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130-140(第2/14页)


    陈昭安排完事情后,便带着一头雾水的崔琰往外走。

    “主公,咱们是要去往何处?”崔琰忍不住问。

    这是不是有点太偷偷摸摸了?

    “去冀州。”陈昭轻笑一声,“我记得季珪出自清河崔氏吧。”

    “只是旁支,不过近些年琰与从弟崔林关系还算亲近。”崔琰心思一动,以为陈昭是想要他去游说从弟反叛袁绍。

    崔琰虽出身清河崔氏,却只是旁支,已与寒门无异,要不然也不会年轻时“好击剑,尚武事”,更不会因为一时兴起就投了当初名声还不好听的陈昭。

    不过人一显赫亲戚也就多了,随着陈昭起势,崔琰的仕途也平步青云,成了青州别驾之后,也就莫名其妙变成了清河崔氏的模范子弟。

    “不错,清河郡离青州也近,过了黄河就是东武城,季珪老家。”陈昭满意点头。

    第一批招募的士卒这就有粮草了。

    崔琰正一头雾水之时,昏暗的官道后忽然追上来一个人影,把他吓了一跳。

    “主公,我把贾诩带来了!”吕玲绮拍拍被横亘在马背上的可怜谋士。

    “我命你把文和请来,不是让你把文和抢来。”陈昭眼皮一跳,忙令吕玲绮把贾诩放下。

    贾诩落地之后揉了揉自己可怜的老腰,看着面前甲胄齐全、嬉皮笑脸的主公,长叹了一声。

    到此时他要是还看不出来自家主公的目的,就实愧对他“毒士”的名头了。

    就连为什么吕玲绮会忽然闯入他帐中,二话不说把他抗走也清楚了。

    主公这是怕他出言劝说或是向其他人通风报信,故意来一个先斩后奏。

    贾诩心累地抹了把脸:“主公明智,还知道捎上诩。”

    “文和最擅保命、算无遗策,自然要带上文和。”陈昭厚着脸皮凑到贾诩身侧。

    这可是前后换了五个主公,最后还能高官厚禄善终的最强·伤天合不伤文和·毒士·贾诩。

    曹操长子侄子加上典韦都死在了贾诩计策之下,后来贾诩都还能在曹操手下养老,可见其保命本事之高超。

    “唉。”贾诩长叹一声,“主公才是算无遗策,我等都上主公当矣。”

    谁也没想到陈昭会半夜直接走人。贾诩甚至还苦中作乐想,主公起码还知道带上他这个谋士……已经很好了。

    陈昭看向吕玲绮,咳嗽一声:“玲绮可回营了。”

    “呀,主公怎能用完就丢!”吕玲绮控诉,“我是主公的贴身护卫,要贴身保护主公。”

    “汝是军中将领。”陈昭试图打发她。

    “是主公护卫,我还有三个月才到十六岁,才能参军出仕。”吕玲绮笑嘻嘻道。

    她扒拉着手指:“而且子龙将军也叮嘱我要护卫好主公。我都想好了,若有敌军追击,主公先跑,到时兵士喊‘穿红袍的女郎是昭侯’,让追兵来追我。”

    “而后呢?”陈昭一行人行速不快,沿途数道关卡都要停下检查。纵然有人认得她,可检查的程序也不能少。

    防的就是万一有缺德之人换上昭明军的衣裳偷袭。

    吕玲绮兴致勃勃挥舞了一下画戟:“而后等追兵追上了,我就一个回马枪扭头把他们都杀了!”

    “我偷学子龙将军的回马枪也不知道学到了几分本事。”吕玲绮一路嘴巴不住,“我若想光明正大学这招,该拜师还是该认义父呢?这是秘技,肯定不会轻易外传……”

    “大可不必认义父!”陈昭惊恐,担忧起了自家大将军的安危。姓吕之人的义父可不能当。

    三日后。

    一行人来到黄河渡口,买了几条大船登船渡河。

    天气干旱,黄河水位下降,可依然气势磅礴,玄黄水浪呼啸拍打河岸,仿佛勾连天地。

    ————————

    性格:琰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三国志》

    崔琰年轻时性格质朴木讷,喜好击剑,崇尚武事。23岁时被乡里推举为「正」(基层吏员),由此受到激励,开始读《论语》和《韩诗》。直到29岁,才与公孙方等人一同拜入大儒郑玄门下求学。

    外貌: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三国志》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说新语·容止》

    曹操因自觉外貌不及崔琰威严,让其假扮自己接见使者,结果匈奴使者反而认出捉刀的曹操是真英雄。

    (曹操觉得自己没崔琰好看也的确是……)

    大概可以得知他家世不显赫(显赫初入仕途也不会是一个小吏),可能和寒门也差不多了,而且早年还不喜欢读书喜欢击剑,而且最后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被曹操赐死,可以说是笨蛋美人了。

    第132章

    广宗城。

    暑气蒸人,林牛抱着头鍪出来,日头已高高升起,天上像是下火一般,晒得满地通红。

    他肚子咕噜一声,饿得发酸,忙从怀里掏出半块干饼,三两口下肚才觉得好受些,又扯开羊皮水袋珍惜喝了两口水。几滴水顺着嘴角往下滚,他连忙伸出舌头舔回嘴里。

    “娘,我走了!”林牛扯着嗓子向屋内喊了一声,屋里应了一声,林牛才推开院门离去。

    道边田地禾稻枯焦,连路边的柿子树都被扒了层皮,几个瘦得脚打颤的人正窝在树下咀嚼树皮,眼珠饿得往外突,看到有人过来,跟饿犬一样盯着林牛。又看了林牛腰间别着的环首刀,畏惧往后缩缩身体。

    林牛眉头拧成一团。

    世道不太平,他虽是都伯,大小算个能管五六十人的小将领,可在乱世里也算不得什么。指不准就有饿得走投无路的人惦记他家里的粮,趁着他出门来他家里偷抢,他家中只有老母一人……林牛心也提了起来。

    到了城门边上,林牛收敛好心思和同僚换职巡逻。

    “日日叫咱们巡城,外面连鬼影都见不着半个。还不如早点回家提两桶水浇地。”与林牛交接的另一个都伯叫丁满,年纪略大些,留着短须,没什么进取心,一门心思惦记自己家里。

    照他的话说就是“袁绍发的俸禄,连粥都刮不出米油来,凭啥要咱们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替他挣体面?”

    林牛对丁满挺尊敬,丁满读过两年书,在军中算半个读书人。林牛那点字,便是跟他学的,横竖能认个官府告示,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丁满好不容易逮着个肯听他絮叨的,边脱甲胄边抱怨:“世道也是越发不安稳了,昨日我亲妹子家里还遭了贼,幸亏没人在家……上回遇到大旱广宗街上日日有人巡逻。如今倒好,咱们那个县令就会享乐,横竖事都不干。”

    上回遇到这么大的旱灾,还是六年前黄巾占据广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