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240-255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40-255(第9/18页)

的改变等,现在都已初见成效,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朝廷在近两届的科举与大招募中,录用的新人大多在某些方面都有些专长,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很快就能上手。

    不再像从前,大半都是些’书呆子‘,空有一身雄心壮志,却只会纸上谈兵,只知固守陈规旧矩,不擅长俗务,当官主要依赖幕僚帮忙出谋划策拿主意。

    与此同时,随着算学得到重视与推广,朝廷在所些年,着实发掘出了不少相关方面的人才,在柳明月的提示下,在短短数年之间,将大安原本的算术水平,提高了一大截,开始应用到某些方面。

    这让柳明月颇感欣慰,她本人是个文科生,理科水平有限,能做的有限,何况她这辈子身份,也注定了她不可能亲自去教人数学、物理、化学。

    顶多也就是借出海的船队之名,拿出她努力回忆并编写出一些相关科目的基础原理内容,给那些人提供一些启发与发向而已。

    有了这些,大安在新式火器、船舶、蒸汽机、钟表等东西的更新换代与研发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发展。

    柳明月也不确定,她这辈子能将大安发展到什么程度,她只能竭尽所能,然后将未来交给天意。

    即便因她开挂,提前为大安抢先将蒸汽船与航海钟都给搞了出来,不仅在海外大肆采购橡胶,还在大安海内外,所有适合橡胶种植的区域,都种下了大量橡胶树。

    有了东海省与北江省后,极大的缓解了大安铁矿产能严重不足的短板,相关工业制品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大安可以说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只是这些目前都被掌握在朝廷和宫中产业手中,对民间尚未造成什么太过明显的影响而已。

    从整体上看,如今的大安仍处小农经济社会,只是相较于之前的历朝历代,有了高产粮种,还地广人稀的大安,百姓基本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毕竟所有朝代都需面临的土地兼并严重现象,已随着商贸与大量手工作坊的繁荣发展,得到极大的改善。

    真正穷到上无片瓦遮身,下无插针之地的人,只要去当地官府统计,就有机会被迁往海外或是偏僻之地开荒,只要不是那种实在懒惰无比的人,都不愁生计。

    看到眼前这一幅幅绘制着官员身份信息网络的图示表,徐廷君忍不住目瞪口呆。

    “皇祖母,这是怎么做到的?”

    数万人的信息,竟然都被整理出来,这是一个多么复杂与繁锁的工程,徐廷君都有些不敢相信。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有人、有方向、有目标,就能办到,不过这些只能作为参考,还需时常更新,不可太过依赖。”

    徐廷君点头道,“孙儿记下了,不过有了这些,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比临时调阅案卷省事多了。”

    的确省事多了,柳明月一边从中挑选出她将要调用的官员,一边为徐廷君介绍相应官员的信息,以及她会选用对方的种种考量。

    费了好一阵时间,才成功列出一份长长的名单。

    回到勤务殿,柳明月就接到新任左相韩光瑞、右相苏道渊联袂求见的通报,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相较于虽然彼此之间也难免有些较劲,但在总体上,基本还算保持一致立场与态度,合作还算和睦的前任左相与右相,新上任的这两位,就个性分明多了。

    这也就使得两位常就一件事起争端,在她面前争执不休,有时甚至还带着他们各自的支持者,让柳明月深感头痛。

    可是人家还都各有各的道理,做事也都还算敞亮,对事不对人,能力也都很出色,从而显得都有些较真,所以头痛归头痛,柳明月倒也不至于对他们心生反感。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都坐下说吧!”

    话音落下的同时,冯含宁已给二位丞相端上茶,两人再次道过谢后,苏道渊迅速开口道。

    “陛下,那蒲东之地实在太过偏僻,虽说有了蒸汽船,可以弥补这一短板,但是那里距离京中,实在太远了些,臣以为,直接在那边设立行省,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在苏道渊看来,原蒲东王国不只是穷苦偏僻之地,那里的人事情况复杂,难以教化,大安实在没必要往那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因为那里距离太远,朝廷的控制力度有限,很容易失控,届时给大安带来沉重损失。

    没等柳明月开口,韩光瑞就已经抢先接过话道。

    “苏大人此言差矣,那蒲东王国曾对我们前朝称臣,我大安承继前朝,依旧可以算是他们的宗主国,如今不过是正式将他们纳入我大安疆域,这是他们的荣幸,他们岂敢起不臣之心?”

    【作者有话说】

    快要正文完结,怕有遗漏,状态不大好,努力梳理思路中,这两天更的比较少,在此跟大家说声抱歉。

    248

    第248章

    建议

    韩光瑞和苏道渊都有着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也都是从地方调入京中的,所以这两人都属于很务实的那种人。

    只是两个人的经历不同,思想看法方面,总是难免出现分歧,好在两人大方向上的立场,都没什么问题。

    之所以选这两人接任左右丞相之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人都像他们的前任,是很务实的那种孤臣,忠心无疑。

    在对待将蒲东王国纳入大安疆域的问题上,苏道渊的态度,是让蒲东王国自治,对大安称臣纳贡,大安可在那边设宣慰司。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那里不直属大安,大安就没必要像对自家子民般,对那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要承受当地人的排斥与反抗。

    何况那边十分穷困,即便纳入大安后,也为大安提供不了多少税收,他很担心大安像这般无节制的扩充疆域,容易失控,最后落入因小失大的境入。

    当年走的本是弃笔从戎之路,又在大安立国后,主政一方的韩光瑞,在这件事上,却持不一样的态度。

    相较于苏道渊较为保守的性格,韩光瑞的性格就积极进取多了,所以他非常赞成大安不断像周边区域,乃至海外扩充疆域的作风。

    两人各说各的道理,都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得到皇帝的支持,柳明月知道,从本质上讲,这两人其实都看不上那些蒲东王国那种小地方。

    “朕早就想谋取周边区域的规划,二位应该早有察觉,你们可以看一下这份舆图,只有将这周边区域,都给彻底纳入我大安疆域,实现这片陆地的大一统,才能让朕安心,我们大安之侧,绝对不容留下任何可让外人利用的潜在威胁。”

    听到柳明月的话,两人都有些不解,韩光瑞更是忍不住直接道。

    “不知陛下何出此言,那些弹丸之地,怎么可能有本事给我们大安带来威胁?”

    韩光瑞十分清楚大安各地驻军的实力,在他看来,只因女帝仁慈,才会让人采取温和的方式谋取那些小国。

    若派大安军队出动,周边那些小国早就已是大安的囊中之物。

    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