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760-1770(第5/15页)
六六一把抓住了,扬起来跟妈妈‘哦哦哦’的说,然后真往嘴里塞。
桐桐赶紧给拦住了,从孩子手中取走了,递回给李正阳:“六六还不能吃!回头你俩一起喝奶,好不好?”
“妈,我拿奶跟六六喝!”
把闫文静笑的:“行!一会子给你们冲奶。”她也不急着回去,看着儿子给小朋友一瓣一瓣的分橘子,就跟桐桐聊:“要是忙不过来,喊我!我给你看会孩子,你该复习就复习去吧。”
“我坐了一天了,也想出来转转。”
两人正说着话呢,听见王小草可大的声音说:“……我就说,彭厂长就是最好的厂长,有人情味儿……”
闫文静朝那边看了一眼,低声骂了一句:“棒槌!”
两人都不爱搭理王小草,带着孩子各自往回走。
王小草往那边一看,就喊在捏六六小脚丫的苗苗:“你个死丫头,干啥呢?人家那金蛋蛋,宝贝的不得了,你给人摸坏了咋办?”
把苗苗吓的‘哇’一声给哭出来了,这孩子一哭,把六六吓的嘴一瘪,也要哭不哭的,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桐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进家门:以后咱两家的孩子别一起玩了吧。
六六穿的是连脚裤,是孩子太奶奶给做得,是个虎头裤!脚上绣着虎头。一般都是男孩绣虎头,女孩绣猫头。老太太给老大老二家绣的是虎头,给六六也绣虎头,说咱跟小子是一样一样的,咋还不能穿虎头了。
虎头绣的活灵活现的,颜色又亮,苗苗和正阳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容易被色彩吸引的年纪。抓在手里把那虎头当玩具玩。
又不会捏疼六六,玩呗。
结果王小草不知道不称心了,夹枪带棒的。
姚婶子气的手都颤了:那姓彭的算干嘛的?!这厂里一半人都是金厂长的熟人,都是领了人情被招工招进来的!人家就算是不在厂里,往后也是高升!去年立功了,还没奖呢!这再要考上大学,那前程得多大!
你巴结姓彭的不是错,但你为啥要得罪小金和小林呢?
都说人走茶凉,哪有人没走,人高升会站在你头顶上的时候,你的茶先凉了?
这不是二百五是什么?
离婚!离婚!她会拖累一家子的!
第1764章 岁月长河(95)一更
十二月, 天气极冷。
考试的日子就在跟前,而四爷和桐桐还不在一个考场。孩子给王竹兰和老太太放在家里,四爷赶他的考场,林樱去送林柔, 林棠有陶然去送, 林暮秋亲自来送桐桐。
而今哪还有送考的?都是自己去考的。但林暮秋非要送,连着问了几遍:“准考证带了吗?文具都带够了吗?”
带了!检查过的。
如此再三, 叫他看了, 放在包里。包背到身上,拉到前面, 抱在怀里, 他这才放心。
艺考带的工具比较多, 除了文化课考试得用钢笔或圆珠笔之外,艺考得自己带铅笔或是木炭笔,还得用三角尺圆规这些工具。
通知上说了, 图案设计一般要求单色,用色彩也可以。但是画笔颜料等得自带。怕考试中突然想用彩色的,她还预备了颜料。
第一天考文化课,因为考的科目少, 第一天就把文化课考完了, 第二天就是专业课的考试。
今儿带的东西就很少,用的笔还是林暮秋从单位里后勤买的,外面买的圆珠笔不好用,写着写着就不流畅了, 但是银行用的那种签字笔不一样, 林暮秋给买了一些,又叫桐桐送给刘千山和小五一人一盒。
早起在家里吃了五个荷包蛋, 林暮秋还挂着水壶,水壶在大棉袄里面藏着呢,一路到现在还是烫的。要进考场的,林暮秋把水壶打开给放到嘴边:“含两口,润润喉,不要多喝,中途得上厕所。”
行!喝了两口。桐桐摆摆手,跟着等在外面的人群进了考场。
等时间到了,考生都进去完了,大门就关上了。林暮秋推着自行车在这一片转,找了一户人家,“大哥,能借用一下你炉灶么?”
说着,就把一包烟递过去。
人家没接,只问说:“你这是干啥的?”
林暮秋把工作证给对方看:“不是坏人!是我姑娘在这考试,路上太折腾了。吃饭也不方便,我这带了点饭,想借您的炉灶,放边上温着就行。”
有工作证,知道不是坏人,那:“进!进来。”
林暮秋把烟硬是塞给人家,这才进去。把铝饭盒放在炉子边上,把水壶也放在边上,水至少能一直是温热的。
上午考了政治、语文,一出来林暮秋就在外面站着。桐桐高高兴兴的跑过去,林暮秋啥也不问,朝边上指了指,“走!去吃饭。”
啊?去哪?
结果去了一户人家,大爷挺热情的,叫桐桐坐在炉子边上。
考场确实是冷,挨着炉子才算是缓过来。林暮秋把饭盒打开,里面是多半盒的蛋炒饭和铺了一层的红烧肉块,热腾腾的。
桐桐:“……您和大爷怎么吃呀?”要不分三份算了。
“你先吃,等你去考试了,我跟你大爷两人涮羊肉去。”明儿还得用人家这屋子,今儿请人家吃顿好的。
桐桐就行,看大爷:“那……您等会涮羊肉吧,我先吃了!”
“吃!赶紧吃。”
林暮秋把水壶打开,桐桐就一边吃,一边给林暮秋说这次的考题,“……文言文考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林暮秋愣了一下,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家里人夸桐桐好看,她自己也用‘邹忌与徐公比美’比喻,认为家里人觉得她最好看,没别的,‘私’她而已。
既然能拿来用,那自然是读过,懂什么意思的。
“现代文阅读考的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就是那篇。”这篇现在还不是教材上的课文,读过的不多,但家里的散文集上就有这一篇。
林暮秋:“……”这孩子的运道不错呀!这个散文朗朗上口,她是读过的,“考过了,不想了!下午好好考!”
桐桐继续考试,林暮秋请人家房主吃饭,回来正好接桐桐。
考完就能回家了,路上桐桐叽叽喳喳的说历史考题,近代史占比重,古代的科举制,制度的变革,这又占了很大的比重。
林暮秋:“……”这都是望才押中的考题!他说近代史一定是重点,这是必然,屈辱史不能忘,考题就是指挥棒,都得记住。
科举制的发展,到现在的高考,都是为了教育公平。
还有制度的变革……对的!制度一直是在变革的。
不管哪个科,其实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的。而望才押中了大的方向,这些必定是桐桐复习的重点。
而地理的考试,非常的基础,就问你,地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地图三要素,我国的国土面积,京广铁路和陇海线交汇的城市是哪个?
甚至于最后的大题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