夫妻,这样的好意反而让薛瑜有些承受不住。
薛瑜忍住落泪的冲动,“阿耶。”
皇帝有些不自在地避开她的目光,敲了敲桌子,“叫你回去休息,怎么不听?尚衣局准备的冕服已经差不多了,册封大典定在五日后,你就打算这么人不人鬼不鬼地给朕去丢脸?”
封太子、封王的朝服,都不是几天能赶制出来的,薛瑜的王服当初都赶了许久,更金贵精致的太子服,需要多少时间她不清楚,但肯定是提前准备过的。而礼部定下的册封大典,日子都定下了,想再改就有些太大了。
显然,朝堂上不是提出了立储,而是人选早定。
薛瑜为自己曾生出的一点弑君念头羞愧起来,她知道,在那一瞬间,对权力的贪婪蒙蔽了她的眼睛。
“儿有生之年,尽付大齐。”薛瑜低头承诺。
皇帝翘了一下唇角,很快又拉平了,保持着威严严肃的态度,“去吧,你自幼聪慧,齐国,就交给你了。为朕、为大齐,守好祖宗基业。即便是装、即便是硬撑,也给朕撑下去!”
“儿定不负所托。”
薛瑜起身,行礼告退。她在脑中将今天前后的遭遇过了一遍,钟大当初受审时的不满和绝望呐喊划过脑海,她猛地想到了一个可能。
钟家为什么一定要薛璟下台?为什么觉得薛璟不能做皇帝?为什么皇帝对女子为帝、对女子为官的态度相对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宽容了不止一点?
薛瑜听到了自己心脏的狂跳声,回过头,定定看着灯火中的皇帝,“大兄……也与我一般?”她说不清是在为被皇帝的肯定激动,还是在为猜到了故事背后更深的秘闻惊愕,遥远的那个影子,留下的是深深的遗憾。
皇帝静静看着她,没有回答,只摆了摆手。
他看着薛瑜离开的背影,目光说不出的温和。少女肩膀单薄却有力,身姿挺拔,满身风华。
像在看着她,也像在透过她,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
他不怕死,也不怕被夺权,只担心自己的继承人毁掉齐国,自己继承人是只被世家左右的傀儡。
好在他等到了一个未来。
339. 册为太子 授以册宝,立为太子,正位东……
回京第一天经历的冲击太大, 种种事情堆在一起,身体本就是赶路强弩之末,薛瑜第二天昏昏沉沉差点没爬起来, 还是秦思带了药过来, 流珠灌下了药,才恍恍惚惚转醒, 心脏像是被什么揪住,只觉得难受。
流珠在路上熬得瘦了不止一点, 伏在床边看薛瑜清醒过来,欢喜地笑了一声,按着要起来的薛瑜重新躺下,“殿下再歇会,今日是休沐日, 只有几位公卿进宫来议事。陛下让人来传了话,您不必过去。”
薛瑜看着她, 还有些回不过神。昨天的经历像过山车一样, 直到梦里都没能安生。一直记不清是什么的梦境像揭开了一点面纱, 隐隐约约留下了一点印象。
薛瑜握住流珠的手,“我梦到你老了。”她记得梦里的流珠,起码比现在老了十岁,眼角的细纹扑了粉都遮不住,身上穿的也是更稳重些的颜色。
流珠板起脸, 佯怒道, “殿下有了新人,就嫌弃我不复好颜色了?”
薛瑜晃了晃脑袋,彻底清醒过来,举起双手投降, “我胡说的、胡说的。梦都是反的,流珠什么时候都是二八少女!”
她隐约记得梦里除了看到流珠还看到了别的人,但醒过来后,越是深想,越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努力了一下也就放弃了。
流珠被逗得笑出了声,嗔道,“殿下还是多注意身子,拖垮了就不好了。再歇会,我去叫粥来。”
“好。”薛瑜不错眼地看着她走出去,靠在床头按了按额角,扬声唤道,“陈关?”
“殿下?”
陈关从门口探头进来,“您吩咐。”
薛瑜慢吞吞道,“昨天的布置都撤回来,把带回来的军功册子和引荐信交给李娘子,陪她去一趟兵部。顺便,去京兆府找找,东市天工坊的契书,落在谁名下。”
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小事,陈关点头应下。
薛瑜今天不必上朝,也的确累了,倦怠地在床上赖了一会,披上外袍起身,拉开窗,窗外一片浓绿,远方青山从云雾中显露身形,日光艳艳,正是盛夏好时节。
中午是尚衣局的女官们带着衣裳上门来量体试衣,薛瑜随口问了一句准备时间,女官们有些讶异地看她,“殿下不知道?”
“去年您刚封王,我们的织机就准备起来啦!”
这句话,直到薛瑜听着陈关带回来的天工坊查不到地契备案的消息,仍萦绕在她耳边。
在京兆府都找不到记录,能手眼通天到这个地步,在安阳城中,除了皇室势力,不做第二人想。
难怪她在宫中看到过当时还是拍卖品的风扇,难怪天工坊多年不倒。
薛瑜低声笑了笑,“不必再查了。”
薛瑜傍晚休息好后,又去见了皇帝,将黎十二皇子的事说了出来。就算没有这一茬,皇帝也要出兵,只是如今去蹚浑水变得更顺理成章了起来。
等十二带来的玉玺被检查过,回京第三天,薛瑜正式上朝。
朝中众臣传来的眼神神色各异,薛瑜只当没看见。刚回来那天情报收集不够顺畅,前朝都定了人选,她却没收到风声,被看两眼又能如何?
其中以礼部的目光最为热烈,甚至带着一股解脱感:
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了,虽然看起来几天内册立太子有些仓促,但实际上准备时间是以年计算的,只是一直在等待皇帝下决定,如今不过是尘埃落定。
常朝议事主要围绕的是最近的调兵和堤坝修筑的事,狄罗人是肯定要打的,但眼看着秋季农忙逼进,调兵得仔细衡量时间,修了一半的工程也得考虑好进度。
薛瑜听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