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北宋小丫鬟》 110-120(第9/27页)

她在搞什么鬼,只是不应声:“多谢您好心,我女儿的事情日后再说吧。”

    这般,夏夫人才走。

    阿盈看着她的背影,皱了皱鼻子:“什么玩意啊?”

    “谁知道她捣什么鬼,懒得理会她。”锦娘摇摇头。

    锦娘她们哪里知晓这世上有一种人,为了找存在感,无事还要生非呢。这夏夫人初来大名府后,刘大娘子和锦娘都不是多事之人,且两家似乎关系还不错,故而她无从下手。现在来了个通判夫人,那通判夫人当时见面时,见这魏氏打扮贵气,听闻娘家兄弟是淮南转运使,夫家兄弟两进士,因此有意结亲,她当然是主动请缨。

    故而,夏夫人一溜烟跑到通判夫人家里,先是叹道:“我的上官娘子,哎呀,我这嘴皮子都磨破了,人家就是不应,说什么她们是汴京人,嫌弃楚州是偏远地方,又说什么商户,我都不好说了。”

    通判夫人皱眉:“你说的可是真话?”

    “看您说的,我从中编瞎话,能得什么好处么?”夏夫人擦擦汗,又是一幅腼腆的样子。

    通判夫人一想也是,这夏夫人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人还挺腼腆淳朴,因此对锦娘的意见很大。

    刘大娘子丈夫官位高,夏夫人不敢冒犯,但锦娘这里,推官比判官官阶低一点,但又不会太多,这夏夫人就起了作耗的心思。

    当然,另外还有个缘由就是她为了谢媒钱而来,彼时谢媒钱很高,夏家在此处赁的宅子只有两进,却见锦娘她们住三进带园子的宅子,很是不爽。在她看来,她们官位比自家低,就住的地方,用的人手也应该比自己少。

    若是这桩亲事做成,她能得钱罢了,偏那魏氏一点面子都不给,公然看不起自己,也是活该她不识抬举被通判夫人针对。

    这边锦娘对蒋羡说了此事,夫妇二人都觉得夏夫人太没有分寸感,日后若是这位夏夫人来,便找理由推掉。

    “我还在想夏判官二十三岁就中进士,如今四十三岁,已经在仕途上混了二十年,却只和我官阶差不多。如今看来,这个缘故还真是出在他这内人身上了。”蒋羡也没想到夏夫人行事如此荒谬。

    锦娘摇头:“也不必太把她们放在心上了。我经过这么多年的阅历,深觉这世上正常的人是少数,有问题的人是多数。”

    蒋羡也说了件事儿:“上回我判案子,底下有个书吏突然自言自语起来,也是把我吓的不清。”

    “听着都可怕,你看这世上真是人心难测,甄夫人都顺手牵羊了。”锦娘以前和大部分人一样,觉得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做事不会太瞠目结舌,事实上是对所有人都别有太大的滤镜。

    提起甄夫人,蒋羡道:“是啊,这便叫知人知面不知心,索性她胆子不大,若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咱们也拿她没办法。”

    窦媛也是这么想的,她这个婆婆偶尔有点小坏,但又经不住吓,居然是见着表嫂的观音像好,就直接派人偷偷拿了。至于拿过去做什么,她略知一二,并非为了儿子孙子,多半是为了自己的身体。

    孩子的哭声拉回了她的思绪,窦媛又摇摇头,她作为主母,还要分派下人:“你等会儿替我送些补品去七婶家里。”

    七婶的儿媳妇生完孩子第四十天左右,竟然大出血了。

    打发完下人,却见弟妹庄氏过来了,窦媛连忙起身:“弟妹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要说甄夫人三个儿子,最终还算靠得住的便是自家郎君。这甄三郎虽然也是读书人,但又吃不了读书的苦,喜好风月,庄氏进门时不显,生了儿子后,露出本色来了,腰杆子挺的直直的,便是对她这个嫂子也没多少敬畏。

    庄氏笑道:“二嫂,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前些日子咱们家里闹的是鸡飞狗跳,咱们大家也是人仰马翻,如今家中总恢复平静,我就过来说给嫂嫂听,我这又怀上了,嘴里总是发苦,婆母说我这般倒是折腾嫂嫂,不如随意寻几口砖搭个灶台。”

    原来是想自己做小厨房,这小厨房一搭建,得重新请厨子,单独采买,再有大嫂那里并没有,自己也没有,三弟妹要独自建,那就是乱了规矩。

    乱了规矩不打紧,到时候人家反倒会怪她。

    窦媛很是和气道:“弟妹这是要自个儿建小厨房?我是没有意见,只是我如今管家,就怕顺了姑意逆了嫂意,你若建了,大嫂那里怎么说?”

    “二嫂不管家,我也不会与你说,婆母可都答应了。”庄氏心道我可是生了儿子,大嫂不过是个寡妇,她那个兄弟闹出如此祸事,如若是她,早就一头撞死了。她那样的人,怎么好和自己比的。

    窦媛依旧岿然不动:“是,你都说了好几遍了,你要建小厨房,又有身孕,这是咱家的大事儿,我一百个同意。可是我得把这事儿厘清,免得到时候啊,都找我扯皮。”

    这庄氏哪里是窦媛的对手,等窦媛找到甄夫人,说起小厨房的事情,还说要把大嫂都喊过来,以免各自有芥蒂,甄夫人又立马说不必了云云。

    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窦媛抱着女儿过来锦娘家里玩,因天气冷,锦娘就没有做针线了,她正让人沏茶,上果点,才听窦媛说完与庄氏的龃龉。

    “她这是拿乔呢。自以为自己生了儿子,现下又怀上了,自然想做太上皇。”锦娘对这样人的心思门儿清。

    女人们,有些烦恼发泄出来就好了,窦媛听锦娘帮她说了几句,心情也舒畅许多。但听锦娘说起夏夫人的勾当,她便道:“表嫂可别听她的。咱们筠姐儿的容貌性情,将来还是到汴京找去。”

    锦娘笑道:“我也这般想的,只是那夏夫人上门拉拉扯扯不说,还从中挑拨我和通判夫人的关系,有中间人告诉我这些,我也得想法子化解。”

    窦媛出了个主意:“其实也不是难事儿,您和韩中书的娘子交好,让她做个中间人,两方说和不就好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锦娘不喜欢这夏夫人,她和夏夫人是好不了了,但是通判那里,却还有转圜的余地。

    于是,锦娘和蒋羡商量了一处,先去了韩中书府上一趟,托了刘大娘子,不免道:“这夏夫人缠着我没头没脑的说了许多,我不是嫌弃谁,是我家姐儿一则年纪还小,不到十三岁,是万万不议亲的,再者即便议亲,也不会让女儿远嫁。”

    刘大娘子一听就了然,还很是生气:“人家和你无缘无故的,平白无故的说个商家子,也实在是太唐突了。放心,此事我帮你说和。”

    “您这般说,那可就太好了。”锦娘自然也奉上几色时兴缎子。

    从韩中书府上出来,锦娘和方妈妈一起上马车,方妈妈道:“娘子,您说这刘大娘子会替咱们转圜好么?”

    锦娘摇头:“我只做个样子,她若收了我的礼,明面上大家保持好就行。更何况,通判和判官都是初来乍到的,也不会随时欺负人。”

    “您真的不担心么?”方妈妈还是担心,这官员升迁,上下都要打点好,就是这个意思。三年一勘磨,要的便是上官的考评。

    锦娘道:“送也不能胡乱送,现下咱们送了,到了明年就养大了她们的胃口,越要就越多。如今我先托了刘大娘子说和,若是大家亲近便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