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22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20-240(第14/29页)


    “嗯,有些事情,现在还不便公开,如今边境起战事,粮草兵器之类的后勤保障,成了重中之重,依诸卿之见,该派遣哪些人负责为好?”

    众人迅速讨论起来,不管怎样,这确实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不过对柳明月而言,她倒没那么重视人选问题,因为大半的粮草与武器供应,宫中早已做出私下安排。

    她只想借助这次的事件,看看这些大臣推荐出的人选,能力和品性如何,若能过关,以后当然可以重用,若不过关,倒也不用担心那些人会坏前线大事。

    毕竟在战争期间负责保障后勤的位置,从来都很关键,但对有些人而言,也是一大肥差。

    【作者有话说】

    231

    第231章

    信心

    战争给炎黄民族带来的惨痛记忆,实在太过深刻,当大安多处边境皆发生战争消息,在民间快速传开,迅速引起百姓们的高度紧张和恐慌。

    有人趁机宣扬一些悲观言论,将矛头指向女帝,认为是因*柳明月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才会为大安招来这些战争。

    这种说法一出,不少人受这一说法蛊惑。

    不过还没等相关舆论真正发酵起来,散布相关言论的人,就被早有准备的各地稽查司借借助驻军力量,都给揪了出来,还都是一揪一家,不得不全家都在’自愿‘迁居海外的文书上签字画押。

    这一波下来,’自愿‘迁居海外的人口多达近万人,工部收到越来越多的相关文书后,都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秦尚书赶紧去觐见柳明月,“陛下,不知这些人是不是因为受到边境起战事的消息影响,才会选择出海,可是眼看下边报上来的人数,增加迅速,朝廷若不尽快干涉,怕是会令事态愈加恶化啊。”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微笑着安抚对方道。

    “秦卿家不必多虑,对于这些人,朕心里有数,工部只管做好相关统计就行,咱们大安的人口增长速度,现在是越来越快了,送走一些会影响大安内部团结稳定的人,再顺便在海上多占些岛屿,对大安将来的发展更有利。”

    在海外发现的两种高产作物,既高产,还不怎么挑地,现已在大安全境都得到了推广。

    再怎么贫苦的百姓,在屋前屋后,或是荒山坡上随便种点,都能获得一些收获,极大的缓解了粮食压力问题。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大安近几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明显的增加。

    大安开国立朝后的近十年间,大安的人口增到三千万出头的样子,如今仅时隔三年,这个数字就已达到近四千万。

    每年的死亡人口数字明显下降,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增,此消彼涨之下,这个人口数量就增加得格外迅速。

    秦尚书执掌工部,当然很清楚大安的人口数据,知道如今的大安确实处于人口增长迅速的状态。

    让秦尚书到大为震惊和意外的,是柳明月话中所透露出的信息。

    “原来陛下早知此事?”

    柳明月点头道,“嗯,如今边境起战事,我大安百姓理应军民一心,盼着各军早日消灭敌人,而不是在那煽动人心,蓄意挑起百姓与朝廷之间的对立情绪。”

    秦尚书虽然听明白了这番话中所透露出的信息,但他对此表示大为不解与愤怒。

    “这些人竟然敢在这种关键时期蓄意挑事?只是将他们送出海,真是太便宜他们了,陛下,依老臣之见,咱们完全可以将他们送到各处矿场服苦役。”

    经历过早前那些年的战乱频起的乱世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很珍惜当下这和平安定的环境,秦尚书也在此列,所以他对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都很憎恶。

    柳明月笑笑道,“在朕看来,还是海外更需要他们,希望他们能在海外落地生根,发挥出更大价值。”

    这些’自愿‘全家一起出海的人,家庭情况各不相同,既有拿钱办事或是喜欢人云亦云的普通百姓,还有商人、官吏、匠人、读书人等,可以说是涉及到各行各业。

    柳明月舍不得往外海外迁移那些踏实本分的百姓,可不介意往海外多输送些这种罪人。

    哪怕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只是拿人钱财、帮人办事,非议宫中与朝廷,煽动民心,并非他们的本意,也难辞其咎。

    在当前这个时代,那些岛上生活条件差,环境也差,各种物资匮乏,可没什么人有心思去感受阳光、沙滩、海水等环境,所能带来的浪漫。

    看到自家老大回来,宋文斌等人迅速迎上前。

    “大人,陛下怎么说?”

    人口乃是朝廷的根本,人口动向出现如此明显的异常,当然会令工部上下都很重视。

    秦尚书摆摆手道,“陛下早就知道此事,那些人多少都有些问题,虚惊一场,大家都散了吧。”

    有人难掩好奇的问道,“大人,那些人都犯了什么事啊?那些人可都分别出自大安不同地区。”

    秦尚书没好气的回道,“这属于朝廷机密,不易对外公开,咱们心里有数就行,别问那么多。”

    话虽这么说,不过秦尚书并没瞒着自己的两个得力手下。

    “……陛下做事,最喜未雨绸缪,不管是边境的战事,还是这次的事,都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你们以后做事,也要尽量做到万事都想在前头,如此才可在事到临头时,不至于毫无准备。”

    秦尚书也已年过六旬,知道按照上意,自己该到了告老请辞的岁数,之前是因先帝的健康状态出问题,如今是因新帝初继位,朝廷要以稳定为主,才不易换人。

    等到大安取得边境战事的胜利,新帝度过这段关键时期,朝廷也稳定下来后,他最好能主动辞位。

    所以秦尚书如今已经没了什么争权夺势之心,也就不吝提点两个得力手下,也算是留下些香火情。

    两位工部侍郞也很领情,皆态度恭敬的应下,之前的工部左侍郎,已经被调任地方,成为一省封疆大吏,已迁任左侍郎的宋文斌回道。

    “大人放心,我们虽然没有陛下那等擅长运筹帷幄的本事,但也一定会努力多思多虑,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秦尚书点头道,“咱们工部这些年,在陛下的支持下,做成了不少大事,看得出来,陛下以后应该还会很重视我们工部,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忘了之前的那些教训。”

    柳明月重视工部,也不吝往工部投钱,更不吝提拔有功之臣,上层官员因位置问题,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可是中下层的官员立功的机会多,升迁就比较迅速了。

    所以如今的工部,绝对称得上是朝廷的热灶,备受关注。

    盯着的人多了,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纰漏,从而被人抓住把柄,肯定不能掉以轻心。

    对柳明月而言,工部的人事问题,只是她每天所需操心的无数事务之一而已,见完秦尚书后,她又陆续接见了崔相、钱尚书、高大监等人。

    几处边境齐开战,所需耗费的钱粮、军需器械等物资,乃是一笔天文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