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080-1090(第6/17页)
我四处交际,为他们筹谋。
若选,我就选一根底浅的,人上进的夫婿!如此,那我便能得一大自在。公婆宠着我,族中敬着我,夫婿不敢欺我。不论婆家娘家,我都可自在随心。有这般日子不过,我非得较劲?
我有太子为兄可肆意,我有太子为夫需得小心翼翼。我敬兄长,兄长自能庇护于我,我有逍遥一生的日子可过,为何要遴选,还得求着遴选。
我若是甄英,绝不会做此愚蠢的决定。因而我断定,甄老夫人认错了!我虽长相肖似甄家三姑娘,但定然不是!我便是不记事,但不妨碍我做决断。”
太后便笑了:好机灵的丫头!
如此这般,是最实在的道理!她便是不遴选东宫,但这并非大不敬!她以太子为兄,多依靠依赖之心,怎么能算是大不敬。
那么问题来了:你若说这是你孙女,她不愿意进宫,那又为何报了她的名了呢?因着公主之女,可省略许多步骤。
比如,并无太监嬷嬷去查验身子,看看是否合适。
直到最后要进宫了,才只叫有经验的嬷嬷看一眼走路,来判断是否为处子便罢了。
甄家是因为有甄英的出身,才直接提了上来。其实,选人很严格。严格到一般出身想进宫,连手脚的长度厚度都有要求。
甄家这个甄贵,若有一比,她算是粗笨的!许多宫婢都比她齐整些。
所以,甄老夫人,现在有个问题:你若说的是实话,是甄英求着遴选的,那此人就不是你孙女;若你说的是假话,遴选之事就是甄家强迫甄英的或者哄骗欺瞒甄英,那此人是你的孙女。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是后者,那:你们真的疼爱甄英吗?若是不疼爱,那你们嘴里那许多关于她的罪责,是真是假,就真的有待商榷!
甄老夫人:“……”
桐桐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诚恳:“老夫人,您定是认错了。人有相似,巧了而已。”
太子心里可惜:此女聪慧若此,竟是错过了。三言两语,避开了甄贵妃挖的坑,反而反手将了甄老夫人一军。而今,这位老夫人是进也不能,退也不能。
王妃杨氏又插话了,她好似在帮甄老夫人:“老夫人,您知道的,我曾给永昌公主做过伴读,听闻三姑娘之事,深觉对不住故人!因而,我心存侥幸,沿河找寻,倒是找来了一些证人……许是能证明眼前之人的身份。”
甄老夫人深觉不妙,太子却说:“哦?王妃既然找到了,那便着人去带证人。”
“世子带着证人就在宫外……”
少卿便遣人去带人,大殿里又陷入了安静。
甄贵妃轻咳一声,笑道:“探花郎从未想过为夫人找寻亲人?”
“找寻过!”四爷坦然道:“沿河而上,在上游的小镇发现有人也打捞到一具女尸,我们高价买走了那女尸身上的配饰,倒是也发现所用绣娘该是同一人,所绣尽皆苏绣!
顺着这条线,去年春,大约就是这个季节,我们夫妇二人南下金陵,寻根朔源。找到过金银铺子,可惜,并不能佐证什么。我们从女尸身上所得金银葫芦,虽金银铺子认出乃是甄家打赏之用。可甄家打赏之人颇多,也对外放赏。并不是只有甄家下仆独有。
再加上,甄家并未有人失踪,不论是主子还是奴婢。而我们所寻绣娘一直没有踪迹,此事便只能不了了之了。
而今,甄老夫人指认臣妻为甄家女,与之前我们所查好似——对上。可臣又如何敢轻信?甄家事从去年驸马府出灵异事端,至今已是整整一年。所有事端,无不荒诞蹊跷!凡是有弊病,转脸便必有个缘故。
臣实不知,今日之事,到了明日又会演变成何等模样。无德者,必有可怜可恕之处; 犯罪者,必有不得已之理由。何为真,何为假,一张嘴而已,竟是分辨不得了。”
一直未曾言语的甄应嘉猛地抬起头来:这才真真是言词如刀!
他在说甄家无法无天,但凡要治罪,总有理由得以脱罪!
太子不由的眯眼看这位探花郎:这是在说孤徇私庇护,以至于没了王法。此不仅在指责孤有私,更是在指责孤擅越皇权!
天子需得无私,可若储君有私,可配为储君?
储君擅越皇权,一言而定生死,擅行生杀予夺之权,有图谋不轨之嫌!
三王爷的手指轻轻的敲着茶盏,隐晦的跟四王爷对视了一眼:这个探花郎,有点讨人喜欢!
第1085章 红宇琼楼(27)二更
太子妃瞥了太子一眼,轻咳了一声,岔开了话题,问说:“探花夫人被救,身上衣物可还在?所得女尸遗物,可还留着?”
桐桐点头:“自然!”说着就朝外看了一眼:“臣妇婢女就在殿外,着她去取便是。”
少卿下令,带了那丫头去取这些物证。
这边人才派出去,证人便被带了上来。来者尽皆小人物,哪里见过这个阵仗。
此时跪在大殿之上,事情的始末便一清二楚。
更夫夫妻指认桐桐就是当晚从河里捞出来的人,他们连当时怎么想的,怎么盘算着捞一笔的事都讲的非常清楚,每一个细节都说了,不敢有丝毫隐瞒。
刘三姑的嘴再是讨巧,在这样的地方舌头也打结:“……做下那等事,有趁人之危之嫌!姑娘出身绝不一般,只看一眼便能知道。因而半是救人,亦是半存私心……可四奶奶待人和气,见过之人没有不爱的!我便将避难所听闻女尸之事,尽数告知了。也盼着四奶奶能找回亲人……这些话句句属实,不敢作假。”
小镇客栈的伙计和捞起女尸的老光棍,指认了四爷:“……是这位小爷打探,买走了东西!当日他与一位女子同行,那女子戴着帷帽,未看清容貌,不知是何人……”
证人把证词说到这个份上,再加上这个探花郎自己也说了,他们夫妇去过金陵,甚至找对了,确实跟甄家有关。
但甄家未报失踪,而去年这个时节,宫里正式册封了侧妃。
所以,人家哪怕心里有数,也不会再言语了。
说话的工夫,取证物的也回来了,一件件的摆在前面,由女眷去看。
皇后看看这些家常之物,秋里所穿如此单薄……只怕以甄家三姑娘的聪慧,便是没了记忆,只看这些穿戴之物也能猜测她必是遭遇了谋害。
船舱是有窗户,可窗户绝不高大。探出头去看景,可行!但若一个人想掉下去,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今看,这位三姑娘身形修长窈窕,可以说这是一年多长高的。可再对比这衣裳,不难看出,前年她的身高也不矮。
这么高的身高,自己怎么掉下去?穿的这么淡薄,探出大半个身子,如何不冷?沿途作病当如何?
况且又是阴雨不断,她许是会淘气,但不是傻!下雨还就探出身子,淋着雨、吹着冷风,在深夜里,乌漆墨黑的时候赏景?
她心知被害,寻根朔源,找到了甄家,知道与宫中有瓜葛,便自此不追查了。
金家子能科举出仕,她便多了一层保命的屏障。
皇后这么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