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70-80(第2/15页)

,建筑更是建得高大。

    李世民也摇头道,“不是说这后世的技术进步了吗?为什么这宫殿看着还不如咱大唐的大?难不成他们喜欢小的?可是听那姜姑娘讲那朱棣特意在全国搜集大的木料,也不是喜欢小的啊。”

    有这样疑问的自然不止李世民,于是他们纷纷发弹幕询问了起来。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这宫殿看着远不如大唐的宫殿,难不成这时代进步,建筑技术还退后了?还是那明朝的皇帝不喜欢大的?】

    【李氏族谱清理大师:太宗所说的没错,咱大周的大明宫气派多了。】

    【掌上明猪:也不如咱大汉的未央宫!太小气了!】

    ……

    朱棣正沉浸在自己所建宫殿的恢宏之中,结果便看见了天幕上汉唐皇帝的吐槽,他顿时怒了。

    这是他不想建得更大吗?还不是那些参天大树早就被前朝给砍掉了!

    他刚想发弹幕反驳,姜宛这时也看见了他们的弹幕,开了口。

    “的确,从我们现代人特娘的角度看,紫禁城已经很大了,但据考证汉唐时候的宫殿其实更大,特别是大唐的大明宫,据说是紫禁城的4.5倍。”

    “但是紫禁城之所以比前朝的宫殿还小并不是因为技术的退步,而是因为大型的木头没了啊!毕竟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需要几百年上千年,但是人类砍伐树木只需要一天甚至几分钟。于是经历好几个朝代的大兴土木后,华夏大地上适合建造大型宫殿的树木越来越少了,后世帝王的宫殿也只能越建越小。”

    姜宛这话一出,朱棣顿时兴奋起来,连忙开炮。

    【Judy:你们还好意思说呢!你们把树都给砍没了,知道后世找建房子的树木有多难吗?你们怎么还能倒打一耙嫌弃!】

    天幕下汉唐的帝王们不由得有些心虚,似乎的确现在山中的树木少了不少。

    然而帝王们大多不愿承认是自己的错,纷纷甩起了锅。

    【掌上明猪:没地方住了,难道还不能砍几根木头建房子吗?大汉跟你们大明相差一千多年,大汉砍的树到明朝肯定长成了,跟大汉有什么关系?】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就是,你们大明还是从你们的前朝找原因吧。更何况大唐建宫殿也是砍得关中的树啊。】

    ……

    姜宛看着弹幕上这些甩锅的言论,很是有些好笑,这些人可真是入戏,连这都要争起来。

    不过这位“二凤陛下”怎么还很自豪他们砍得是关中地区的树啊?他难道不知道后果吗?那她可要创上他一创。

    “的确,大唐砍得几乎都是关中一带的树木,结果导致关中地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连年缺粮食,甚至皇帝都得去洛阳乞食,唐之后长安也再也当不了都城了。”

    原本还自信满满的李世民顿时石化,他想过很多原因后世为什么不沿用长安为首都,心中还暗暗嫌弃过他们眼光一般。

    那北京虽然能够联通南北,但他大唐的长安也一样能嘛!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长安不再作为首都竟会是这个原因,他们不就多砍了几棵树吗?

    姜宛大概也是觉得自己有些夸张了,又加了一段话补充。

    “当然不能只怪唐朝一个朝代砍树,实际上是一个个朝代积累下来的。从秦朝开始,关中地区就大兴土木,几乎将整个地区的大树都砍遍了。而我们现在知道树木是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对生态系统的维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被破坏,百姓的田地自然也逃不掉。据唐代的史料推测,唐朝当时良田的流失率高达86%!再加上彼时长安都城人口超百万,于是乎关中平原地区再难自给自足。”

    “当然有的人会说,可以从别的地方运输粮食嘛,唐朝的皇帝的确也是这么干的,从唐高宗时期,长安便从外地大规模运送粮食了。然而大家可以看地图,长安并没有适合通航的河流,导致运输成本极大,甚至一度连李唐皇室都难以承担。”

    “于是唐朝皇室就又想了一个别的办法,我们带着人去粮食多的地方不就行啦吗?于是唐高宗就常常带着彼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去洛阳乞食。而等到武则天登基后,她更是常居洛阳。洛阳一度成为了实际上的首都。李隆基上位后,大概因为他对洛阳有阴影又或者是避免奶奶对自己的影响,他重新带着人迁回了长安,但是却也并未实际解决长安的问题。”

    “同时随着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整个北方变冷,经济中心也进一步南移。再加上唐末乱世,战乱导致长安进一步没落,后续的朝代自然再不必选长安为都城了。”

    “当然比较地狱的是有的朝代也是没得选,比如南宋,长安都被异族给占了,北宋虽然好点,但是再往北走一段距离就是宋辽西夏的边界线了,自然也不可能定都在长安。”

    “到了明朝,朱元璋也曾派太子朱标考察过长安,但最终还是作罢,除了因为太子早逝外,也因为明的边防压力主要在北京一带,而不是长安一代,所以明要迁都只能往北京迁。”

    北宋,赵匡胤觉得自己心脏又被狠狠扎了一刀。

    说长安就说长安,不用再三提醒大家大宋没能完成大一统!

    而此时一向雄才大略、眼光长远的李世民也是难得地沉默了。

    如今还是初唐时期,他正想尽办法增加大唐的人口,现在的关中平原还有许多良田没有分出去。

    结果只到了他儿子那代,关中的粮食竟然便已经不够吃了!

    可是人口又是国之根本,不发展不行,难不成他之后也要带着皇室和大臣去别处乞食?亦或是学那大明直接迁都?

    第72章 第 72 章 后宫(增加1500字)……

    关中到底是他李唐的根基, 李世民很是不甘心,当即发弹幕询问。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主播,难道没有让长安继续当首都的解决之法?特别是大唐该如何避免皇室的粮食都不够吃!】

    姜宛也恰好看见这条弹幕, 顿时无言以对, 她要是知道怎么办,西安政府都得请她去当顾问了。

    不过她看这扮演“李世民”的网友那般关心西安的发展, 说不准祖上跟西安有点关系, 想要拯救家乡也实属正常。

    姜宛想了想不确定道, “要不然试试少生孩子多种树?多种树至少能够延缓关中地区水土流失。至于少生孩子嘛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还是要控制首都圈的人口, 同时抑制豪强兼并土地, 尽可能将良田分到真正种地的百姓手中。”

    “不过呢这些举措只能延缓关中地区的衰退,并不能解决根本。关中地区主要还是生态上限就在那了,当不了一个人口接近上亿人口帝国的首都。”

    李世民听着姜宛的回答, 心中难免有些失望。

    不过他更知道一代人做一代的事, 能够延缓衰落便已经实属不易。他尚且不能保证大唐千秋万代, 更何况是让长安一直当华夏的首都呢?

    他虽然依旧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控制人口,但是命人种树以及抑制豪强吞并平民的田地却是可以做起来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