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食客升职记: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唐食客升职记》 40-50(第12/16页)


    高夫人一把拉住正奔过身

    前的莫母,亦是帮莫婤说话:

    “顺娘,莫虚掷了婤婤的天赋,别学那等眼皮子浅显的人家,有门手艺岂不更好?”

    长孙无忌同李世民,听闻莫婤的喊声,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也忙闯了进来,欲护着莫婤。

    莫母听罢,一把扔了手中的棍子同高夫人诉苦:

    “我这不是怕她将来不好说人家,多得是人嫌我们稳婆。”

    “单大人可没嫌你!这种人才是好人家!”

    听罢,本就不想嫁人的莫婤,更是忍不住劝道,

    “阿娘,难道为了虚无缥缈的好人家,就放弃能安身立命的本事?”

    见莫母若有所思,高夫人又帮着加磅:

    “我也是看着婤婤长大的,我定会为她找户好人家,顺娘且放心罢!”

    听着高夫人的承诺,莫母心中更是松动。

    方才她查看了产妇和婴儿的情况,闺女确是做得很好,她都不知她何时偷学的,难道就凭着屋子里那几本她未上锁的接产书?

    心中想不通,但更是在意女儿确是具天赋之才,亦怀兴味,她这一身本事,不交予女儿很是可惜。

    这边莫母还在思考着,那边李世民悄悄拉了长孙无忌问:

    “为何会被嫌弃,救人这般了不得。”

    “大隋风气如此。”

    长孙无忌也对这些三教九流里头的腌臜事不清楚,只能简单归结于此。

    但李世民却是听了进去,心头不禁吐槽着:这般增长人口的好事,我这堂叔竟这般忽视,实属不该!

    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在大隋前,还是大隋后,稳婆亦多被世人所看不起。

    在古人眼中,良家妇女是不应走街串巷赚钱银子。

    这些时日,莫母帮着接生的皆是官宦人家,面上对她客客气气,但私底下她曾不止一次听闻他们议论她。

    何况在大户人家中,贿赂稳婆做些苟且之事的情况时有发生,连高府这般人口简单的人家尚且不例外。

    而一旦事发,他们则将责任全推给稳婆,导致稳婆的名声更差,进一步遭世人唾弃。

    再加上稳婆这一行,暂不说接生出了差错丢掉性命,单就运气不好接触到主子们的阴私更会一命呜呼。

    正当她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恢复了些体力的妇人,让阿婆扶起身,缓步上前向莫婤致歉。

    方才她那般激烈抗拒,不仅是疼,还因着她亦是认出了莫婤,害怕莫婤记恨于她,要害她和腹中孩子。

    听罢,莫婤心中着实掀不起更多的波澜,她方才只是尽了一个医者的职责,在救一个患者罢了。

    同高夫人回府的路上,莫婤同夫人打着双簧劝莫母,诸番开导劝慰下,她总算同意了让莫婤跟着学接生。

    方回到高府,秋塘便带来了新鲜的瓜吃。

    因着近来河南诸郡接连发大水,郡中和邻县有些底蕴的大户人家或富贵商贾,一批批涌入长安。

    眼见着,长安城的房价上浮得厉害。

    先前欲帮高夫人接生的稳婆中,竟还有人手握房产,现今总算是被发现了。

    因着那稳婆一直未住进去,甚至平日也从不曾去欣赏,日子还过得清贫,方才躲过了秋塘和杏雏的搜查。

    现今见房价上涨,家中亦是缺粮得厉害,急急将手中的屋舍院落卖了换粮,才被一直监视着她的秋塘发现。

    当日刘姨娘大丫鬟暴露,高夫人大肆处置,就是为让其背后之人放松警惕,她可不信一个丫鬟能拿出这般多的银钱收买稳婆。

    这些时日,一直让秋塘派人守着几位稳婆地动向,现今终是有人现行了。

    “继续盯着,待她挥霍完手中的银钱,定会再来找人讨的。”

    高夫人笃定道,这般好用的把柄,就像是能生钱的摇钱树,谁会只摇一次?

    而刚吃完瓜,回到下人院的莫母和莫婤,还未多歇口气,就又有人求到高夫人处,请莫母帮着接生。

    莫母即刻应下,同人约了午后便去后,喊了莫婤,母女俩做起午食来。

    捞起水缸中泡发的面粉剂子,莫母欲做杂酱滑饼。

    大隋自是没有杂酱的,还是莫婤前不久囤粮时用猪肉剩的边角料做的。

    将葱、姜、蒜、猪肉剁成碎末,备用。

    热锅凉油,放入肉末煸炒至变色,盛起后,在锅中留底油,在放入方才剁好的葱姜蒜,炒出香味。

    再倒入肉末,加清酱、砂糖、盐等调味,翻炒均匀后添些井水,下货慢炖,直至酱汁浓稠,水分收干即可。

    而滑饼,却是大隋就有的吃食。

    面粉搜成小剂子,放于水中,待面性发得足些,取出拉薄拉长,再擀圆。

    薄圆的滑饼,落沸水煮熟即可食用,有些类似现代的“铺盖面”。

    再淋了杂酱,做添头,面饼薄但宽大,滑爽细腻,汤汁酱色十足,鲜美醇厚。

    莫婤吃着吃着,甚至将整个脸盘子都塞入了碗里,满足得险些流下泪来。

    吃完,待她收拾妥当,见时候也差不多了,莫母就拉她一道去接生。

    自这以后,但凡有接生的活计,莫母便带着莫婤同去,披星戴月、风雨无阻。

    转眼间,过了三年。

    这三年,莫婤从一开始的只能守在远处,到现今能在莫母身旁打打下手。

    不过遇到家境复杂的人家,莫母还是会将她撵出去,赶到偏殿或院中等候。

    跟着阿娘走街串巷这几年,她方体会到这份职业的辛苦。

    且不说生产时辰不定,时而晌午,时而半夜,光接生就是个体力活。

    古代生产方式众多,最常见的生产方式是竖式。

    竖式生产涵盖站着、蹲着、跪着,但用得最多的竟是站着。

    站着生产虽便于产妇使劲,亦能让孩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坠,但却极其耗费产妇的体力。

    此时,就需稳婆帮忙撑扶,因而稳婆必须下盘够稳。

    古代稳婆多见之膀大腰圆,也是此原由,否则若同产妇一道摔个屁股墩,可就是一尸两命了。

    富贵人家还会专为产妇准备个雕花楠木架子,缠以柔锦细缎,让产妇凭物站立,将双手置于架上借力,亦是防产妇因失力倒下。

    况且,生产还极为耗时,若产妇出现倦怠需仰卧或坐立时,就将粗纸铺地,以枕安于腿中。

    待到羊水涌潮,腰腹齐痛时,稳婆便知胎头已下坠,再扶起产妇使劲。

    见婴孩头抵产门时,用药催之,大呼号子,即可娩出胎头。

    这时稳婆更是半刻不敢放松,见胎儿双肩娩出后,要及时将胎儿接住并拉出,防胎头着地。

    因而,站着生的危险系数大,对产妇和稳婆的体力消耗也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