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50-60(第13/17页)

帝的防伪措施。实际上,在孝文皇帝时,伪劣货币的问题依旧非常严重,只不过盗铸者往往采用的是另外的方式而已。”

    他翻动半两钱,向老登展示钱币坑坑洼洼、尖刺凸起的边缘。这同样是中国货币史上大名鼎鼎的盗铸方式,“剪边”——将官方铜钱的边缘剪掉一部分,刮下铜屑私自保留;积攒到了一定数量,再将铜屑铸造为新的铜钱;等同于无中生有,以“钱”生“钱”。历代皇帝都曾大力打击这种缺德冒烟的举止,但到了最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文、景时期的盗铸,基本都是剪边钱、磨边钱,很少有人在钱的原料上直接动手脚。”穆祺从容解释:“到了陛下手上,剪边钱和磨边钱的数量倒是大幅减少了,但往铜钱中掺杂质的伪造手段却又蔚然成风……这个转变,真是相当之有趣。”

    刘先生板着脸:“你不妨把话讲得更明白一些。”

    穆祺微微而笑:“其实很简单。我认为,恰恰是陛下登基以后冶铁技术的巨大进步,才使新的伪造手段不断涌现,制造出了现在的局面。”

    为什么文、景时没有人往铜钱里掺铁,现在却有很多?如果换做朝廷博学鸿儒,大概会引经据典,痛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浇漓,请求皇帝以德化民,收拾人心;但对于无聊刻板的技术人员来说,这个原因却很简单,简单到无趣——文帝景帝时冶铁技术还不发达,铁的价格不比铜便宜多少,掺进去也无利可图;而武帝以后,高炉冶铁狂猛发展,铁器价格迅速下降,自然就有人会利用这潜在的套利空间,开始大搞产业升级了。

    所以,既不是文、景时的人更淳朴,也不是现在的人更尖刻,纯粹是因势利导,市场供需的无形大手在稳定发挥作用而已。

    听这话似乎不像是在讽刺自己(说实话,老登现在都被讽刺得有点ptsd了),刘先生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思索片刻,又道:

    “听你的口气,好像是把责任归咎于什么‘技术进步’了。”

    穆祺道:“陛下想要这么理解,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第58章

    “这与你以往的口径可是大相径庭啊。”老登淡淡道:“你不是曾向我反复强调, 新技术的伟大力量么?”

    “新技术当然有伟大的力量,所以无论用于善恶,都会有惊人的效果。”穆祺道:“实际上, 高明的技术用于破坏、用于镇压、用于反动,一样也是绝佳的工具……陛下应该已经见识过这种力量才对。”

    老登皱起了眉:“什么?”

    “造纸术。”穆祺曼声道:“难道陛下不觉得奇怪么?造纸术是被蔡侯改良的, 最迟在东晋的时候, 工艺已经基本完善, 成本也完全可控;但陛下应该知道, 这种更廉价、更方便的知识载体被发明之后, 知识的流动是变得更容易了呢,还是更艰难了?阶级的流动是更顺畅了,还是更固化了?”

    这简直是废话一样的疑问, 稍稍听点八卦都能回答的疑问;大汉的知识普及或许也好不到哪里去,但现在的丞相公孙弘先前是替人赶猪的穷鬼, 现在的御史大夫张汤是小吏的儿子, 他们凭着个人的才气和皇帝的赏识爬到这个位置,至少是将知识变现了一个好价钱;但如果一一再往后计数, 那东汉时已经有了累世三公、高门贵姓垄断仕途的苗头;到了魏晋之时, 干脆一步跃进至九品中正, 什么养猪倌爬到御史丞相之类的可鄙笑话,那当然是绝不会有了。

    懂不懂我们九品中正“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的含金量啊?

    所以, 问题也就来了。明明有利于知识传播的跨时代发明已经出现, 为什么知识的流动却愈发艰难,艰难到近乎于封闭的地步?

    老登没有回话, 穆祺也并不期待他的捧哏,他自顾自接了下去:

    “归根到底, 技术只是技术,技术不是自成的神迹。技术需要人来运用,而人运用技术的方式,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魏晋南北朝演示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世家高门证明了,造纸术同样可以用来控制知识的流动。”

    用造纸术来控制知识的流动,这在各种意义上听起来都相当魔幻。但在历史上却绝非不可能。魏晋高门掌控仕途,依靠的是所谓“经术传家”的释经权垄断;如弘农杨氏兴于《欧阳尚书》;汝南袁氏兴于《孟氏易经》,父子相继,世代相传,累世专攻一经,完全掌握了对儒家学术的释读。不过,儒家经典又不是武林秘籍,《尚书》、《易经》的原典在市面上亦并不罕见,真正帮助世家垄断学术地位的,是对经典的引申、比拟、再诠释,是高门数代人上百年所精心打造的话语体系——而这一整套复杂的体系,都需要有廉价、轻便、高效的物质作为载体,比如说纸。

    西汉的大儒拼死拼活,传下来的《公羊春秋》、《左氏春秋》释读,顶多也不过十余万字,聪颖高明的寒门子弟,靠着悄悄偷学死记硬背,背也能把精髓给背下来,如果时运凑巧,不是不能迈过那一道青云直上的门槛;可至东汉晚期以后,各家所传的经术注释长篇累牍,动辄数十万乃至百万字,那就完全超越了人力可以记诵的范围,也为学术分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了讨厌的、放羊放猪的野生天才出来捣乱,大家排排坐分果果,彼此吹捧赞扬,日子当然好过得多了。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得是纸——孔老夫子钻研学术钻研了一辈子,毕生的成果也不过就是撰写《春秋》、编订《尚书》、精选《诗经》、注释《易经》,能有几本书也就不错了;而魏晋高门大姓嗑药行散、扪虱而谈,居然各个都能整出琳琅满目的私家著作、典籍高论;这显然不是后辈的智慧吊打了祖宗一千倍,而是时代诞生出了更方便这些人发癫、灌水、制造学术垃圾,通过庞大信息来垄断知识的工具。

    廉价的知识载体居然变成了垄断知识的工具,这在各种意义上都能算是地狱笑话。不过地狱笑话只是过于地狱,却并不违背逻辑。因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也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穆祺屈指敲一敲桌板,为陛下引述他并不陌生的条文:“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绝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它……比创作技术更重要的是由谁来掌握技术——在造纸术上是这样,在金属冶炼技术上同样是这样。”

    他晃了晃手中夹着的那枚铜板,再明白不过的向皇帝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仅仅只是粗浅的一点冶金术进步,就能在钱币伪造上取得如此大的跃升——人类的智慧还真是无穷无尽。”穆祺啧啧感叹:“那么,如果冶金技术再来一个大进步,结果又会如何呢?”

    毫无疑问,随着上林苑内的炼钢流程扩散,更多更完善的化学知识会逐渐外流,大大提升大汉的整体冶金水平。而以盗铸者的聪明才智,想必也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迭代出更先进、更高明、更不易察觉的伪造工艺。到了那个时候,大汉的金融市场,恐怕就……

    老登的脸变得很难看了。

    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你们那个世界的技术,可是要高明得多。”

    你们那个世界的技术要高明得多,为什么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实际上,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要大得多。”穆祺从容道:“高技术、低生活,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每前进一步,都让人对赛博朋克的未来更恐惧一份。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