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80-100(第26/28页)
生气。
徐鸯伸了个懒腰,生气就生气吧,也不会把她赶出宫去。
因祸得福,今早睡得饱饱的。
她翻身下床洗漱梳妆。
几家欢喜几家愁,昨夜太子殿下宠幸了人的事今早整个东宫都知晓了。洛慧儿气得不得了,在宫中摔了只杯子。
“凭什么是她?太子殿下看上她什么?”洛慧儿愤恨道。
她身边丫鬟哪里敢答话,都低着脑袋不敢说话。
洛慧儿咬了咬牙,道:“去茗玉轩,我倒要看看她到底凭什么?”
众人山呼。
礼毕,二人在众宫人的簇拥之下,回到崇德殿的内殿。
……寝殿。
宫人又如潮水般缓缓褪去。室内只余他们二人。
红烛静静地烧着,映出满室的朱色。还有他们没想起来要分开的,交握的双手。
第 99 章 徐鸯(七)
卫崇猛地发觉了这一点,立刻本能抽离。
但当徐鸯有所察觉,侧过头来瞧他时,他又滚了滚喉结,默默地把又重新牵起徐鸯的手,甚至还不自觉地用力,捏了捏。
他的手心,满是热汗。
徐鸯怔了怔,也稍稍用力,握了回去。
什么话也没说。
虽只是三道简单的小菜,徐鸯还是尽力让它们看起来美观,毕竟是要给太子殿下吃的。
见卫崇拿起筷子,徐鸯心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她有几分期待太子殿下的反应。
卫崇先品尝了那道拍黄瓜,而后品尝蕹菜,最后舀了一勺丝瓜汤。
徐鸯小心翼翼觑卫崇的表情,可惜卫崇那张冷峻的面孔在整个过程中都并未表露出任何表情。徐鸯悻悻收回视线,心道太子殿下一向吃惯山珍海味,吃不惯这些清粥小菜也是寻常事。
才想罢,便听得卫崇的嗓音从身侧传来:“尚可。”
徐鸯眼前一亮,看向卫崇,莹白的小脸上难掩喜悦。
卫崇对口腹之欲的需求并不高,山珍海味也罢,清粥小菜也罢,他都没那么在意,何况眼前这几道菜的确也有几分新奇,是与御膳房不同的口感。
卫崇搁下筷子,有些疑惑地发问:“你是徐国公府的,怎么会想到自己亲手种菜?”
京城这些高门贵女大多身娇体贵,哪里会愿意做这样苦的事?
卫崇脑海中冒出一丝怀疑,莫非是她借近来水患的机会,故意这样做,博取自己的注意争宠?
这念头刚冒出来,卫崇便又否决。
并非他多么信任徐鸯,只是联系到现实境况来看,卫崇虽自己没有经验,可也从书上看过,这些菜从播种到成熟需要时间,而那时候徐鸯显然不可能提前预料到近来的水患。所以,她应当不是为了借机争宠,这让卫崇更好奇。
徐鸯眨了眨眼,诚实答道:“回殿下,妾身的姨娘在府中便会自己在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亲手给妾身做些家常小菜。妾身入宫以来,虽宫中膳食极好,可也时常想念妾身姨娘的手艺,便想着与姨娘一般,自己种些瓜果蔬菜,做些小菜。”
卫崇道:“你姨娘但是有些闲情雅趣。”
徐鸯坦诚道:“其实不是闲情雅趣,妾身姨娘只是在府中不甚得宠,所以才如此。”
卫崇微敛眉,徐国公府到这一代虽有些败落,空有国公之名而无实权,但也算不上完全的没落,至少锦衣玉食不可能短缺。她生母是徐国公的姨娘,怎的听起来过得如此凄凉?
她生母既然过得不好,想来她幼时生活也不会太好过。卫崇看向徐鸯,一时间对她有些同情。
“你也忙碌了许久,坐下来同孤一道吃吧。”卫崇说。
徐鸯早就饿了,方才做菜的时候就馋得不行,听得这话,并不推辞,谢过恩便在卫崇身边坐下。
她给自己舀了一勺丝瓜汤,淋在饭上,又用筷子将米饭搅散,让米饭充分地浸润在汤汁里,而后用勺子舀了一勺米饭,送进嘴里。
徐鸯岔开话题,说起小厨房的事:“太好了,银蝉,咱们日后就能自由地做些吃食了。”
吃吃吃,她的脑子里就只有吃!
银蝉一声叹息,无奈摇头。
长庆将从前关于泰河水患有关的文书资料都撂在一边,“殿下,都在这儿了。”
卫崇嗯了声,便沉浸在那些资料之中。
长庆退至一边,忽地瞥见白玉桌案上出现了一抹绿色,与那堆文书资料笔墨纸砚都格格不入。那是一根……黄瓜?
长庆疑心自己看错,定睛一看,确定了,就是一根黄瓜。
大抵是底下人送来的吧,长庆也没多想。她自幼与卫崇一起长大,知晓卫崇忙起来更管不上吃东西,方才一路奔忙,这会儿正有些口渴,便笑道:“殿下,属下正好有些渴了,这根黄瓜便赐给属下吧?”
卫崇嗯了声。
长庆正欲伸手去拿那根黄瓜,又被卫崇打断。
“等等。”
卫崇忽地想到徐鸯那张莹白如玉的小脸,与那双巴巴期待的眼睛。
“你要吃黄瓜,自去找他们领,下去吧。”
长庆缩回伸在半空的手,挠了挠头,看向那根平平无奇的黄瓜,心道殿下今日有些奇怪,难不成这根黄瓜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属下先告退了。”长庆并未深想,退了下去。
卫崇看向那根黄瓜,拿起来咬了一口,清爽可口,的确能让疲惫的思绪得到几分清醒-
洛慧儿再次被禁足,福公公被撤去东宫总管之职,薛如眉听得消息,暗自心惊。
这个徐鸯,竟有如此本事?看来是她小瞧了她,不仅她安然无事,还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恩准,可以在宫中开设小厨房。可见太子殿下对她的确喜欢。
薛如眉有些苦恼,她入宫这么久,连太子殿下的正眼都没得过,这样下去,难道要在宫中孤老一生吗?
薛如眉暗暗思忖,近来太子殿下正为泰河水患一事苦恼,倘若她能帮殿下分忧,那殿下自然愿意多看她一眼。只是,要如何为殿下分忧呢?
薛如眉想到了一个人。
她去岁前往灵安寺祈福时,曾以琴为知音,认识了一个进京赶考的学子,名唤孙泉允。因着孙泉允欣赏她的琴音,二人曾在灵安寺中长谈,孙泉允颇有抱负,便曾提及过泰河水患之事,他的梦想便是治理泰河水患。
若将他举荐给太子殿下,不管他能不能实现这梦想,至少能在太子殿下面前留下一些印象。
薛如眉想罢,当即给家中写信,托他们找到这位孙泉允。
几日之后,薛家回信,言已经找到了这位孙泉允。
薛如眉将家书烧了,长呼出一口气。她行至雕花铜镜前,理了理云鬓,又将柳眉描过一番,而后起身前往乾元殿。她不能打扮得太精致,否则落了刻意,她需要让殿下相信,她只是为了社稷为了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