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730-7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730-740(第5/15页)

然,管仲事事妥帖。而在管仲治理之下,齐国能称霸于诸侯。

    此典故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是——无为而治!

    丞相之意是:应该教大王无为而治,需得大王认同无为而治才是治国良策!

    于是,嬴政就听到了这样的论调。

    姚贾说起了当世四公子,首先提到的是赵国的平原君。

    “此人有才?未必。”姚贾满脸的鄙薄之色:“秦国不以出身,择其才而用,这是其他诸国皆未曾有的。平原君乃赵国先王之叔,若有才情,当日国君之位为何不曾给他?赵国与秦国不同,秦国以嫡长而立储,赵国却号称以贤而立……”

    嬴政看着姚贾:嫡长未必全对,立贤未必全错,倒也不用鄙薄若此。

    姚贾不知嬴政心中所想,只讲他的:“他若贤良,国君该是他才对!何以后来才贤良起来了?臣以为,无非是择人而用。有才之士,投其门下,遇事便有人出谋划策,他只是集众人之智而已。臣非鄙薄此作为,而是对此作为赞赏有加。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只要用好了人,袖手以观,未必不是善策。”

    嬴政挑眉:有意思了!吕不韦不硬来了,换了办法了。

    无为而治,此乃道家流派。

    有趣!有趣!

    第734章 秦时风韵(61)三更

    请了三位上将军入宫,桐桐只将夏太后请来了,未曾请赵姬。

    现在去回想先王临终遗言,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遇事难决,禀于夏太后决断。

    在军务上,嬴子楚在最后的决断权上,摒弃了赵姬。

    因此,桐桐并未曾请赵姬,只将夏太后请来了。

    王龁跟桐桐相熟,早在从赵国逃离之时,王龁便是亲历者。后来,又去请九鼎,王龁也在船上。

    蒙骜呢?因着蒙恬蒙毅,此人必可信。

    麃公倒是接触的少,桐桐对此人知道的也少,因为秦朝的史料本就不多,关于此人的记载少之又少,这对桐桐来说,真就是一个原先知道,之前见过的人。

    三人来,见了太王太后。

    刘夫人亲自捧了茶汤,三人诚惶诚恐:“不敢。”

    桐桐捧了铠甲进来,笑道:“昨日吕丞相进宫,祖母便记挂三位上将军。大王一听,便命我开了库房,寻了三幅铠甲。此铠甲乃是曾祖阅兵时披挂过的,大王有令,赐予三位上将军!以慰老将之功!”

    三人忙起身,跪下行礼:“臣等……愧领!”

    桐桐将铠甲奉予三人,三人感激涕零,起身郑重的将铠甲给亲随捧着,这才坐回去,看看太王太后想说什么。

    却不想太王太后高居上首,却如神龛,竟是一言不发。

    反观这位长公主,笑语嫣嫣,就听她说:“祖母有心问询边陲军事,不知道当不当问?”

    蒙骜忙起身:“岂敢?太王太后问询,臣等知无不言。”

    桐桐点了头,“敢问,军中可安?”

    “军中一切皆安,并无异动。”

    “善!”桐桐又问:“诸国可有异动?”

    “有!”蒙骜回道:“赵国有一臣,名毛遂,不知道太王太后可知道?”

    夏太后哪里知道谁事毛遂?她看了桐桐一眼,桐桐’嗯‘了一声,“毛遂曾自荐,此人在赵国市井之中很有些名声,有口舌之利,乃邦交之才。比之张仪、苏秦差之远已,但还算有几分可用之处。”

    麃公意外的看了这位长公主几眼,便接话道:“正是此人。”

    蒙骜’嗯‘了一声,“此人往楚国游说,欲赵楚联盟,以伐秦。”

    夏太后吓了一跳,她的眼皮直跳。

    桐桐问说:“楚国如何回?”

    “楚国诸臣皆言,秦国井然有序,并未因先王之丧,新王年幼而乱,一切井然有序。因此,此非伐秦良机,未曾答应赵国所请。”

    “善!”桐桐再次说:“大秦虽新王年幼,然我大秦亦有宣太后一般女中豪杰。太王太后与太后必能庇护大王,直至大王及冠。军务有三位上将军,太王太后放心;民政事务有丞相,太王太后与太后尽皆放心……”

    王龁跟着起身应诺,但却听懂了这位长公主的未尽之语。

    她说:军是军,政是政,你们谁也管不着谁。吕不韦的差事,你们掺和不了;同理,也别让吕不韦掺和你们的差事。军事,乃是太王太后管辖,此乃先王遗命;民政,乃太王太后与太后管辖,此亦乃先王遗命。

    三人隐隐的听到的都是这么一层意思。

    紧跟着,就又听这位长公主问:“而今诸国必暗中观察大秦,伺机而动。此时,何以应对?是主动寻战机亮刃震慑诸国?还是控制言论以惑敌?三位倾向于哪种?”

    三人异口同声:“前者!”

    蒙骜紧跟着补充:“可发小规模之战,告知诸国,秦国一切如旧,东出之志未受影响。”

    “善!”桐桐说着,就看蜀生:“请大王与御史。”

    “诺!”蜀生应了,转身办差去了。

    桐桐捧了茶:“此乃昆仑之茶,三位尝尝。”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秦岭被称之为昆仑。后来,秦一统六国,秦岭因位于秦国都城以南,故而又被叫南山。

    直到司马迁所做《史记》,才有了秦岭这个名字。

    司马迁说:秦岭,天下之大阻。

    岭南为江南气候,总有人因高利而采茶以售卖,因路难行,一两茶一两金。

    四个人因茶而谈天说地,说的兴致正好,嬴政急匆匆的过来了。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事,正上课呢!

    桐桐跟另外三人一同给嬴政见礼,嬴政笑着说了免礼,过来却扶了阿姊,才想问呢,阿姊便主动说了:“……三位上将军皆认为该主动出兵!三位老于战事,先王委以重任。既然三位意见一致,便请了大王来,您看是否要御史拟旨,今日事今日毕!祖母他老人家在呢,父王遗命,事有不决,禀于祖母决断。趁着人齐全,下诏出兵,如何?”

    嬴政:“……”他愕然:阿姊手段,自来凌厉。昨夜太后不交印玺,今日她便罢了太后辖军事之权。

    这正如沸鼎下取火,一击命中。

    桐桐笑了:正是釜底抽薪。

    不是抱着不撒手吗?那你别撒手。嬴子楚确实留有那样的话,那就用这个话。这话本意是:若是有了争执,或是意见相左,以夏太后的意见为准。

    但而今,我不想这么解释了。那它的意思就是:太王太后才有军事决断权。

    只要握住了军权,你吕不韦能翻了天?

    一旦做成,那局面就是:我能过问民政,你们不能过问军事。

    嬴政嘴角一挑,一下子就笑了:“大善!”说着,看向太王太后:“祖母,请御史拟旨。”

    夏太后笑了,指了指才来的御史:“听见了?拟旨拟旨!”

    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