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30-1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30-1540(第9/15页)

便又笑了:“咱林公这般人手中,中原可安枕无忧!她所求者,不外乎消弭战祸,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百姓,何分种族。”

    “那您担心?”

    “以后!我们在一日,争端便可控一日!”可假使将来我与她都不在了,会如何?

    长孙无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来征战无常,莫不是如此。

    李世民长久的沉默着,当天回去,他拎了酒囊,去找三郎。

    四爷刚换了药,看见对方来了也没起身:“二兄坐。”

    李世民坐了过去,三郎身上有伤,不能饮酒。他自斟自饮,问说:“依你之见,此番谁胜谁负?”

    四爷:“”这怎么算呢?占便宜小了,都算是吃亏!要是这么论的话,你俩都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了。

    这是主观的东西!

    他只问:“丢一马邑,此三位良将夺一马邑轻而易举,二兄欲取马邑否?”

    “取容易,然强取则是与林公反目,此为不智!”

    四爷点头:“林公能放三将,亦能杀三将,可为何不杀?”

    同样,此为不智!

    四爷:“”看!你们都是理智的人!用理智衡量得失,然后在对方的底线范围内给自己划拉。

    李世民自李家起事以来,他就以主导的思想考虑问题。

    为何?因为李渊承诺过,将来会册封他为太子。

    他的坚持坚定,促成了李渊下最后的决心。

    他的所有决定都是出自于他自己的决定,从未想过需要征询李渊的意见!起家之初,嫡亲的父子兄弟,谁都没有生出过防备,谁也没有过度的解读过对方的行为。

    可这种行为在现在没人觉得错了,但是在李世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之后,李渊册封了别人未太子,他的身份变了,那自然就会显得处处碍了李建成和李渊的眼。

    由此可见,自来没变的是李世民!他一直就在做全盘的规划,从未避讳避让。

    战争结束,他没有请长安的旨意,他在考虑马邑没有拿到手,可怎么能利益最大化。他甚至都没有去考虑,没有拿到马邑回去不好交代的事!

    因为那是他的父亲,他的兄长,临阵出了变化,他做了战略上的调整,何错之有呢?

    而桐桐的安排,确实叫他有些意外,意外之后又觉得理所当然!桐桐的行为上就是一个独立之外的王者。

    她珍惜大唐的一切,她喜欢这些人,但她身份变了,她站在她的立场上,在不伤大局的前提下谋算起李世民来,也没手软!

    她不带任何桎梏的,以一个真正的王者的姿态站着。

    四爷知道李世民担心什么:“你怕林公再与突厥联姻?”

    “若她的继承人有突厥血脉,在你我和林公百年之后,会如何?”

    四爷:“”她爱江山不爱我?在这个方面,她没男性帝王那么些臭毛病!

    第1537章 隋唐风云(63)二更

    四爷没有给予李世民任何回复,为什么呢?没必要!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李世民想的是,他和桐桐要是都不在了,将来的事。因为年纪相差无几,可以说都是同龄人。大那么三四岁真不算是年龄差。

    但是,李世民不知道的是:他的寿数有限,他活了五十二岁。

    而桐桐呢?桐桐别说五十二了,就是一百零二岁,她如果想的话,未必不能头脑清醒,身体健康的活到。

    别说李世民了,就算是李治能未必活得过桐桐!算算年纪,李治那寿数,他死的时候桐桐也才八十岁而已。

    人跟人的生命长度是不一样的!你的五十二是生命的终点,她的五十二还一样能上马征战,已经能将锤子抡的飞起。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你是赢不了她的。

    大唐建立是有中原做祭奠的,艰难一段时间之后,会慢慢的恢复生机,强大起来。而新的国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搭建磨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来谁说得准呢!

    风烈烈,四爷一个人在草原上独行。

    集关陇之力,平定中原,结束战乱,此为最优之选!

    而要平定天下,则需得正名!名正则言顺。

    为了名正言顺,自然要上演一出禅让的戏码。

    在四爷回长安之后,杨侑逊位,李渊继位,改元武德,国号为唐,定都长安。窦夫人为皇后。

    登基大典之后,李渊陷入了两难。

    当时在书房,他与二郎父子相对,看着次子的铠甲上还沾着战场下来没来得及清理干净的血迹,他说:“他日事成,二郎必为太子!”

    诸子中,从起事便在战场上厮杀拼命的是二郎!建成领兵,需得配以悍将,而二郎本身便是战将。

    一个领兵,一个不仅领兵,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武将与文臣不同,武将为何服二郎,那是一场场血战磨出来的情分,他们只服从强者。

    当时的承诺是出于真心,并非糊弄二郎。然而,等真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了,他就明白了。若是传承乱了,则埋下了祸根。

    杨勇为太子,若杨勇继位,哪怕平庸,大隋不至于这么快的走到末路。

    故而,正统当维护!不能因个人而乱了规矩。

    为了安抚二郎,他未曾册立太子,便先册立二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仆射,刘文静为纳言。

    四爷听到旨意的时候,将棋子落在棋盘上。

    为啥是先册封这三人呢,给予的都是实权,因为这三人是策划谋反的核心成员。

    尚书令在这个时期算是个什么官职呢?它相当于丞相,用后世的官员体系说,那就是总理。

    意思是:二郎,给了你最大的实权了,这个太子之位,你是不是就别要了。

    李世民坐在书房里,光从窗棱里照进来,一道明一道暗,照在了他的脸上。书房之外的议事厅闹哄哄的,在书房里听得见。

    长孙氏守在书房内门之外,静静的做着针线,不时的朝里看一眼。

    李世民问长孙皇后:“父亲之意,你可懂?”

    “嗯!”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良久,他的视线才转过去,却见妻子将刚做好的吉服铺在榻上,慢慢的熨烫。

    他站起来,走过去,看着妻子的一举一动,而后道:“而今天下时局,最紧要的是何事?”

    长孙氏并不回答,她知道丈夫不需要答案,他自有他的答案。

    于是,她安安静静的,认真的听着。

    “而今天下动荡,李唐新立。”李世民看着熨斗在新衣衫上来回的挪动,那被熨平的褶皱像是舆图上一处处祸乱被平息,“今儿,做了一件新衣裳!我与大哥抢这件衣裳要紧呢?还是先熨平它要紧呢?天下不是衣裳,衣裳上只有褶皱,天下祸乱庶民遭难。平天下,救庶民,此为当下最紧要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