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妖痣》 第139章 正文完(第10/11页)
铃铛声。
——那是谢锦安早就赠予顾菀的特殊铃铛,并让惊羽专门选了几人随时待命。
随后大半的烛火就被忽然吹熄,惟独殿中央还留有几盏,散发着昏昏暗暗的光亮。
顾菀方才的安静很得了身后太监的松懈。
趁着殿内骤暗的,早已扣在厚朱盘上的右手轻轻一动,“啪”地一声轻响,厚盘边上便有一条小缝轻开,露出一柄小巧的匕首,有微微的银光闪动。
她微微吸了一口气,转手将匕首抽出,重心忽地后仰,将颈脖从太监的匕首下脱出,而后在太监大惊而怔愣地那一瞬间,用木盘中的匕首刺入太监的肩膀,最后反手夺过太监手中的匕首,朝同样被挟制的琥珀一扔。
太监下意识地呼痛,嚎声在宫殿中回荡,有几分似路边恶魂。
有不少在最后头、远离殿中央、四周灯烛全都熄灭的女眷,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惊恐慌张,细声尖叫起来,与痛嚎声一块儿回荡,令人脑中混乱头疼。
外头被买通的侍卫要进来急急查看,挟制部分女眷的宫女太监正欲动手,均被从黑暗中伸出来的手打晕过去。
太监将肩膀上的匕首抽出,目露凶光,意图反抗。
鲜红赤目的鲜血溅在顾菀一张玉面上,如上好的羊脂白玉上嵌了艳红米珠,烛光微照便足以容光动人。
她并未给太监反击的机会,而是顺着抓住太监握着匕首的手,毫不客气地再一刀扎入,比第一刀更深,让匕首的刃部死死地深嵌进太监的肩膀之中。
惨叫声愈烈,玉上红珠愈发红艳欲滴。
见太监失去行动力,顾菀未曾迟疑,而是三两步跑至德妃身边。
德妃见殿中一片混乱,女眷们竟莫名脱困,已然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局面,当下就是冷汗涔涔,紧张地双眼发红,像是精神极端疲惫的旅人,只能死死钳制住昏迷的皇上不放,犹如握住唯一的救命稻草,祈祷外头武王一切顺利。
甚至与身边的老公公四处打量,意图逃跑。
此时见眸光冷冽,面上艳红点点的顾菀直冲自己而来,犹如艳鬼索命,当下就尖叫起来:“肃王妃,给本宫站住!你要是再上前一步,叫本宫不慎赏了皇上,你就犯有谋害皇上的罪名!”
一边说着,她一边用金钗往顾菀方向刺去,想要阻止顾菀靠近。
却是徒劳无功——老公公被挣脱束缚的琥珀按住,手中金钗被没有了软肋的鲁国公用就被远远击落。
“我瞧着德妃娘娘如此紧张惶恐,当真是惊讶。”
“还以为娘娘在小半个时辰前,挟制皇上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诛九族的准备了。”
顾菀顺利到了龙椅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德妃,红唇中漫出几分轻嘲。
见德妃惶急张口惊呼,顾菀一手用力按住德妃肩膀,一手将谢锦安临走前留下的秋海棠玉簪拔下,拧开最前端的小盖,将玉簪中空藏着的迷药灌入德妃口中。
她与谢锦安商议过了,德妃留着许有大用,且是皇上妃嫔,不宜直接用伤人的法子钳住,用迷药让她自个儿昏睡去最是好。
皇上本就急火攻心,要再次呕血,因德妃酒中的迷药才硬生生止住。
此刻被一闹腾,隐隐有醒转的迹象,嘴中也有血沫涌出。
倒是德妃正好相反,此时喝了迷药,要昏睡过去。
临晕前,她唯一看见的,就是顾菀清浅含笑的明眸,眼边亦有殷红的血点,却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睑间红痣的艳丽,反倒有了几分相辅相成、诡丽异常的意味。
“娘娘不该用皇上威胁我的……有的时候人还活着,只是因为他罪孽太深,要赎罪完才能死。”顾菀于德妃耳边轻声道来,只可惜未曾说完,德妃就晕了过去。
皇上的眼睛隐隐张开一条缝,口中血沫伴着含糊不清的话语流淌出来。
方才护驾不利的罗寿此时急忙上前,掏出手帕给皇上擦拭血沫,令让小罗子前去将所有太医喊来。
同时外头有人来报“肃王殿下前来镇压叛乱,即将成功”的消息。
鲁国公与安乐伯安慰好各自的夫人,鲁国公立时赶往宫门那儿处理武王之事,安乐伯则是留下处理宫殿之事。
顾菀将玉簪中最后一点儿迷药滴入皇上口中,眉眼含着一点儿浅笑,对罗寿道:“皇上这儿要劳烦公公照看了,本王妃要去传皇上口谕。”
“皇上口谕说,就地捉拿武王并一众逆党,当朝一切听由肃王处置。”
高高的龙椅之下,有人声攘攘。
而顾菀这番话说得轻声,呵气似的,惟有她与罗寿听见。
罗寿呆楞了一瞬,旋即垂下眼眸,默认了顾菀所说是压根没彻底醒过的皇上的口谕:“是,肃王妃路上小心。”
顾菀不再多言,和安乐伯简单对视一眼,彼此心知肚明地颔首,就顾不得别的,急急走向宫门。
沙场无眼,纵信任谢锦安绝对会赢,却怕他受了伤。
*
武王是自小喜好练武、爱好读兵书的,兵书虽读不甚懂,但也自诩用起来能得心应手、大差不差。
他曾疑惑且嗤笑过兵书上的“兵败如山倒”之场面,觉得那是将领废物,才造就如此。
如若他掌兵,绝不会这样。
可靖北军就如同滔天的洪水,从小山坡上一举攻下,将他费了巨大心力、财力组建的私兵冲得七零八落。
相较于靖北军的训练有素、行动默契,武王的私兵简直就想
几乎只在眨眼的一瞬间,六千私兵就有许多倒在靖北军的刀下,更何况靖北军对私兵是前后夹击。
……他当时精心布置阵型,要以人数要挟带来的靖北军参与谋反,不想现在竟成了推动他失败的一个推手。
副将见谢锦安带着靖北军急速逼迫而来,只能对武王颤抖道:“王爷,咱们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武王脑子此刻混入了许多问题,浑浑噩噩,不及细想,就只能遵循着本能同意副将话语,提剑起身要逃跑。
可他当时凭着满腔自信,压根没想过自己会失败这件事情,因为也没有逃跑准备,且右肩受伤,牵动全身,跑动间格外苦难。
最重要的是,谢锦安不会放他离开的。
身后的马蹄声逼近,有带着杀气的寒意袭来。
回首,便是谢锦安一张冷然的俊面,手持利剑向下娴熟一划。
武王在艰难转身的过程中,还未提剑反抗,就和副官一块儿栽倒在地,脚后跟处汨汨流血。
武王一倒,身后本就因钱财相聚的私兵也很快被人心离散,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叫宫门前的草场不像刚刚发生了谋反,而像接受了一场投降。
武王如同一条搁浅的小鱼垂死挣扎,不妨瞥见惊羽和廖副尉六七分像的面容。
惊愕之下,他猛地睁大了眼睛:瞧他模样,是长跟随在肃王身边的,且是罗国公故人之子。
那岂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