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北宋小丫鬟》 50-60(第11/26页)



    柳绿的抹胸配着鹅黄色的素罗上襦,下面则是一条珍珠白的百褶绉纱裙,腰间挂上一枚精美的荷包。

    “脖子上也得敷粉。”阿盈拿粉扑又帮锦娘拍了一下。

    天刚刚亮,魏雄就驾着驴车带锦娘母女和阿盈一起过去,她们家的驴车外表重新用锦帛装饰过,如今专门用于出行和送货。

    本来锦娘是不紧张的,但是快到了仁王寺之前,心脏也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然而蒋家母子是先到了,蒋羡今日身着莲花暗纹交领衫,下面配黛青色的下裳,外罩一件素纱对襟衫子,头戴青玉发冠,脚踩一双皂靴,正立在他娘跟前。

    路人走过,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见他模样清俊,唇红齿白,夸了一句:“小郎君真是俊俏。 ”

    蒋羡笑了笑,帮他娘拿扇子扇风。

    又听蒋六夫人道:“也真是的,给你介绍一位珠铺的姑娘,说的天花乱坠,还好我去暗访了一回。这姑娘装样子还行,也识得几个字,家中比魏娘子富贵许多,可她寡母独女不说,我买通她家下人,才知晓那就是个泼妇,不仅常常责打家中下人,又家中娇宠太过,我不过穿的差些,不小心泼了一杯水在她身上,她脸色大变。若是真娶了这样的人,咱们母子是彻底落得个贪图人家家产不假,还家宅难安。”

    她可不是无知妇孺,她父亲可是翰林,嫁过来时,丈夫还是宰相之孙,当时才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

    又说锦娘等人已经到了仁王寺山脚下,罗玉娥正对魏雄道:“他们就在山脚的涂家分茶店,你别急匆匆的赶着过去,让人笑话。”

    魏雄无语:“凭什么我被人笑话?”

    “因为你长的黑乎乎的呗。”罗玉娥觉得丈夫没自知之明。

    锦娘没留心爹娘的口角官司,只深吸一口气,等阿盈下了车,摆了脚踏之后,盈盈走下车,罗玉娥自然上前问候,其实她二人又重新在吴家见过一面。

    这是蒋羡头一次见到锦娘,虽说她的容貌我见犹怜,但眉宇间毫无一般女子的扭捏之态,落落大方的站定,看起来却清纯的不可方物,似乎走来的风都含香。

    大人们特地留出空间在前面走着,二人相互见礼,锦娘可没想到竟然是蒋羡,她曾经在离开周家的最后一日见过他的,虽说惊鸿一瞥,但那样的容貌却很难让人忘怀。

    锦娘不知道该问什么的时候,听蒋羡道:“五年前我本命年的时候,我母亲带我来过仁王寺,这里上去并不陡,他们寺里的斋饭中有一道干焖笋丝很好吃。”

    五年前是他本命年,那他今年十七岁,比自己小三岁!

    “既然你这么说,那等会儿我要一饱口福了。不知你平日这个时候都在做什么?”锦娘问道。

    蒋羡笑:“平日这个时候已经在读书了。”

    既然是相亲,还是问清楚好,锦娘道:“是进士科还是明经?”

    “好叫娘子知晓,是进士科,昨日还听业师的作了一首诗。”蒋羡还缓缓把自己的诗词念了出来。

    锦娘听诗词工整,又听里面有“藤黄”二字,倒是笑了:“我平日画画,倒是常用藤黄,咦,那里就是大叶藤黄树啊。”

    蒋羡很惊讶:“这就是藤黄树啊。”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虽说我作诗的时候会用到,但实际并未见过,娘子是怎么认识出来的,我怎么看着像枇杷树。”

    “是很像,但是又有不同……”锦娘介绍起来。

    蒋羡一脸佩服道:“我听我母亲说娘子绣活很好,不曾想又通诗书,又博学。”

    锦娘连忙道:“郎君谬赞了,我也只是恰好懂一些罢了,哪里称得上博学。”

    她从穿越过来,几乎碰不到能说到一起的人,蒋羡算是一个,甚至还意犹未尽,很是投机。不对,锦娘失笑,哪来的一见如故,分明是人家一直在带着你聊天。

    这小子厉害呀!

    第55章

    前面的儿女们在说事儿, 后面的大人们也谈的热火朝天,都在把自家筹码抛出来。

    蒋六夫人就道:“我是个有话直说的人,我们家中将来南薰坊的宅院肯定是老大继承的, 但是罗娘子放心, 家中还有金梁桥的一处铺面,油面粉墙,一共五间, 后头还有库房, 如今给别人开茶庄,一个月赁钱就十五贯, 另外还有我嫁妆里的一百亩水田都是给她们的。”

    罗玉娥也道:“既然您坦诚相告,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我们还有一处在州桥那边的宅子, 赁出去给别人住, 将来这座宅子也是给我家大姐儿做嫁妆的。另外,甜水巷的宅子,您也是看到了的, 这些地契房契本也是我女儿一人买的, 更何况她有这门手艺,一年少则也有一二百贯,多则三四百贯的进账。”

    二人说完都相视一笑。

    这个时候罗玉娥才感觉到诚意,真正想做成亲家的,必定都是以诚相待。

    听罗玉娥说完, 蒋六夫人心中愈发满意, 都说绣娘是吃青春饭,但即便如此,人家年轻的时候都能攒下大笔家业了, 一年三四百贯,那三年就能上千贯了。

    她也握着罗玉娥的手道:“之前我长子成婚的时候,我还卖了一处铺面,给我那长子媳妇是五百贯的聘金,日后给小儿媳妇亦是如此。”

    如此罗玉娥也就满意了,五百贯可不是一笔小钱,难得的是蒋六夫人没有厚此薄彼。

    到了仁王寺门前,锦娘则随大人们一处礼佛,每拜一处佛,就让阿盈拿了钱袋子来,抓一把钱到功德箱中,蒋六夫人心想,这魏娘子肯定比她母亲说的还要有钱,只是不显山露水罢了。

    中午便在此处吃了一处斋饭,锦娘果然吃到了蒋羡说的干焖笋丝,倒着实可口,还多吃了半碗饭。

    因为男女有别,在仁王寺蒋羡就自动去了前面,后来离别的时候双方也没见到面。

    锦娘则是一回家,就扑到了绣屋里,陈小郎把今日要绣的人都记下来了,锦娘见了册子,竟然还有三笔生意,绣一条竹叶的领抹,一双鞋面、一对荷包。

    领抹六百文,鞋面三百文,一对荷包六十文,倒是也有九百多文。

    她正开始拿布开始裁,就见罗玉娥进来,眼神暧昧的问道:“锦娘,如何啊?我看那位蒋十六挺不错的,一表人才的样子。”

    “娘,他比我小三岁。”锦娘看想她娘。

    罗玉娥摆手:“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更何况,他这个年纪可正好。”

    “什么正好?”锦娘不懂。

    罗玉娥这话倒是不好跟女儿说了,自古男人年轻些,女人受孕也容易些,女儿常年熬夜绣花,气血不足,之前减肥,人虽然漂亮了许多,但头发也掉了不少,若是找个年轻的,未必不能有采阳补阴之效用。

    想到这里,她又把蒋六夫人说的家底说了出来,“她家原本也是家境殷实,分家的时候就分了个三进大宅带花园的,另外还有一处两进小宅,两处铺面和五百亩地。只是她女儿出嫁的时候,就把那间宅子卖了,又陪嫁了三百亩田过去做嫁妆,到了长子成婚,又卖了一处铺面,如此家业才凋敝许多。”

    锦娘知晓有钱人眼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