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20-340(第45/46页)
说好的一起呐喊同甘共苦,一个也不能少。
“阿兄,我错了……”
薛瑜看着被拎回来的十几个还没长开的小朋友,挑了挑眉,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奏折,“你错哪了?”
学会了迅速认错的薛玥卡住一下。
是啊,她错哪了?
今天国子监专门放了假允许他们出来,她和小伙伴们也做完了作业,更是没有冲到前面去添乱……
薛玥试探着回答:“我……不该大喊大叫?不够端庄淑女?”
薛瑜敲了她脑门一下,“你虽然是公主,但要你端庄淑女做表率的话,就不会放你去踢球了。没什么,就是看到你在那里,又没带仆从,怕你挤出来出事。下次要喊,记得聚集你的同窗一起喊,稀稀拉拉像什么样子,一点也不团结。”
薛玥反应过来,薛瑜让人来抓他们,压根不是要责怪。她松了口气,委屈地凑上来要兄长揉脑袋,“阿兄板着脸,吓到我了!”
薛瑜摸了摸她根本没用力打的脑袋,似笑非笑地转向其他被拎来东宫后,看着薛玥撒娇,要么目瞪口呆,要么紧张得像个鹌鹑的小朋友。
“对了,这是余七吧?长高了不少,看上去是习武的好苗子,陈关,去好好教教。”
薛玥脸色爆红,这才想起来她不是一个人被叫过来,她忙不迭起身,撑起严肃表情整了整裙子,开始告状,“不用练了,跑得那么快,习武做什么啊?”她对小伙伴没有义气的行为十分愤愤不平。
长得高高瘦瘦的少年余七欲哭无泪,“太子殿下、公主殿下,草民只是想去买个冰碗……”
薛瑜不打算听他解释,扫了一眼陈关,“跑得快,就训练加倍。”
“是。”
薛玥平静快乐的日子只持续了一天,就又得回到国子监中经历各科水深火热的学习,但只要想想她回去看到的兄长案前的奏折、兄长闲暇时的读物和训练,她就觉得自己再没有理由偷懒了。
想帮忙的兄长都这么努力,她得再努力一点,才能不拖后腿帮上忙!
奋斗精神勃发的薛玥投身于学习的海洋,薛瑜组建内阁选拔新人,在朝中临时给许多人添了双份工作。
换了个顶头上司,齐国朝臣们的感觉最为分明。起初还觉得太子年少,观政参政时间不长,猛地接手这么大一个摊子,会不会手忙脚乱或者出现问题。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薛瑜没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是他们。
和更独断些的皇帝不同,薛瑜乐于听取意见,也乐于与人讨论,让一些老资格的臣子在心中默默点头,感觉到了被未来主君尊重的味道。但过了几天后,被忽悠的朝臣回过味来,猛地发现最后的处理办法和选择的手段,都是太子最初提的“不成熟的小建议”,他们做的每一次争论,都有着薛瑜的思路痕迹。
她温和,但并不是毫无主见,她年轻,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有些地方或许不熟,但作为当权者,了解的程度已经足够。更惊人的是,她就像一块海绵,在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新的意见、新的知识,举一反三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出众,冷静至极的分析判断也令人惊叹。
太子可还没有及冠啊……
有人心中不由得感叹:他们到底是老了,这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经历过年初和薛瑜议事的各部主官,对着仿佛世界观受到巨大冲击的下属们呵呵一笑,好似不经意般提醒了他们,年初和去年年初的一些奏折批文的来历。
襄王哪里是刚刚接触全盘政务?真当皇帝之前都是在放养吗?你们去年夸过的皇帝不输年轻时候的英明决断,其实是另一个人的锐意进取啊!
嗐,他们抱着秘密不能说,可是憋坏了!
在东荆经历过实验的一体化政务处理和拆分目标细化为政绩等等手段,被运用到了中央核心之上,有薛瑜带头示范,年轻人精力旺盛、需要的处理事务节奏飞快,整个中央六部都被迫加快了节奏,对于这样的制度变化,不仅没有反感,反而感激涕零。
——这样不仅方便了来办事的其他人,重要的是方便了他们啊!
目前为止,齐国在战火燃起后受到的主要冲击,只呈现在了劳动力调动和粮食调拨等方面。由于战事来临,各地县学中武科的增加顺利成章地通过了,而另一方面,虽然还没有到秋收的双抢农忙时候,但入伍后农耕等基础产业缺少的劳动力,迫切的需要新生力量补足。
机械和女性,就是被迫切需求的新力量。
这次再提铺开育幼园给家中妇人减负,鼓励妇人工作的事,受到的阻力就小得多了。
之前皇帝只是分权,现在都交到薛瑜手上,又有东方和北方几处用兵的调动,加上忙着把东荆试验场试验出成果的一些事铺开,一国上下的事着实太多,也难怪后世有皇帝会被逼成工作狂。
薛瑜在京中忙碌,皇帝带着王师一路风驰电掣般赶往东北方,从东荆离开,借道荆州,前往黎国。
东荆外的难民排查营地已经蔓延到了未晞桥旁,挤挤挨挨的,靠着军队维持秩序,倒不显得混乱肮脏,每天能接到的城内工作也勉强能养活人活下来,但看着东荆城墙,羡慕的目光还是比比皆是。
平川城被围一月,提前分兵出去支援的队伍还在路上,扛着狄罗南下的战线左支右绌,抵挡得相当艰难。撕开口子不断突进的草原骑兵,将黎国腹地搅得乱七八糟,除了平川城外,腹地被拿下又抢回来的城池不在少数。
黎国已经没有嘲笑齐国偏僻蛮荒的人了,战火燃起,各地强征兵卒和税款的事情愈演愈烈,被弹压下去的土匪也冒出了头,宁愿占山也不愿被拉去当炮灰。要真是点兵北上抗狄也就罢了,不是没有热血汉子,但权力中心刚被封锁一个月,黎国就军阀四起,也有自称黎皇之子,在偏南方另立朝堂的队伍。
如今的征兵,有为了抢地盘抢生存可能的,也有抢人的,但在自发组织的民兵队伍因着离乡法令被瓜分、民兵队伍被狄罗人屠杀后,想要名声的人喊得响亮,向北送死的寥寥无几。
甚至还有一种心思大行其道:
狄罗人想抢,就给他们北方好了,南边又不是不能活!
皇帝在少年时来过东荆城,但如今的东荆城,就像他已经认不太出的安阳城,已然大变了模样,像旭日东升,饶是被战火影响,街上的平民和各处的工坊,仍是运转良好,并没有被狄罗人南下的消息吓到无法正常生活。
薛瑜选的新任东荆太守,的确有两把刷子,将内政处理得稳稳当当。
皇帝没有在东荆多停,修整一日确定了分兵安排后,他率先骑马走过未晞桥,顺着绿意盎然的荆州土地望去,隐约可见远方的黑烟。
“出发!”皇帝抽刀,直指东方。
信州关已经封闭多日,南逃的难民和溃兵的咒骂声声犹在耳,齐国出兵援手的消息在全面开动的宣传机器下,顺利传到了黎国,对于近在咫尺的希望,还是有人愿意跳起来够一够的。
信州关许将军脸色铁青,甩开被黎四皇子派来分权的副将军,对养子和谋臣的劝说声,一个个瞪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