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680-6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680-690(第5/16页)

了一个字。

    嬴政一下子握住手掌,这个字是——逃!

    逃?如何逃?嬴政看着握紧的手掌,此时,秦军中有歌声传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同仇……”

    这是先秦时流传极广的《秦风》,秦军以此为战曲,远远传来,浑厚苍劲。这必是和谈书签订了,周天子奉三十六城予秦,奉象征王权的九鼎于秦,自此,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就真的没有了。

    周赧王年迈,便是活着,也不过是在王城里多吃几年饭的老人家而已。

    嬴政从车窗的缝隙里看出去,循着战曲传来的方向,久久的凝视着。

    歌声停了,他转过头来,重重的点头:秦军近在咫尺,可逃!

    桐桐伸出手,在他的掌心里重新写了一个字:夜!

    今夜,伺机而动!秦军此时已经准备开拔了,只有今晚这一个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嬴政没急着点头,他在桐桐的手心也写了一个字:母!

    他是想问,母亲怎么办?

    桐桐朝他笃定的点头:放心,在我的考量之中。

    嬴政又伸出手,问说:策应?

    谁来策应?只靠咱们,是逃不出去的。

    桐桐笑了笑,告诉他:肆!

    吕四子?可信吗?

    桐桐点头,告诉他:“城门,爆竹!”城门口,爆竹为号。

    嬴政看向秦军的方向:可要想法子联络?

    桐桐在他手心里写:酒、耳目。

    酒?耳目?卖酒水的地方,有秦国的耳目。

    桐桐朝他点头,又写了一个:偃。

    利用赵偃,脱困之后,与吕四子汇合。秦国耳目得了信儿,会想办法传信给嬴子楚,他会派人接应。

    嬴政将这些消息串联在一起,而后目光灼灼,灿然一笑:“彩!彩彩彩!”

    竟是喝起彩来!

    此时,王龁收到密报,将信筒递给嬴子楚:“公子,邯郸城密信。”

    哦?此时送密信?!

    他急忙打开,而后愕然……

    第684章 秦时风韵(11)一更

    是夜,狂风怒号。

    帐篷外看守的兵卒围着篝火而立,唯有如此方可度过这漫漫长夜。

    桐桐听着外面的动静,而后站起身来。

    她一动,赵姬和刘女就都抬头看过来,才要说话,桐桐’嘘‘了一声,嬴政抬手捂住了赵姬的嘴:“阿母,莫要出声。”

    赵姬惊愕的眼神在两人身上游走,而后慢慢的点了头。

    桐桐安抚的拍了拍刘女,便掀开了帐篷:“来人呐!”

    兵营中帐篷排列整齐,外面篝火点点,井然有序。

    她一出声,门口守着的就都看过来了。有人转过头来,颇为不耐:“何事?”

    “取恭桶来。”

    这些人相互对视一眼,便大笑起来,这荒郊野外要的什么恭桶?以前在马车上,每日里一顿饭食,用晚饭,在夜里是可以下马车解手的。

    可今儿情况特殊,解小手在帐篷里可以,渗下去就完了。但是解大手,帐篷里便不可以了。

    有年轻的兵卒要出言取笑,年长的抬手拦了:“勿要生事端。”而后指了一个缩在篝火最外端的:“带她去!莫要走远。”

    “诺!”

    桐桐回头看了看嬴政,微微点头,而后转身便跟着走了。

    嬴政的双手攥成拳,能不能成在此一举了。

    桐桐跟着这兵卒离开,朝着下风口而去。等走出驻扎区,这兵卒就喊了一声:“止!”

    说完,狠狠的推了桐桐一下,“莫要耽搁!”

    推人的手还没撤回去,桐桐反手勾住此人的脖颈不待对方发出任何声响便结果了他,将其拖远,换上对方的衣裳。

    此人矮小,再则,赵军十三岁便得入行伍。军中不乏年岁小,身形也较小的人,他们多为火头军,不在作战序列。

    这衣裳穿着也宽大,桐桐甚至用随身的针线将袖口等地方收了几针。

    拾掇好之后,他迅速的朝火头营而去。

    走一段就有人盘问:“何人?何故在营中走动?”

    “奉偃公子之命,取餐食。”

    赵偃身边的人杂,跟军中的其他人不相熟。且他身份高贵,只一个小小兵卒,盘问之人没升起多少戒心,放行了。

    桐桐去了伙房,脚步匆匆:“偃公子要用餐食……”

    这一喊,喊的人都慌了。军中伙食是固定的,几时吃就是几时吃,这突然之前要开火,如何来的及?

    帐中只一堆点燃的火,光线昏暗,谁也看不清楚谁是谁。

    桐桐扫了一圈,只有酒是现成的,这是专供将领的。

    她抱了一坛子,催促其他人:“速去预备……”然后抱着酒就走,好似先送酒是为了大家争取时间的。

    那可是偃公子,餐食该如何预备?都忙活起来了,有人去取水,有人去取柴,有人找肉食菜蔬,一时间,几十人忙进忙出,谁在谁不在,一时没人察觉。

    桐桐抱着酒坛子,更方便了,只说是给赵偃送酒的。

    事实上,赵偃夜间并未敢在军营中胡闹,因为平原君赵胜的心情不好。今儿的谈判,平原君的法子没奏效,情绪不佳。

    这平原君赵胜不止是赵国的宰相,更是赵王丹的叔叔,也就是赵偃的叔祖父。两人不只是君臣关系。

    在这个方面,其他诸国与大秦不同,大秦数代皆用布衣宰相。用人不分来自哪国,不看出身,有才即可。

    《秦法》中有规定,宗室无功不受爵!

    民间亦然:只有征战,才可立功受爵。

    而其他诸侯国,就像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他是魏国国君安釐王的弟弟;像齐国孟尝君,他祖父是齐威王;而春申君黄歇,关于他的家世历史记载不祥,但《韩非子》中记载,说黄歇乃是楚庄王之弟。而韩非为韩国公子,与李斯曾一起受教于荀子。由此可推测,黄歇出身极高。

    因着赵国的用人制度,赵胜不止是臣,赵偃自是心有畏惧,这晚格外安生。

    天寒夜长,行军住宿简陋,赵偃辗转反侧,直到外面奏报说,有人送酒来了。

    赵偃一骨碌爬起来,问侍从:“平原君账中将领还未散去?”

    “灯火通明。”

    赵偃嗤的一笑,必是与军中将领饮酒议事,“送进来吧。”

    这侍从接了桐桐手中的酒坛,转身就走。

    “酒觞——”桐桐一边说着,一边往里走,好似要去送酒觞。

    里面的人未在意,守在外面的人扭脸看过来,却未曾听到里面有别的响动,想来贵人并未驱赶,于是,便各司其职,继续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