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00-15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00-1510(第6/15页)

已经将户籍、田亩交由林公打理。”

    庾质:“……”与将士同吃同吃,同甘共苦。为将士亲烹汤药,不假他人之手。与将士既有袍泽之情,又有师生之份,此恩义何人能背弃。

    在城中,不犯百姓,将士住地穴,亦不扰民,百姓岂能不爱戴?

    越是如此,庾质越是不敢先用,反而站起身来,恭敬的站立等待。

    桐桐进来的时候看见庾质这般姿态,就先看周法尚:这是何意?

    周法尚使眼色:此人耿直,难应对。

    桐桐便扬起笑脸:“庾公,请坐!请上坐。”说着,就深深一礼,“劳您久侯,请多担待。”

    “岂敢?”庾质看着眼前纤瘦文弱的少年,总是不能将此人所行之事与人搭配起来。这么一个非英雄的长相,偏生了一副英雄的肚肠。

    桐桐亲手把人送到席上,这才去坐了:“您此来所为何事,在下已然估摸出来了。陛下有召,身为子民,岂敢不奉诏!只是在下能远行,人质俘虏呢?这般天气,若是折损便不大好了。种种情由,早已禀报陛下。可陛下未必信呐!

    故而,才有庾公这一行!公乃狷介耿直之臣,那牢中……有去便无回!不瞒庾公,有一人恐庾公白白丢了性命,这才设法,叫你走了这一趟。

    可你既来了,家中又有家小数百之众!若事办不好,惹怒陛下,岂不是辜负了为庾公周旋之人的一番美意。

    在下与此君一样,怜庾公之才,赏庾公之品行。哪怕为了庾公,林某也必有一行!陛下巡幸诸省,来年开春,巡幸至何地,林某去何处,庾公以为如何?”

    庾质:“……”一句为难的话也没说,不等自己开口,他把什么都直白的说了。

    桐桐哈哈就笑,举起酒杯来:“满饮此杯,酒足饭饱,庾公先行歇息。这一路劳顿,着实辛苦。这几日还有雪,庾公便是想返回,怕是也走不了了。我们有的是时间,咱们可以慢慢聊,缓缓谈,不急!不急。”

    那便不急!

    不急的话,那咱就说说天下大势。

    桐桐把此人当先生用,常常跟此人长谈,听他说时事。正好,桐桐也想听听隋朝与突厥的关系。

    突厥而今分东西,一方面呢,是因为内部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是杨坚的功劳!对方太强大了,那就分化它。隋朝在其中起的作用就是挑拨离间,使得他们永远无法团结,而后在唐朝的时候,先是东突厥,再是西突厥,先后被平,设置了都护府。

    大唐的胜利,如果严格的说,是有杨坚和隋朝的功劳的。

    位处东边的叫东突厥,大致的范围包括内蒙,外蒙,辽东大部分,贝加尔湖,一直到新疆一带。疆土面积与现在的大隋疆域差不多。

    而西突厥地理位置在东突厥的西边,包含了阿富汗的北部地区,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北部地区,一直延续到东欧的一些地区,这都属于西突厥。

    不难想象,杨坚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突厥汗国时,那是怎样一种心理。军事上不占优势,以小吞大,会撑死的。

    怎么办呢?我给它切块,切成一块一块的,慢慢的吞进去就好。

    到了隋炀帝继位,在面对依旧疆域广袤的东突厥,他依旧沿用他爹的办法,继续分化突厥势力。

    他拉拢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说我把我家公主嫁给你,你分割出去,跟你哥把现在的东突厥一分为二吧。可他找错了人,叱吉设没上套,没咬杨广的饵。

    然后杨广又听取了裴矩的建议,觉得始毕可汗统治下的东突厥崛起的太快,应该遏制其势头,不行咱就把始毕可汗的左膀右臂给砍了吧。

    当时始毕可汗有个宠臣叫史蜀胡悉,能力出众,主要负责东突厥的贸易,每年为东突厥赚取大量的财货,丰盈其国库。

    这法子不光明,但只要执行的好也不失为一个法子。可惜,裴矩的手艺太潮了,当时两国互市,史蜀胡悉常来往于两国之间,裴矩就借机设伏,在史蜀胡悉的必经路上将其杀害。事发之后,又谎称史蜀胡悉叛了,他只是平叛而已。这个谎言太过于拙劣,被始毕可汗给拆穿了。

    当时始毕可汗没讨要说法,那是因为当时的大隋还强盛。

    可而今大隋的情况,始毕可汗要不趁机咬杨广一口才见鬼。这两件事把始毕可汗得罪的死死的,趁你病可不得要你命嘛。

    也因为这些嫌隙,历史上,始毕可汗兵围雁门关,把杨广给围住了。

    当时,杨广就是在巡幸诸省。

    也就是说,此事就在眼跟前了……

    第1505章 隋唐风云(31)一更

    桐桐考量的是杨广可能面对的一次危机, 可四爷呢?四爷哪有功夫操心杨广,因为此时,一个针对全天下李姓之流言,开始蔓延, 且势头已然不可遏制。

    越过年, 四爷就听到流言——李氏当兴!

    历史上的这一年,是有那么一个谶讳事件, 隋炀帝杀了许多李姓之人。四爷觉得, 我已经混到隋炀帝身边了,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佞臣了, 你就是有人上眼药, 也当适可而止吧。

    可事情并不是四爷想象的那样, 先起来的是流言。流言内容出奇的一致——李氏当兴!李氏当为天子!

    是谁在针对唐国公吗?

    家中来信,忧心忡忡,提醒他小心谨慎, 千万莫要大意!

    李渊偷偷拍了家将,若有万一,便于脱身。此时,心急如焚, 但偏偏不敢动作, 不敢有丝毫的异样,就怕任何异常都会被皇帝放大,认为这个‘李氏当为天子’中的李氏指得是自家。

    四爷将信合上, 这事不是针对唐国公的, 但这件事显然给唐国公府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危机。

    可这件事的起因在哪里呢?这一时还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李氏当兴’这话不是而今才有的。

    早前汉末, 原始道教中就有一个叫做‘李弘’的, 从那个时候起, 打着‘李弘’旗号谋反的人隔几年就会冒出来一个。

    那个时候是黄巾军,黄巾军信奉的是道教,而道教的创始者姓李,叫李耳。

    更有人说,李弘就是李耳的别名!

    看见而今谶语来势汹汹的势头,就不难理解李唐为啥要自认是李耳的后人了!这玩意不认不行呀,你要不认,那你这个李就不是要做天子的李。

    这还得了?不就是认个先人吗?认!

    由此可见此事的影响有多大。

    这件事,因何而起?民间反朝廷的人太多,谁都可能成为背后的推手。可真的跟朝中这些大臣无关吗?历史上对此事件只记录了发生了什么,却未曾记载到底为什么会发生。

    四爷将信点燃,焚烧殆尽,然后才叫了赤奴,“去打听打听,陛下在召见谁。”

    “喏!”

    箱子里放着一荷包一荷包的钱币,赤奴抓了几个荷包就出门了,而后回来禀报说:“又召见了方士。”

    自从两次祭祀,青烟不升,杨广心中就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