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秦唐之好》 130-140(第10/24页)
此自信地说道:“孤看中的人,不会出错。你们这是在质疑孤的目光吗?”
李令月走到陈茵跟前,拍了拍陈茵的肩:“不必理会那些人的言论。上了战场,只管好好表现。记住,我们永远在你身后。”
李令月的话语,犹如定心丸一般,让军营中悬浮不定的人心再度稳定下来。
那一战,陈茵超常发挥,一战成名。
回过神来的陈茵,看向李令月的目光已变得与方才截然不同。
她觉得,她虽然是在为朝廷考虑,但她实在是低估了自家主将。她都能想到的事情,李令月会想不到吗?李令月想到了,却依然选择这么做,定然有她的道理。
李令月的胸襟和气魄,令陈茵自愧不如。
……
当李令月率领五千精兵攻克吐蕃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朝廷上下还在为“太女”和“皇孙”何时返回朝廷而议论纷纷呢。
大部分大臣因为一连串的吉兆,已经认可了李令月的太女身份。他们向武皇上书,请武皇派人将李令月和两位皇孙迎回京城,一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二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地位。
太女殿下产子之后留在扬州修养一两个月还好说,可这都四个月过去了,武皇还没有派人去接他们的意思,这究竟是要闹哪样?
皇储长时间离开京城,也不合规矩啊。
况且,他们是真的想见一见两位小皇孙——这两位小皇孙来历可不同寻常,据说是皇储“吞风有孕”诞下的孩子,四舍五入,这不就是两个神胎吗?
想来,这定然是两个得天独厚的小殿下。有两位来历不凡的小殿下在,皇储也算得上是后继有人了。日后,他们这些选择站在李令月这边的人,也能放心地辅佐她,辅佐她的继承人。
有人盼着李令月母子均安、地位稳固,自然就有人盼着李令月不好。
如今,李令月这个皇太女已是炙手可热,想要投靠她的人,多得如过江之鲫。
对于一些没能在前期坐上李令月的船的人来说,此时他们再想凑过去,为时已晚。李令月身边得用的人太多,况且此时,李令月已经是太女之尊,他们即便凑过去,也只是锦上添花。
他们有再多的能耐,在李令月身边也发挥不出来。如果他们选择李显或者李旦辅佐,并最终让自己选择的冷门候选人成功上位,这才是真正的大功劳!
虽然他们的许多前辈已经以自身的鲜血和性命为代价,告诉他们皇家立储之事不可轻易掺和。但只要摆在眼前的利益够大,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这些投机者悄悄在京中散布李令月难产、小皇孙们身体孱弱的流言。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们做得很是小心。
在经过武皇的几轮清洗过后,这些投机者也学聪明了。
他们不再明着攻讦李令月,而是以女子生产如过一道鬼门关为由,侧面暗示李令月不适合做储君。要是换做李显和李旦做储君,哪里需要有这方面的担心啊!
令这些投机者们想不到的是,当这则消息悄然传遍长安和洛阳时,不少百姓们都开始自发地为李令月母子祈福。
寺庙中,前去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中,竟有大半是为李令月母子祈求平安的!
百姓们或许不了解朝廷局势,但他们也知道,他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是这位大唐太女带来的。
太女殿下深受上苍眷顾,且又心系百姓,在朝中提出了诸多有利于他们的措施。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但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
投机者们为了动摇李令月的储位而放出的谣言,无形中竟让满朝文武都看到了李令月的民望。
这也让武皇很是感慨。
她用带着些许骄傲的口吻对自己手底下的大臣们说道:“在民望方面,只怕连朕都不如令月。”
“请圣人派人去迎太女殿下和小皇孙们回京!”不少大臣们又开始老话重提。
先前,他们曾提过几次,都被武皇岔开了话题。这一次,他们想要从武皇这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倘若……倘若太女殿下和小殿下们当真像传言中说的那样,还未养好身体。请圣人即刻派遣太医前往扬州,为太女殿下和小殿下们调养身体。”
他们的意思很明确,李令月如此得人心,即使她当真因为产子而身体虚弱,朝廷也不能轻易放弃她。
不过,武皇本人诞下六个子女仍然生龙活虎,皇太女身体素质也一向极好,她真的会因为产下神胎而身体孱弱吗?
许多大臣们对此表示怀疑。如果不是李令月迟迟不返回长安,这流言也不至于越传越离谱。
而一些投机者,听到武皇那句“连朕都不如令月”,眼神闪了闪。他们觉得,他们又找到了一个对付李令月的办法。
武皇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朕不愿意将令月召回长安,而是现在,令月当真脱不开身。”
这般说着,武皇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底下的官员们:“这是朕昨日夜里收到的捷报,你们也看看吧。”
第135章 第 135 章
“捷报”这个词,让在场的大臣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最近朝中明明没有对其他地方用兵,武皇口中的“捷报”,又是从何而来?
作为武皇的信臣,狄仁杰率先接过了这封加急书信。
当他阅读完这封书信,整个人都陷入了恍惚之中。
他身旁正等着他看完之后将书信传过来的一名大臣,见狄仁杰迟迟没有动静,忍不住问道:“狄相,可是这封书信……”有什么不妥之处?
后半截话,被这名大臣生生咽了回去。
既然坐在上首的武皇面露喜色,称这封书信为“捷报”,按理说,这封书信不该有任何不妥之处。
回过神来的狄仁杰赶忙掩饰住自己的失态,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这名大臣。
向来老成持重的狄相,此时声音中居然带了几分颤抖:“这的确是捷报,于我大周而言,这是天大的喜讯,值得举国同庆!”
这样一番话,让尚未读到这封书信的大臣们心中愈发焦躁——究竟是什么样的捷报,能够让狄相这般激动?
待这封书信在这些重臣们面前挨个儿传了一遍后,在场的大臣们集体陷入了失声状态。
在外界谣传李令月产后虚弱、下不得地的时候,李令月居然已经率领亲兵重返战场,把偌大一个吐蕃变成了大唐的领地!
谁能想得到啊?这谁敢去想啊!
先前那个曾与太宗皇帝麾下的军队交手,连太宗皇帝都感到棘手的王朝,当真归大唐了?
那个趁着大唐政权更迭之际,意图派兵占大唐便宜的吐蕃,当真归顺大唐了?
那么大的一块地,从此就要成为大唐版图中的一部分了?
朝中的大臣们被这则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像是被从天而降的巨大馅饼给砸中了,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反应不过来。
武皇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