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青竹》 150-160(第8/21页)

要?在村里定居,再考虑修房子或者?盖房子。”

    曲学博点头,“如此甚好,甚好。”

    姜竹:“村里有菜地,你们想自?己种或者?在村里买都行,应该比在县城便宜些。”

    沈青越:“嗯,村里猎户也多,入了秋买肉也方便,平时隔壁村也有屠户,从镇上到我们村路上会经过,你们要?是没什么粮食,在村里买也比在县城便宜,柴也便宜,我们开荒的柴可以?送你们一些,之后你们也可以?自?己上山砍柴。”

    曲学博听?得更加心动了。

    吃用都便宜,镇上或者?村里租房子肯定也比县城便宜。

    这样他每个月能赚五两,加上他弟弟写话?本子赚的,攒一阵子,兴许就能买得起?宅子安家落户了。

    曲学博也没再多犹豫,先送孩子回家,和家里说了一声,再和他们一起?去衙门问问他去姜家村当先生,户籍的事该怎么处理。

    第155章 书院

    教书是?可以把户籍暂时落到书院的, 只要书院愿意接收担保就行。

    但?冷不丁的多出个书院,把县衙的文吏都搞蒙了。

    文教是?大事, 他们县什么时候突然多了个书院?他们怎么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

    要不是?姜树领人来?的,开书院的还是?他兄弟,文吏都想骂人了。

    曲学博也懵,好家伙这书院县衙都不知道吗?

    姜树也讪讪的。

    他来?的时间短,很多东西?还没学明白,县衙又好多年都没有新办什么书院了, 他哪懂这些?

    不过本来?嘛,自己村里弄间屋子教村里的小孩识几?个字,都算不上书院,顶多算个小私塾, 这种?一般也是?不用上报的,没人管。

    县城各村镇也有读书人为了补贴家用临时办个蒙班, 边教课边科考, 考上了就解散了。

    这种?私塾事还少, 上课就行了, 不用参加县里各个书院每年祭祀、礼仪、文教等等活动?。

    但?是?现在又要招先生, 还是?难民, 还涉及落籍事宜……

    嗯……

    就有些麻烦。

    同?僚的文吏挖苦了姜树几?句, 倒也把他当自己人, 给他们讲明白区别, 问?他们想报上来?弄成正式的书院, 还是?就按私塾来?。

    户籍的事也好办, 曲学博他们再在县里多住一阵子,今年的税收和集册登记又要开始了,办好了他们再去姜家村教书就行。

    沈青越:“办成书院麻烦吗?”

    他们的目标可不是?私塾, 是?真想花上十年八年的建成一座能流传后用的书院的。

    五百多两银子都砸进去了,就是?个私塾像话吗?

    “说麻烦吧,也不算麻烦。”文吏给他介绍一番要怎么办。

    大概流程就是?他们先来?衙门报备,提供书院的地址、规模、书院属于谁、书院山长,也就是?院长是?谁、监院、讲书堂录等等人员,要教授的内容、书院的规模等等。

    然后县衙会派专门的人过去一一核查。

    核验完,每年还要去检查。

    文教事关地方官政绩,若他们书院能培养出举人、进士,那县里都得敲锣打鼓地一起庆贺,还会给他们发勉励的金银,县令一高兴,说不定还会给题字送匾。

    不过听说他们目标就是?开蒙扫盲,那名文吏嘴角都有点儿抽搐。

    谁家书院只搞开蒙啊!

    书院也是?要受县衙监管的,只开蒙,县衙是?不会给发钱的。

    沈青越听了一圈儿,大概懂了。

    原来?办书院竟然还能拿到专门的补贴。

    他们宝峰县这样不怎么富裕的小县城,只要能教出秀才,每年都能拿上百两的补贴钱,去参加科考,不管能不能考上,县衙也会出钱,还会牵头给他们募集更多路费之类的赞助费。

    不过这些沈青越倒是?不急。

    现在他们就两个先生,一群屁大点儿的小孩,常用字还没学明白呢,科考太?遥远,以后再说吧。

    该填的信息填完,他们回家还得让赵先生也写一份儿类似简历的文书。

    内容包括他考到了什么功名,从前有没有教过书,在哪儿教书等等。

    瞧见曲学博竟然是?个秀才,文吏还有些惊讶。

    他们宝峰文脉不行,年轻秀才都是?香饽饽,县里那些书院可没让秀才开蒙的。

    但?衢国的秀才在大虞不认可,想去县里那些正经书院,人家也不见得愿意收,更何况还要做担保,落户籍。

    他心中感慨一番,收好了曲学博和沈青越填写的一堆东西?:“放心吧,这几?日我就派人去核实情况。”

    沈青越道过谢又忽然道:“哦,对,若我想参观县衙,不知方不方便?”

    文吏、姜树:“?”

    参观什么?

    县衙?

    县衙是?给人随便参观着玩儿的吗?

    他们迷茫地看沈青越。

    沈青越:“我只在能看的位置看看建筑就行,保证不打扰各位办公。”

    来?都来?了,能看肯定要看看呀!

    这事也是?新鲜,这名文吏在县衙干了十多年了,头一次见有人要在县衙参观。

    “那姜树你带着几?位先生在外?衙看看?不要往内衙去。”

    姜树应了,赶紧带他们走?。

    姜树领着他们到处转,“我的沈先生啊,你们倒是?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好先问?问?探探口风啊!”

    沈青越:“我就看看外?衙,别人告状能进来?,旁听能进来?,我为什么不能进来??”

    姜树腹诽,那你也得告状、旁听或者是被传唤啊!

    不过姜树嘴上抱怨归抱怨,能带他们去的地方一点儿没少去,院子走?遍了,室内他先探头进去打声招呼,再叫沈青越他们进去看,顺便还参观了下县衙各部都是?什么模样的,他们平时都是?怎么办公干活操练的。

    沈青越原本只想要知道个大概,有参考有想象,能把场景画出来?就行,这下倒是?把人家县衙组织结构都快弄清了。

    要不是?不方便拍照,他都想拿手机把什么鼓啊、台啊、工具、文牒等等都拍了。

    这些官差对他们挺稀奇,听说沈青越要画话本子,一个个还挺好奇。

    正好快到中午了,沈青越和姜竹请客,请姜树和他几?个同?僚、曲学博一起去吃饭。

    听说沈青越是?想要画的是?一个探案的故事,这才跑来?县衙观摩看景色的,他们还给沈青越分享后衙是?什么样的,他们平时是?怎么办案的,办案的流程什么样,遇到过什么有意思的、奇葩的和无?语的事。

    沈青越听了好几段各地茶商因为口音、习俗等等问?题闹乌龙的笑话。

    宝峰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