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秦唐之好》 70-80(第13/15页)

心我国黔首还是什么,只要秦王别想着攻打我国,便是一件好事,王上何必在这等小事上拂逆秦王的心意?秦王想做什么,咱们配合他就是。将秦王哄高兴了,咱们也可多些安生日子。”

    赵王偃对郭开道:“你说得很是。只要我紧跟秦王的步伐,料那秦王也不会对我如何。这秦王如今是越来越妇人之仁了。对于我等而言,这说不得是一件好事。”

    同一时间,身处大梁的魏王增在听了宠臣的话后,仍旧颇为忧虑。只要顺着秦王,便可高枕无忧了吗?他不这么认为。

    在秦王派秦军攻占了魏国二十座城池之后,魏王增便对秦王政产生了深深的戒备心。他不认为一个充满征伐心的残暴之君,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什么重大改变。

    只是,身边的臣子们都觉得魏王增想多了,齐赵二国的国君也觉得魏王增想多了,魏王增便也只能当自己是想多了。孤立无援的他,便是怀疑秦王别有所图,他又能做什么呢?

    ……

    秦军的到来,不仅引起了赵王与魏王的恐慌,也引起了赵地与魏地黔首们的恐慌。

    这些年,各国之间打生打死,彼此多多少少都有些矛盾。其中,近年来国力强盛、四处征伐的秦国无疑拉到了最多的仇恨,令赵地与魏地的黔首们都闻秦军而色变。

    秦魏之间的纠纷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战国初期。

    彼时,秦国距离上一代明主秦穆公统治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了将近三百年,秦国就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面对他国的攻伐,无力自保。而刚刚从晋国之中分出来的魏国,正是最具有活力的时候。

    经过魏文侯与魏武侯两代明主的发展,魏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那时的魏国,可以轻易将秦国摁在地上摩擦,以至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之时,在《求贤令》中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①”

    然而,魏国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昏聩无能,先是在上位的过程中与兄弟相争,险些令魏国一分为二,而后对外战争也屡屡出师不利。魏惠王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两场关键战役中输给了齐威王,魏国自此国力大衰,失去了霸主地位。

    彼时,秦国经过变法,国力已逐渐强盛起来。秦孝公趁着魏国尚未喘过气来之时,派商鞅攻打魏国,将魏国人驱赶至崤山以东。自此,秦国占据了崤山与黄河天险,在此战中失利的魏国则被迫割让部分河西之地给秦国。

    秦孝公因病辞世的那一年,秦魏还在交战。秦惠文王嬴驷继位之后,继承秦孝公的遗志,继续与魏国作战。在此后的战役中,魏国对秦国输多赢少,再也没有哪个明主,能将持续走下坡路的魏国重新带回巅峰。

    昔日魏国夺去秦国河西地,往后一百多年,魏国几乎被秦国压着打。秦魏攻守之势相易,似乎正好应了那句三十河东三十河西。

    这些年来,魏国上上下下都已经习惯了他们被秦国压着打的现状了。

    当魏地的黔首们得知,秦军趁着他们抢救粮食之时兵临城下,他们在绝望之中,还多了几分麻木之心。

    原本遭遇大规模蝗灾,他们就很难活下去了。如今秦军又至,他们拿什么与秦军相抗衡?粮草从何而来?

    这是上天要绝了他们的生路啊!

    一些黔首跪伏于地,嚎啕大哭。另一些黔首则木愣愣地站在一边,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去驱赶蝗虫。

    他们就像是一群面对狼群围剿之时,束手无策的羊羔。

    这时,已逼至近前的秦军将领却没有要攻击他们的意思。

    他派了一些懂得魏语,且嗓门极大的兵卒上前喊道:“我秦国兵卒奉秦王之命,前来协助你们歼灭蝗虫!”

    “现在我秦国使者已前往大梁,与魏王商议放粮赈灾一事。秦王派人运来的粮食也已经在路上了。不要害怕,我们会尽可能让你们活下去!”

    因为喊话的对象是目不识丁的黔首,兵卒们话语中的措辞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高深的内容。

    然而,当他们喊完话之后,不知魏地的黔首们是不是没有听懂,他们仍然怔愣在原地。

    秦军将领见状,皱起了眉。

    因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协助魏国剿灭蝗虫,而不是剿灭魏国,他麾下只带了五万人。

    魏地遭了蝗虫之灾的地方又不止这一处,故而他们这五万人手一入魏地,便分散了开来。

    若是当地黔首们不肯配合,他们想要剿灭蝗虫大军,可就难了。

    正当秦军首领思考着要不要再派遣麾下的兵卒,向这些魏地黔首们解释他们的意图时,一名老农颤颤巍巍地上前问道:“秦国为什么要帮我们?”

    这也是让他们感到最为诧异的一点。

    他们本以为秦军是来取他们性命的,可秦军将领非但没有对他们动手,反而说,要帮助他们活下来?

    魏地的黔首们纷纷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连他们的国君都不关心他们的死活,秦人又怎么会关心他们的死活呢?

    秦军将领道:“秦王仁义,不忍你们因为这场灾祸而饿死,所以派遣我们来帮助你们!”

    “这不是秦王第一次派人来帮助你们了。想想魏国正在兴建的那几个造纸厂,想想造纸厂给的工钱!秦王可是为你们中的许多人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啊!”

    那几座造纸厂,当地的农人们都有所耳闻。虽则那几座造纸厂还在兴建,尚未正式投入运营之中,但在造纸厂中做工待遇有多优渥,他们都是知道的——为了吸引他们踊跃报名,秦人派人来大肆宣扬过。

    不提造纸厂承诺给的工钱,单只说造纸厂每日提供两顿饱饭,对这些黔首们来说,便足够有吸引力了。大争之世,黔首们都是在夹缝中求生。莫说是在灾荒年,便是在丰收年,他们都不敢指望能够吃上一顿饱饭。

    当然,与造纸厂的优渥待遇一并传开的,还有秦王的贤名。

    在此之前,魏国的黔首们可不认为“仁义”二字与秦王有一丝半毫的关系。

    但秦国将领特意提到了造纸厂,又说这次秦人是来帮助他们这些魏人的,魏国的黔首对此便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无论如何,此时秦人为刀,他们为砧板上的肉。倘若秦人要对他们不利,根本就没必要编造谎言蒙骗他们,不是吗?

    魏地的黔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决定听从秦人的指挥。反正他们是拿这些蝗虫束手无策了,既然这些秦人说他们有办法能够剿灭蝗虫,那就按照他们的法子来试试吧。

    最坏的结果,就是今年他们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

    如果秦人能够带他们消灭蝗虫,抢回一些粮食来,这对于他们而言便是意外之喜。

    秦军将领一早便得了秦王的吩咐,带着农官与兵卒们开始指挥着魏国黔首们展开浩浩荡荡的灭蝗行动。

    魏国黔首们本是秉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当他们发现秦人的灭蝗法子颇具成效之时,他们干活便越发卖力。

    尤其是灭蝗行动的中途,姚贾还将魏王派人送的赈灾粮给运过来了。

    姚贾指挥着底下的人,将那些粮食熬成粥,分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