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秦唐之好》 80-90(第12/15页)

此话一出,李贤身边的大臣和幕僚们都不由面面相觑。

    尽管他们很想给李令月安上个“不忠”的罪名,但他们也知道,李令月已是太女之尊,根本没必要在打了胜仗之后故意隐匿自己的行踪。

    所以……竟是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么?

    一想到归来的李令月兴许是什么精怪附身的,一股凉气便从这些大臣和幕僚们的脚底冒了起来。

    这些人围在李贤身边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

    他们最终决定先将这则流言在长安和洛阳散布开来,看看武皇是个什么反应,而后见机行事。

    若是武皇能主动对李令月起疑,与李令月离心,自然最好,他们也用不着做多余的事了。

    倘若武皇都到这个地步了,依旧对李令月深信不疑,他们也只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我们若是将这样的流言散布出去,岂不是在逼着令月去死?”李贤有些犹豫。

    他只是想夺了李令月的皇储之位,并不想要李令月的性命。若是日后,这个妹妹能够安分守己,在他看来,将李令月贬为庶人,流放到荒芜之地,也就罢了。

    他身边一名大臣道:“殿下,您莫要犯糊涂啊!她曾被陛下立为皇储,手握兵权,在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她若不死,便始终是个莫大的隐患和威胁。”

    “况且如今,她很有可能已经不是您的妹妹了。您若是放任她继续执掌大唐权柄,才是对祖宗基业不负责!”

    李贤被说服了,只听他喃喃道:“没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不是本王狠心……”

    类似的情形,同时发生在了好几处地方。

    武承嗣、武三思将武家如今身居要职之人着急了起来,讨论着他们接下来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李令月的回归。

    武承嗣虽行事张扬,无甚大才,却也不是个没脑子的人。

    他已明显感觉到最近他们在武皇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这个认知,让武承嗣心中十分焦躁。武家如今的显赫,都来源于武皇。若是武皇与他们离心,武家的荣耀和前程可就完了。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看看武皇的态度。

    “姑母向来喜欢表妹,也不知时隔一年半,她对表妹态度是否依旧。倘若表妹的太女地位依旧稳固,咱们便想法子撮合表妹与一位本家之人……”

    这法子虽不及武家人直接上位,但对于他们而言也算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项。

    “姑母到底是武家人,一颗心还是向着咱们武家的。她即便不立武家之人为嗣,想必也会想法子延续咱们武家的荣耀……”

    李显与李旦处,也各有计较。

    没几日功夫,李令月乃精怪化身的消息,便传遍了整座洛阳城。

    许多人闻言,都甚为恐慌,只因那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传到后来,连李令月要抓活人祭祀这等话,都传出来了。

    “假的,肯定是假的!殿下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呢?”一些受过李令月恩惠的百姓道。

    “殿下自然不会做这种事,可如果……殿下已经被吃了呢?话本子上不都这么写的吗?”这般说着,有些人打了个哆嗦。

    反对李令月的官员们见状,都站了出来,列举李令月身上的种种离奇之处,要求武皇废了她的皇储身份,将她收押入狱。

    武皇高坐于上首,望着底下齐齐请命的官员们,似笑非笑道:“你们可知,没有凭据便污蔑一国储君,是何罪名?”

    “若殿下能够提供他们这一年半的行踪,并证明她并非精怪,臣等愿以死谢罪!”这些人道。

    要求一个人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本就是一种悖论。

    这些大臣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李令月是精怪,反而要求李令月拿出证据来自证清白,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这些大臣既然都这么说了……

    武皇开口道:“待令月归来,听听令月是怎么说的吧。”

    第089章 第 89 章

    李令月身上很有些神异之处,这是武皇早就确认过的一点。

    从高产作物、种种利民便民之物,到后来的冶炼技术、火器和新式骑兵,再到航海贸易,这种种事端的背后,哪一件没有李令月的手笔?

    如今的大唐日益富庶,即便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也不曾空虚,靠的就是李令月的出谋划策。或者说,是李令月身后的神人的指点。

    只因李令月当初年岁过小,不少功劳都落在了武皇的身上,不为外人所知。

    可李令月的种种功劳,武皇一直都是记着的。

    旁人只道她对李令月过于偏宠,非但力排众议立李令月为储,还因李令月的建议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行事风格,衬得她其余几个孩子愈发像是捡来的。

    那些人却不知,李令月与武皇是相互成就。

    有这前情在,武皇待李令月自然不同。便是武皇与李令月意见不同之时,若李令月坚持,武皇也会慎重考虑。

    当武皇得知,她的儿子与一些不安分的臣子准备拿这些鬼神之说来对付李令月时,她半点儿都不紧张。

    “朕还以为他们能出什么高招呢,原来,又是这种招式。”

    武皇扶着上官婉儿的手,拾级而上:“不过这回,他们却是打错了主意。令月……可是真正得天庇佑之人哪。”

    她虽不知,在这一年半时间中,李令月究竟去了何处。但在李令月身上,无论发生什么离奇事件,她都不会觉得奇怪。

    上官婉儿在一旁问道:“当真要依他们所言,让殿下自证吗?”

    “令月若愿意自证就自证,若不愿意自证,何须与他们废话?他们是臣,令月是君,他们无凭无据便敢质疑令月,朕看,他们是愈发不把皇家放在眼里了!”武皇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其实,武皇倒情愿李令月选择后者。

    一直以来,武皇都觉得李令月太过心慈手软。对待百姓时,使用这种怀柔手段自然有效。可在政敌面前,何须如此?

    “兴许是因为,殿下与仙家关系匪浅吧。仙家之人,总是比旁人多了几分慈悲心肠。”上官婉儿道:“有陛下在一旁看着,总归不会让殿下吃亏。”

    “就是要让她吃几次亏,她才会知道好歹。”武皇语气强硬地道。

    上官婉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这封提醒殿下的书信,臣可就不发了啊。”

    武皇瞥了她一眼:“随你。”

    半个时辰后,这封书信到底还是发了出去。

    武皇注视着信使离去的背影,一颗心仿佛随着信使一起飞到了潼关。

    收到武皇书信的李令月,终于率领大军入得关中之地。

    房绰、尉迟循俨、杜从约与陈茵等人已聚集在一起,开始思考他们在面见大唐官员之后的说辞。

    “依我看,照实说就是。”陈茵道:“咱们在秦国呆了那么长时间,手底下又有那么多兵卒在,很难统一口径。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