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60-1570(第10/15页)
梁硕反水投诚;安修仁,安兴贵等胡伤未动刀兵, 降;邓晓、谢统师、曹珍等一众前隋旧臣, 降。
而今凉州秩序井然,无动荡。
李渊愕然:“三郎率兵?林公何往?”
“率一万人马防突厥之变, 尚无消息。”
没等来林公的消息, 另有捷报传来:“天策上将军、秦王破萧铣——”
“折子!折子!”
折子递上去, 李渊急忙打开。折子简略,秦王说,萧铣疑心重, 采集大臣,导致臣属离心。另外,因着军费耗资巨大,萧铣为了减轻财政压力, 于是, 先行大量的裁撤了军队,其军力大不如前。
在战略上,此人并不善于用兵。之前还担心他与林士弘联合, 可惜, 此人并未做到有效联合。而李靖用兵灵活, 防患未然, 切断江陵外援, 使得萧铣孤立无援。
李渊继续往下看,二郎的折子从来都是如此,他的部将如何打仗的,从不提及他自己。而后,把战争的来龙去脉一定会将清楚,内部矛盾是什么,外部矛盾是什么,战略成功或是失败的地方在哪里,我方将领哪里做的好,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胜利的结果是:萧铣被俘,将押回长安;江南大部已平,归唐。
李渊合上折子,“好!好!好!将捷报传下去。议事!”江南的治理,官员的任命等等,且忙着呢。
再往后,天慢慢热了起来。
正觉坐在大殿议事煎熬的时候,又有传报。
“突厥向北华称臣——突厥向北华称臣——”
李渊面色一沉:“突厥向北华称臣?”
奏报上说,林公率领一万人马,与义成公主会盟!然处罗可汗率兵欲偷袭,北林公洞悉意图。林公只率两千人马于钹游尔湖诱敌,大将罗士信率八千众伏击突厥主力。
林公伤处罗可汗,继而俘获。罗士信俘获突厥将领十三人之众。
义成公主欲返回牙帐,另立大汗。
然林公与处罗可汗密谈,处罗可汗称臣,两国交换国书,此事已成定局。
李渊:“…………”这称臣不称臣的,意义截然不同。一旦称臣,北华便对突厥的局势有影响力。
一万人马,迫使对方称臣。
处罗可汗此决定,甚至自私。他若自戕求死,突厥立新可汗,如此之下,突厥必定视北华为仇敌,不死不休。
可此人爱惜自身,不舍得一死,宁肯称臣。
如此以来,突厥内部必起争执。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朝堂争斗不断,足可以给林公腾出数年时间,慢慢治理北华。
一旦北华稳固,突厥便不是只称臣就可了。
而此事对李唐的影响是,北华绝无向李唐称臣的可能了。此乃自己与太子的失误!若是采用秦王之策,优厚以待,深度合作,愿助力北华民生,在粮食、布帛上多与之贸易,北华未必不会称臣。
是的!如果李唐能叫北华得到实际的好处,经济上多依赖于李唐,粮食、布帛乃是必需品,而北华确实短缺,这是在短期内补不上的短板。
如果以改善民生为前提,桐桐不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她最初的设想里,就是那么想的。可以在我需要的时候向你称臣,这没什么的!只要你给的足够丰厚,只要子民能从中获利,称臣又怎么了呢?
但是,李渊和李建成没有这个诚意。
那……桐桐只能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给李唐造成压力!不想动刀兵,那就只能合作。不合作,不给她交易她需要的,怕她放兵扰边,边境不得安宁。
边境若不安,哪怕是小股骚扰,可驻兵却得增加。
她可以以微弱的代价牵制住李唐北边极长的边境线,而李唐付出的得是大量的驻守军,为此承担大量的军费开支。
所以,你是贸易呢?还是贸易呢?还是贸易呢?
我们需要粮食、布匹,我们有羊毛织物可御寒,我们有成品药可救命,我们能交易。
交易拿到所需,谁还跟你称臣。
我们可以为兄弟之邦,友好睦邻嘛!
李渊将传报放下,北华双线作战,一举平定北境,自此,北境安!便是有小股叛乱,部族内斗,但这都是小问题。从大的方面着眼,自此北境平!
他急切的等着捷报,而捷报终于在秋来之前到来了:林士弘战败投降,江南平!
而后,捷报传至天下:江南平——天下安——
“着天策上将军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已经是秋里了。
桐桐看着大利城,马上要告别这里,迁都凉州了。
四爷这次就没有回大利城,他在凉州除了做战后安抚之外,更是在修整凉州皇宫。
李轨称帝了,所以,这皇宫人家一直住着。
皇宫建造的有多大呢?四爷丈量过,有故宫的三分之二那么大。因着李轨朝堂建在这里,这里修建的极其完备,甚至于极其的奢华。
如果要比,大利城皇宫像是一见修整过凑活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而这个凉州城的皇宫像是精装过的大别墅。
人家住过的别墅,桐桐有点小洁癖,不一定爱住。
桐桐拿着他的信:“……”瞎说!我这茅草屋也住过人,且荒废了很多人了!我拾掇拾掇,不也住进来了。但你非要说是我受不了,想换器具,想换各种摆设,连帐子都想换了。
嗯……那就还吧。
她回信说:李轨太奢靡了,我不喜欢奢靡的摆设。就是以素净简洁为要,这对风气的养成至关重要。
巴拉巴拉的,写了一堆。
四爷收到信满意了,给其他人看:不是我非要自作主张,你们陛下说了,这事关风气,不能等闲视之。
换换换!都给换了!我们要素净一些的——这些至少都是新的。
取暖设施,比如暖炕、炉灶的烟道,都重新检查修整。
这个时期的炕不如后世那么成熟,但是已经有了。在《辽史》中就有记载,说是’契丹居毡帐,亦有土炕‘。金代的记载上,说女真是: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
到了明清,土炕的技术菜越来越成熟。
而今这个时间段嘛,感觉这么造,土炕不热。
其实,整个寝宫就是个大炕,下面是空的,有点地龙的那个意思了。今年把这个改造好,就不必受冬日严寒之苦了。也不用半夜里把脸盖住,冻鼻子。
迁都……并不麻烦!本身在大利城的时间短,也没有太多的东西要搬。关键是搬走的话,那皇宫和衙门不就废了吗?只能说,大利城还是陪都,要去巡查,还得随时能住。
那……需要搬什么呢?
她一路都在看四爷送来的图纸,哪些地方是给官员住的,宅邸怎么赏赐。哪些地方盖公房,已经已经初具规模,能安置多少人等等。
可以说,他是真没闲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