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340-13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340-1350(第1/14页)

    第1341章 世俗烟火(10)二更

    白叔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工作日志,桐桐过去去看了。

    然后就看见每天都在给这些东西过称,早起称重,记一下重量。下午下班之前,交给看仓库的人的时候,再称重一下,盘货。

    如果第二天一早的重量跟前一天的重量对不上的有点多,这就证明有人吃了。

    桐桐挠头,别看这简单的记录,里面的工作量不小。称重后得把豆子之类的倒到筛子里筛一遍,防着有人抓一把豆子走了,给里面塞了两把土。也得防着有人拿的多,给豆子里扔了碎石子。所以,她就开始工作了。

    一样一样的来,先给半口袋黄豆称重,记录下来。然后倒入筛子筛一遍,把里面的土筛出来。今儿这没土,很干净。但是从里面捡出来半把土坷垃。

    白叔指了指角落里的袋子,捡出来的杂物放这里。然后再称重吧!

    更麻烦的是这些粮食都是分级的,有些黄豆颗粒饱满,这还算好一些。有些是那种被压扁的黄豆,品级就低,难处理死了。

    更有三天收了一碗芝麻,你说这玩意存在库房里,琐碎不琐碎。

    不过好在食堂的饭是不错的,白菜豆腐粉条,一人一碗,配两个窝窝头。打饭之后端走,各自去吃饭。

    桐桐带回来,跟白叔请一回子假:“白叔,我出去半个小时,我俩儿子在农校念书,五六分钟就走到了……”

    白叔起身,取了铝饭盒递过来:拿这个装吧,好拿!桐桐:“……”她接了过来,“谢谢您!”去吧!家里负担重,记挂孩子,难免的。桐桐把饭折到饭盒里,窝窝头塞到衣服兜里,给俩孩子送去了。

    农校上学不要学费,算是学农业技术的,不算是正经的高中。这里上学的孩子多是家里穷的。除了家在镇上住的,一般都不回家吃午饭。

    孩子都是去学校的时候拿俩红薯,生的就行。学生食堂会把红薯给放到锅里,给孩子们蒸熟溜热,完了自己去领红薯就成了。几斤生红薯领几斤熟红薯,这都是有数的。

    学校再给烧些热水,这就是一顿饭了。有些孩子自己带一块咸萝卜,这么就着就是一顿饭。桐桐去的时候,两人都跟同学排队领红薯呢。

    来了生人都好奇的朝这里看,金喜先看见了:“妈——哥,妈来了——”

    金寿愣了一下,看见妈妈手里的饭盒了。他领了红薯就往过跑:“妈,你咋来了。”桐桐指了指背风面的窗台:“走!过去吃饭。”

    金喜一会子也来了,还拿了一双筷子,两人就一双筷子“妈,你先吃。”

    “我吃过了!饭盒小,碗大!给你们一扒拉,我还剩一些。”桐桐说着从兜里拿出窝窝头,“你们一人一个!还有个萝卜馒头,我吃了。”

    金喜以为真的:“当工人真好。”嗯!挺好!

    金寿:“……”他把窝窝头给了妈妈一半,再把红薯给了妈妈一半。“我吃过了……”

    金寿举着,不吃:您不吃,我也不吃。

    桐桐接了过来,叫他赶紧趁热吃。哥俩一人一口,金寿挑了粉条:“妈——”行!吃一口粉条。

    金喜爱吃:“汤是肉汤。”

    不是肉汤,只是骨头熬的汤,也只放了盐和一点一把花椒,给人吃的香的不得了。吃完,桐桐把饭盒一拿,“行了,再喝点热水,好好上课。”“嗳——”

    农校里,学习最刻苦的就是金寿,他借了高中的课本,走哪都带着课本,有文化高的老师,他追着人家问。

    以前一放学就往回跑的,现在放学之后不急着走了,去收购站门口等着妈妈下班。回去三四里路,沿路都是芦苇地。现在又天黑的早,黑漆漆的,等着下班一块回家。

    桐桐一出来,就看见金寿蹲在屋檐下看书,金喜帮着谁抬东西,这是哪个生产队送的席子不合格,被退回去了。金喜见天快黑了,就过去搭把手。

    那桐桐也就不着急了,帮着抬上去。这人一看:“哟!是亲家呀。”

    桐桐心说,这是谁呀?好容易想起来,这是女婿关小海本家的族叔:“哟!是您呀。”“亲家这是卖啥来了?”

    并不知道桐桐在这边干活,桐桐也打岔:“你也是来的迟了还是?”“说是长短不够数,稀密不齐。”“干活的是个才上手学的吧。”

    “几个十三四姑娘编的,不像个样子。”“难免的!”

    说着话,顺便坐了人家的驴车,到了村口。金镇受伤这个事传的挺广的,人家一路上都在关心这个。

    到了村里,远远的就听见戴丑女喊:“大妹子,回来了?快回去吧,邮局有人来送信,还有汇款单,你娘家给你汇款了…”

    桐桐愣了一下:“是吗?”娘家汇款?原身的爹还活着呢,但是来往的并不多。她也并不总去省城,出嫁这么些年,回去的次数也就那么三次。第一次是从家里分家出来,偷偷的找了林河东,林河东给了五个大洋。

    第二次回家是四七年,那时候通货膨胀,私人的粮食生意都没法做了,法币变成了废纸,假银元满天飞的时候,那时候林河东的日子不好过,营生没有了,法币不值钱了,存钱的银行倒闭了,留在手边的银元一半都是假的。

    当时的金镇知道外面的情况,回来一说,两口子就商量了,念在那是亲生父亲,在最难的时候,到底是给了她五个大洋,叫他们能有个安身的地方。别小看这五块大洋,真的不是一比小钱。当时出嫁陪嫁的那五个大洋,数目也不少,只是原身没叫婆婆知道而已。

    遇到难处了,两人借了驴车,夜里出门,拉了些粮食菜蔬和自家织的布,给送去了。果不其然,林河东又气又急,病了。后妈方娴一辈子就没拿过事!

    她又是小脚,挤不过人家,排队都买不上粮食,家里都断顿了。而林宝书和林宝墨当年都在读大学,跟着学生闹运动呢,一时都联系不上。

    这两口子拉去的那些杂七杂八不好的粮食当事用了,两人又给林河东请了大夫,抓了药,这才回来了。

    第三次去是四八年,解放了,当时打了一仗,说是城墙上都是枪眼。两人又回去了一次,看看那么大年龄的人了,是不是躲过了战乱。见确实都好好的,那姐弟俩也回家了,原身再也没有去过。

    说起来,这都有五年没联系了。

    四爷将汇款单递过去:“不少。”是不少!相当于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桐桐拿了信,这个信四爷没拆,也不知道写的什么。桐桐拆开看了,这一看可真是火冒三丈。信上林河东说,这边县城的粮站站长曾是他手底下的伙计,对方曾是地下D,他也曾对这个伙计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于给予过一些配合。在解放后,要恢复市场秩序,他又回了粮店。

    就是这两年才将粮店关了,改为了国营粮站,他也顺利的进入了粮站。去年的时候,收到你公公的来信,说是孩子渐长,生计艰难,左思右想,还是提前退以争取一名额。细算来,长外孙年长,确实即将成年,该到立业的年纪了。

    本以为孩子在粮站工作,能叫你少些辛苦,却不想近日从老同事之女口中得知,她并不知金福’是何人?她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