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120-130(第9/17页)
本来还松了一口气,哪知道户部竟找上门来了。
涉及好几个衙门的人员清点,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即使李燧身为皇帝也不能强逼着各个衙门配合户部。
何况户部这些看到银子眼睛都冒绿光的家伙,一旦动手那必把大理寺扒下一层皮来,同为六部之一的刑部是绝对不可能让同级的户部来调查他们的。
李燧一时间有些为难,他抬手捏捏眉心。
曲瞻眼神闪,抓紧时机立刻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燧抬手示意,“讲吧。”
曲瞻轻笑,尚书与侍郎大人为了达成目的急躁了些,让陛下感觉被人逼迫,自然心中不悦。
幸好是陛下脾气好,要是换了小昭来恐怕已经立即开骂了。
他既身在户部总要为自己衙门做事,户部好了他才能好。
“陛下,臣听闻顺天府将人调入刑民公署后出现了一部分人闹事,他们原本在顺天府领的可是两份俸禄,但据臣所知,绝大部分人做的可不是两份差事,而是一份甚至半份,乃至于有人从来不曾做过事却仍然领着俸禄。”
“此等朝廷之蛀虫,不得不除啊!陛下!”
李燧抬眼一瞧,曲瞻振臂握拳,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理由也非常充分。
但具体如何做的是半点不提,明摆着就是打算要不户部主导此事。
当皇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平衡,平衡朝堂上各个衙门之间,平衡每个官员之间,以免朝堂失衡。
但……李燧心道,其中定然还有一些没想到的疏漏之处,可不能容户部人继续在此‘说服’他。
他轻咳一声,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悄悄给内监总管使了一个眼色。
快去找太子来救驾!
曲瞻看着内监总管往后退了一步,随后从内间走了。
他眼睛一眯,手上立即一动,给了卢见宏一个暗示。
太子要来了,快快快!
陛下这里耳根子软,太子可不同,太子一来,保不齐他们户部就要做白工了。
卢见宏将曲瞻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心中很是满意。
曲瞻可以是太子的人,不论他们关系多好情谊多深,但要是不涉及太子的安危,他还是认为曲瞻应当有自己政治主见,而非盲从太子。
户部是不会威胁到太子的正统,会产生冲突的只有各种利益的分割,曲瞻需要在这种时候站在自己立场来做事。
要是曲瞻的分不清该如何做,那不需要户部尚书说什么,卢见宏就会先一步将曲瞻踢出户部。
曲瞻同样富有这样的政治智慧,他的祖父曾说过,每个臣子都有自己的价值,有时候并非忠诚才是价值,能力也是价值。
他如果不站在自己立场做事,就没办法一步步走上去,更加不可能成为太子倚重的臣子。
曲瞻随即火力全开,一口一个‘陛下’一口一个国库,连番的开始说服皇帝。
吱呀一声,门白打开,贺云昭脚下匆忙,她躬身道:“父皇,儿臣有事要禀报。”
曲瞻几人迅速行礼,“殿下。”
贺云昭略点头,视线从曲瞻身上划过,她轻笑道:“倒是巧了,儿臣前来也是为讲一讲这吃空饷的事,好好挑一挑蛀虫。”
这件事虽绕不过户部,但贺云昭并不愿意叫户部吃到最多的好处,以免户部为了银钱造假,倒不如引入御史台来监管。
李燧端坐龙椅之上,看着太子意气风发的展露自己锋芒,一言一行均为储君典范,不由得眼眶微红。
丰庆十七年,太子昭奏请立刑名公署,其署之职主司治安、察稽案事兼督门关,乃抽选数员以充任,朝官纷议,然百姓皆悦,其后力革积弊、涤荡歪风、百姓得安。
同年七月,户部请纠空饷,时左侍郎卢见宏闻之,心甚激切,员外郎曲瞻数忤太子,尊不以为意,犹气定神闲与之共议诸事。
及事毕,瞻心悦诚服,躬拜太子,太子曰:皆为社稷计也。
帝闻之,心甚宽慰,往先帝灵前取香秉烛。——《仁宗起居录十六卷》
“大家好,这里是小火历史,上一期我们讲到了曲瞻此人与文昭帝的相识,正在上学的初中生们一定学过这篇由齐钧所写的序,里面的曲瞻是个十足的反面角色,跳梁小丑!”
“但大家很少知道他自己还写了一篇道歉的文章,来表达自己歉意,不过这段历史加载比较模糊。”
“大家都知道啊,这个仁宗皇帝子嗣不丰,就文昭帝这么一个独生女,但因为就这么一个生怕是养不好,有传言说是以男儿身养在宫外能保她平安长大。”
“而当时曲瞻的祖父可是内阁成员之一,小火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个曲瞻是个心机狗,他可能已经认出来这是皇室独苗,于是立即写了文章道歉。”
“小火这里有一段历史真实记载,出自仁宗时期一位叫卢见宏的大臣,他与夫人彭易霞都是有名的学者,就爱好写点小文章”
“这个卢见宏写的一段夫妇日记里就提到与曲瞻同往御前奏空饷之事,出来之后,瞻与太子情好甚笃,二人首相抵手相触,瞻展颜而笑,此兄弟之谊诚厚也。”
“翻译一下,就说这两人头挨头,手碰手,也不知道文昭帝说啥了,这曲瞻就笑的跟一朵花一样。”
“同样是年少才高,同样的骄傲恣意,少年男女究竟有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呢?知道曲瞻究竟是不是文昭帝的男宠?请看下一回,探花郎的秘密!”
第126章
西南大街走到头往北面一转, 有条巷子,因巷子口有一家卖笔墨纸砚的百年老店而得名文砚巷
巷子宽两丈半,地上砖石严丝合缝, 一瞧此处居住的就是有些身份的人, 北面第二户一进半的小院就是顾文淮家。
此处居住的多半都是外地调来的官, 有些个家资但还算不上豪富, 一来二去各家也都熟悉。
傍晚夕阳即将落下,巷子口还有余晖, 顾母就搬着小板凳坐到巷子口不远处做些针线活, 小小一个圈围了一群妇人。
她们一边看着四处乱跑的孩子, 一边手里活计不断。
顾母手里活十分精细, 做出来的鞋子一瞧就是有手艺在身的人。
顾文淮右脚稍宽, 她就将鞋面放宽一点点, 左脚脚趾头爱顶着鞋头,她就将这处多砸几下。
刘娘子不太会做活但是也伸手帮忙缠着线团,眼神瞄着跑开的孩子,她嘴里还抱怨几句,“这金耳坠也太贵了,我家二儿媳生了个儿子, 我答应给她买一副耳坠来, 可巧是叫老大家的听见了,闹着要一视同仁,这又是两贯钱出去,疼的我心淌血!”
顾母笑着回:“你就别炫耀了, 大儿媳二儿媳都对你这么孝敬,你这是来刺我的眼呢!”
刘娘子笑的露出一口牙,“我哪敢跟你炫耀啊, 你家文淮可是朝廷重臣,那最是得上面看重!你这院子不还是贵人送的嘛。”
顾母眼睛一弯,面上已经露出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