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北宋小丫鬟》 90-100(第21/26页)
严推官娘子正和锦娘说起田亩的事情:“若是官身还好,若是你们不在跟前儿,有些豪强占田,恐怕还要吃上官司。”
“姐姐说的是,我也这般想。”这也是锦娘当初只愿意买两顷地的缘故,耗费不算多,又能够有一笔固定的收入,然而当时因缘际会买了三顷地,只能好生打理。但若是买的多了,就恐怕被人占着,毕竟还有人比你的官更大呢。
然而这盐、茶叶、酒、醋、明矾、乳香,都禁榷了,是由官府垄断的,普通人是无法允许经营的。
甚至商人很少大老远去经商,因为“拦头”太多,每过一个拦头,就收一次税,不划算。
严推官娘子面授机宜:“我们原本从秦凤路来吴县上任时,贩运枣子、胡桃还有一些杂货过来吴县卖,抵了川资。若是日后你们去别处,也可以贩卖些吴县生丝绸缎去卖,如此路费也不必出了。”
“您说的是。”锦娘之前就想过,但当时蒋羡说吴县什么都有,也就没有再想了。
严推官如今有桑田果园这些经济作物,倒是经验许多,二人又说了一番话,方才告辞。
等从严家出门,筠姐儿道:“娘,那严小娘子认识的字还没我多呢。”
“那你与她一起玩什么呢?”锦娘笑问。
筠姐儿笑道:“我们玩推枣磨,她家还有泥人儿,磨喝乐。只不过,她老说她家谁谁谁最好,女儿不服气。”
“过几日春天了,咱们就去放风筝,好不好?”锦娘道。
筠姐儿重重点头。
又说二月底,梅县尉官卑,送的两千贯起了作用,人被罢官去职,他出去之后把包娘子还有几个妾都卖了,拿到手的钱只带着有身孕的妾室跑了。
女牙人正上门替锦娘送钗环过来,这是锦娘把以前她的旧首饰重新炸了一下送给习秋的陪嫁,听她说起梅县尉卖包娘子说要卖去娼门,如此能卖的多些钱,让她处理。
锦娘即便不喜欢包娘子,也是觉得这梅县尉还真不是个东西,遂对那牙人道:“你替那包氏许个良家好人吧,也算是积德了。”
那女牙人笑道:“不消您说,我也会的。”
锦娘一愕,欣慰的很,大抵只有女子才能体会女子不易,所谓物伤其类正是如此。
第99章
春天到了, 锦娘把毛皮衣裳都洗好收好,筠姐儿和宁哥儿的皮袄都做的大些,可以继续穿两三年都不成问题。
厚被褥拆洗、薄被新装, 家里人都忙的紧。
正好锦娘又把筠姐儿身边新来的那个丫头派去厨房学厨艺, 将来等她出嫁时,身边有个娇杏擅长针线,再有个丫头擅长厨艺, 还有会管庄子的范四, 也算是凑成一套班子了。
但爹娘准备的是爹娘的,日后能不能驾驭这些人, 还得靠筠姐儿自己。
习秋和范四便在春天成婚,屋子在刘豆儿他们隔壁, 但范四要跟范庄头管着庄子, 遂几日回来一回。习秋已经把头发束上去, 平日管着筠姐儿房里的两个丫头,对筠姐儿愈发关心。
那厢县衙有新的主簿过来,之前蒋羡说新主簿四十多, 实则已经五十岁了, 然而也不算老。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他带着老妻儿子一起赴任。
锦娘则先让橘香做了一匣子玫瑰酥饼,又备下鱼虾三篓、一幅猪脚、两匹彩缎过去。
倒不是她准备贵的,而是温娘子也差不多只准备这些, 她也不能太超过。
那新来的主簿娘子年岁也五十多岁, 人称何太太,她家倒是讲究,回了自己一匹海棠红地龟背纹的尺头、一端小绫、半头羊、点心两盒、鲜果三盒。
阿盈正在底下纳着鞋底, 她不禁道:“娘子,何家太太家里只有一个儿子,何衙内南京做监生,那衙内听闻家中正房去世了几年,所以她们家倒是清静。”
南京国子监并非现在的江苏南京,而是河南商丘,而现在的南京这个时候叫江宁府。
“如此倒好。”锦娘也就放心下来了。
温娘子照例替何家接风,锦娘还去吃了一顿饭,后来她又请何太太过来用饭,二人方才说上话。
何太太见锦娘身穿锦衣罗裙,头上珠翠环绕,行事大方,已经有了三分好感。酒过一巡,又见她知书达理,谈吐文雅,养出来的儿女过来问安,都似金童玉女似的,何太太忙拿出表礼来。
锦娘笑道:“怎么好偏了您的东西?”
何太太坚持,锦娘又让筠姐儿和宁哥儿谢过之后再下去。
这何太太年岁大了,成日在家烧香拜佛,也从不生事,在县衙算是住了下来。锦娘已经习惯这种分分离离了,温娘子倒是很有些感慨:“我来的时候认识的三个人,如今也就你在这里了。”
田娘子随夫君去溧阳,包娘子不知道去了哪里,也难怪人家虽说流水的官员,铁打的吏。可对于这些,锦娘从愁眉不展到现在,已经慢慢的接受了,她反过来劝温娘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句话出自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词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人生的遗憾仿佛那东去的江水,永无止境。她用这句话也是劝温娘子遗憾是人生的常态,与其执着于无法挽回的过去,不如放下这些遗憾,珍惜自己每一天。
见温娘子点点头,锦娘还颇开怀。
她哪里知晓自己走后,温娘子对身边的盛妈妈道:“方才县尉娘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盛妈妈摇头,她哪里知晓。
又说春天多疾,申知军的儿子犯了咳疾,申老夫人要去寺庙礼佛,属官的夫人们都陪着。锦娘头上梳着百合髻,用素绡包头,前头插金帘梳,也跟随其中,她其实发现这些夫人们也未必是真的信佛,但是当人力所难及的时候,就会寄托神佛信仰。
再有便是女子多半道德感比较高,有些事情男子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女子却会常常自省,这也是求神拜佛者多的缘故了。
这锦娘心里虽然不信,但是抄了经文过来,显得很虔诚。
没办法上有所效,下必行之。
申知军虽然是个很清廉的人,但他家人有时候也未必都这般,筠姐儿就说在申五姐的身上见到好几串念珠,说是底下人孝敬的。
吃完一顿素斋,锦娘听了一会儿佛法,才打着哈欠回去。再看阿盈更是小鸡啄米似的,一个颠簸,她醒了过来,才道:“娘子,这佛法也太精妙了,我还有些听不大懂。”
“听不懂是正常的,你这个年纪若是能够参悟禅机,那可不得了了。”锦娘笑道。
回到县衙时,听闻顾清茹上门来了,但见无人,遂离开了。
锦娘想她没有留话,应该只是上门说说话,只在次日派人过去喜鹊巷问了问,顾清茹只说上门说话,并无大事。故而,锦娘这边准备寒食节之前再请她来说话。
又有如烟上门来,原本是锦娘一直接济她,后来她随姜六姐一起出去,有些看诊的钱她也能够分一些,倒也尽够她自己用了。
今日她备下一只水晶鹅、两只烧鸭、四只鲜鸡、六盘寿桃过来送给蒋羡庆寿,蒋羡今年二十五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