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470-14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470-1480(第15/15页)


    后来,在前太子与晋王杨广的夺嫡中,他助力晋王夺得帝位。

    这般之人,这般之人的嫡长子起兵反隋,这意味着什么?

    “儿子听闻,达官显贵之家,已然有四十余人从之!短短数月,聚众十数万……”

    宴席上安安静静,李渊面色沉凝,不发一言。

    李建成就笑道:“二弟未免杞人忧天。此事,我也有所听闻。杨玄感起事,七月,便有余杭人刘元进、韩相国起兵相应,结果如何?刘元进自称天子,设置百官之位,八月便败散被杀。可见,起事者众,然终非朝廷敌手。”

    李世民:“……”

    四爷在边上轻笑了一声:“大兄所言,亦是有理!诸多造反者,为何只这二人聚也快,散也快?无他!自称天子,置百官,此乃以一己之力,独挑天下。此为个例,蠢人,不足以成事。这般之人,若朝廷不能败之,那这天下岂不早易主了。”

    李世民点头,正是此意!

    话未曾说透,但天下民乱四起,陛下一意孤行,对外征伐不断。若朝廷再不调整方略,恐怕……改天换地,只在朝夕。

    此等言语,乃大逆不道之言!

    此等言语,不可说于诸人听。

    此等言语,只能密室与亲信之人密谈,法不可传六耳。

    李世民心中做此想,这才又道:“听闻,陛下在二征高丽之前,便说,‘高丽小虏,污慢上国’。又说,便是‘拔海移山,犹望克果’,何况一区区小虏。”

    这话的意思是,隋炀帝说高丽只是一个小小的贼寇,竟然敢侮慢我大隋。我大隋便是拔海移山都能办到,还征伐不了一个区区高丽?

    “郭荣劝了,不赞成陛下亲征。”

    四爷脑子找郭荣,此人该是左光禄大夫。

    李世民继续道:“他言说,‘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军之弩,不为鼷鼠发机……’,然则,帝不听。”

    这是说郭荣这个左光禄大夫劝谏了,说戎狄这样的野蛮之族,并不通晓礼仪,他们失礼,这事是臣等的职责。君辱则臣死!而千均强弩,不能为了小老鼠就射出去。

    所以,这等小事,何劳帝王亲征?

    然则,帝王一意孤行,并不听劝。

    四爷再喝了一口蜜浆,心说,李世民这已经在隐晦的表达:我们该两手准备了。

    一手是明着效忠,一手是暗中积蓄力量。

    其实,说谁成谁败谁坐天下,此时的李世民也未敢去想。他只是觉得,力量强些,有防备一些,才有筹码。

    将来若是真出现颠覆之祸,李家可进可退。进可以夺天下,退可以手持砝码与强者谈判,保障自家利益。

    天下乱势已起,不管是庶民还是贵族,人心已乱!而帝王未曾处理好内乱,又招惹外敌!耗费民力无数,还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外开战。这般之下,偏还刚愎自用不听劝谏。

    内乱起,外敌至,民力耗尽,民怨沸腾。这种境况,谈什么忠心耿耿?

    家宴散了,饭未吃好,酒未尽兴。

    李渊斜靠在榻上,闭目不语。

    窦夫人跪坐过去,轻轻的给他揉捏肩膀。先给打岔,说起老四的事:“三胡整日里调皮,难以约束。总有人嚼舌根,将早年之事讲与三胡听。这孩子对我……怕是心生怨怼!我越是管束,他越是不从。”

    “安心,我会看着的。”

    窦夫人又说起了老三:“……自从额间多了一抹朱红色,反倒是身体强健了。听他今晚宴席之上,言语不多,却也言之有物,见事明白。这竟真是气运不成?哥俩相似是天安排,而今不相似,亦是天安排。这孩子福禄深厚,我倒是不急着给他娶妻了,需得慢慢寻访,必要找一相合之人。”

    “二郎舒朗,三郎内敛,你知我意,我懂你行,倒是心意相通,难得难得!”

    窦夫人一下子就笑了起来,顺理成章的说起了二郎的婚事,“长孙家的婚事,是极好的。此女我甚爱。”

    “你是爱屋及乌!喜二郎,连长孙家得女郎也爱了起来。”

    “难道不看重大郎?”

    “大郎你是多有倚重……”李渊这么说完,又闭了眼睛。心中补充道:二郎是心中甚爱,对老三你怜惜非常,荣宁是姑娘,你四子一女,如何能不宠?独独四郎……

    窦夫人听懂了未尽之语,而后岔开了话题:“……二郎婚事,已然筹备妥当。这孩子性子率直,但到底年少。大郎乃是长兄……”

    是的!李建成是长兄。这个长兄年长李世民和李玄霸整整九岁。

    李建成在书房中,展开一张张舆图:二郎说的有理吗?有。但此事之凶险,远不是少年意气便能做成的。

    若做,这便是赌上了一家老少的身家性命。

    况且,杨广傻吗?

    庞然大物,便是死之前,也能挣扎一翻,伤人无数,损兵折将又该多少。这些……二郎未曾接触军务,发如此之言,太过于意气。

    需得密切关注各方动向,但却万万不敢轻举妄动。

    李世民站在书房里,也看着舆图。

    人微言轻,不外是纸上谈兵。他需得实战,需得向父兄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此,才可坐在一张桌上谈天下事。

    正想事,侍从禀报:“三郎请见。”

    “三郎来了,禀报什么?只管来便是了。以后三郎再来,谁也不必多管。”

    “喏。”

    四爷进来的时候,李世民歪在书案上,问他:“想出门去戏耍,求我带你出门?母亲若不舍,我亦是无可奈何。你大病初愈,何必急于一时。”

    “二兄若去迎亲,可愿带弟同往?”

    “你想去洛阳?”

    不是想去洛阳,只是想跟着你。桐桐找不到自己,她必然要找李世民。李世民是集合点,但这个集合点是移动的,我不跟着你,上哪找她去。

    所以,只能做一个粘人的讨厌精,跟着你。

    咱真不是巴结这个主角,没那个想法。要不是成为了李玄霸,我就在隋唐做个‘诸葛亮’,做个名动天下的风流名士。

    可……奈何奈何!无可奈何。

    故而,你去迎亲我得跟着你,你去从军我也得跟着你。就桐桐那个间歇性历史学家,她的时间线是混乱的。他知道你会从军,怕是也打算从军偶遇你,也想在你周围找我。可她八成是记不准你啥时候入的行伍。

    那你说,我能咋办?

    李世民:“……”这么粘人的吗?走哪跟哪,我也不是很方便的。

    可抬起眼,看着相似里带了三分艳丽的弟弟——这是嫡亲的弟弟,一母同胞的弟弟。

    他只能说:“……需得医官看诊,说你身体康健;还需得父母恩准……”

    “谢二兄!”一礼之后,四爷果断转身告辞。

    李世民:“……”还有很多条件,你倒是听完呀!溜得真快!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