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800-1810(第10/17页)
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也有一些工作,已经跟有关部门的领导谈过了。这需要用我的人脉和关系,你们接手不了。”
所以,我并不会久居京城。
金举人:“……”七十多了,还想着东山再起呢?这精气神,“老三在特区,离您近。”
老三点头:“我十天半月能过去一次,您有事随时给我电话,说到就到了。”除了手续麻烦点之外,不管是坐车还是坐船,都很快!
金举人也说:“回头呀,等我办好了退休,我也办一张护照,想去就去了。”
“好!”金正儒说着,就看儿孙,“这次的事……也提了个醒!就像是很多东西你们都不懂,家里能懂的也就望才和桐桐。社会发展,不懂就要学。”
几个人都点头,这也是实话。人家说生物科技,咱得脑子里就没有这个词汇,它都包含什么,研究什么,全都不懂。这很可怕!
有些东西再好,给你了,拿不住也是枉然。
金正儒就是这么想的,孙子们都很聪明,但因为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原因,他们对有些东西的认知几乎是空白的。
暴露了这个短板之后,金正儒就不打算一把塞个金窝窝过去,叫他们揣着了。不行的,拿不住!
最好的办法就是磨砺,各自按照各自的路子走,大陆的市场化一旦袭来,他们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被市场所裹挟。
市场、资本,他么会懂的。
就像是大孙子工作的那个食品厂,他能存在多久呢?若是这个厂子在市场中生存不下去,他又该怎么办呢?
走仕途的咱不说,但是老三……而今他做生意,但是市场规则是没有的,在一片荒蛮中他是否能跟上这个不乏,逐渐的正规起来,也得再看看。
老四那个厂,其实是个朝阳产业,产品好不好,走出去才知道!得给老四走出去找到途径,这都是自己这把老骨头能为儿孙做的。
“可以试试,生意场上赚了赔了都是常有的事!金氏到那样的规模,一朝倾覆,怎么样呢?我就是告诉你们,一则,只要有条件,永远给自己留东山再起的老本;二则,大胆尝试,别怕赔。只要有本钱,永远东山再起的机会。”
叮嘱了很多,金大丁说:“要知道要走,我就先给我办护照了。”他退休了,又没事干,跟去还能作伴。
金正儒就笑,说话也轻声细语的:“回头叫这些孩子给你办,冬天京城太冷,你过去过冬也行!等过年了,咱再回来过年。”
“成!”
金正儒也真的交代老四:“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手续,可以给家里都办上。得承认,医疗上还是港城更好一些。有护照说走就能走,尤其是年纪慢慢大的人,要考虑这个事情。”
四爷一一应了:“我们今年一过,也就实习阶段,跟回归工作是一样的!出去的机会很多,出公差的时候我们去看您。要是有公事回来,提前告诉一声,去接您。”
彼此叮嘱很多,失了产业的七十多岁的老人,重新踏上了征程。
这真的给了金举人很大的心理震撼:在国内,一过五十,那基本就算是退休了。然后就应该遛弯、带孙子……给子女帮忙,等着死亡的降临。
可只能这样吗?
他辗转反侧,蠢蠢欲动。
就在这一年的七月,有文件下来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
金举人在办公室读着文件,把老花镜扶上去细读,下班后拿着文件找老四去了:“你给老子看看,这文件是不是鼓励个体私企……”
四爷早上看过了:“对!顾虑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有计划的把部分服务业和商业包租个人。”
对!就是这个意思,“不是待业青年也不禁止吧?”
四爷:“……”他把报纸放下,“您要干嘛?”您那亲爹给采购回来大型的采矿设备了,这一笔就赚的很可观了,您其实还是个富二代。
金举人摇着扇子,“我一直管着缝纫厂,我就想着,咱为啥不能自己弄个缝纫厂呢?城郊,几间平房,十几台缝纫机就能干。再或者,你弄的那个简易的织毛衣的东西,这要是多做些,从现在开始,单做手工毛衣,到了秋里,卖不出去?”
不至于吧!不缺人工,人工很便宜,缺的只有毛线而已。
桐桐心说,这还真是个好生意:“只有真羊毛线才紧缺,这两年产量很高的化学纤维材料的腈纶、涤纶一点也不紧缺,而且十分便宜!
还有混纺,羊毛跟腈纶,兔毛加一定比例的羊毛,产量都可以。要是只生产低端的商品,这确实能干,利润空间还很大。”
金举人一拍大腿,“行!能干就干。”我老子都能东山再去,我现在开始创业,来得及!
说着,就往出走,然后拍了拍他家老四的肩膀:“等着当富二代吧!爸给你们挣钱去。”你们在岗位上都不要贪,好好奔前程就行!
钱的事有老子——老子也能挣个万贯家财来。
四爷:“……”他一点都不拦着,没有人比他更知道‘家业’的重要性了!儿子过的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得看老子有多大能耐!
啃老、继承家业什么的到底有多爽,只有继承过的人才知道!
第1807章 岁月长河(138)一更
这一年的八月中, 金举人的厂子已经正式投产了。
他嘴上说的很铿锵,好像要大干一场。但这个年纪了,他特别谨慎。绝对不过多的投入,就是这两年老三、老四给的孝敬钱, 攒下来有个三千块。
钱就这么些, 能赚就赚,赚不了赔完也不心疼。至于厂子, 地址压根就没有找。因为金家那个正装修的宅子占地五亩多, 哪里就挤不出个小作坊的位置了。
工具是四爷给了图纸,金大官帮着做的, 本来就不复杂的工艺还不怕被人偷了去。
桐桐给联系了生产各种毛线的厂子, 金举人不要好的毛线, 低端市场嘛,就是那种断的毛线也是可以的。看起来会有一些线头,但是没关系, 材料足够便宜。
赵美贤退休了,也没啥事干,找来的女工都是她这个岁数的人。计件算工资,她干这个。
王竹兰卖了几十年菜了, 是个不怕卖东西的人。先一天生产的量本就不大, 人家三轮车一蹬,往菜市场门口一停,先看看能不能卖出去吧。
桐桐说, 按照孩子的尺码, 大小件把尺码算好。九月份孩子开学, 家里大人舍不得穿, 但是会给孩子买一件新的。
再有年轻姑娘、小伙子的样式, 其实跟高中孩子这种大孩子穿的区分不大,差不多的尺码就可以。现在过分胖的人很少,大家的身形都差不多,精瘦的人占九成。
这个月份天有早晚了,但还不到穿毛衣的时节。
桐桐从学校给弄了两个用过的半身木雕模特,把衣服套上,这就有个差不多的样子了。样子很简单,只有圆领和鸡心领两种,就是一般的平针,一点花里胡哨的针法和图案都没有。
百货商店的毛衣基本也没有可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