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30-140(第3/24页)



    两人迫不及待的往拖拉机厂门口跑去,生怕去慢了,人跑了。也怕这些机修厂的人里没有这两位同志。

    拖拉机厂门口。

    依旧是很严格的检查,杜思苦很顺利的就通过了。

    她三哥今天没在门口值班。

    那位陈队长倒是在。

    杜思苦提着行李跟工具箱跟在禇老身后,往拖拉机厂的招待所走。

    后面,那位陈队长突然跟了上来:“杜同志,你上回的的暖水瓶我已经转交你三哥了。”

    “谢谢。”

    杜思苦没别的话了。

    她跟这位陈队长又不熟,禇老说下午她可能要上台,讲关于履带板的事,现在杜思苦脑子里全是稿子。

    陈队长很快就走了。

    回到保卫科,忽然有个年轻同志道,“刚才那位是不是杜全的妹妹啊?”

    “好像是吧。”

    “我觉得不像,他妹妹不长这样吧。”

    “就是!人家杜妹妹就是戴了帽子,头发都掖到帽子里了,脸露出来了,你们才觉得不是一个人!”这位同志说完,还找陈队长求证,“队长,您眼神最好,您说呢?”

    “好好干活,别说这些有的没的。”陈队长板了脸。

    保卫科安静了。

    下午。

    其他厂的人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有几个单位来得及尺,技术交流大会推迟到明天早上了。

    杜思苦这会在拖拉机厂的维修部。

    “小杜,这是617厂的杨铭杨同志,杨同志,这位是机修厂的杜同志,别看她年轻,这杜同志还是很有想法的。”

    何平主任介绍着。

    杜思苦跟617厂的杨同志打了招呼。

    又听何主任道:“杨同志,杜同志的理解能力特别强,您这样,您先跟她说,等她听明白了,到时候让杜同志再跟我们讲解。”

    什么意思?

    杨同志讲的内容何平主任他们这些人员听不懂?

    杜思苦心里有些没底,这些拖拉机厂的专业人士都听不懂,她能听懂吗?

    “杜同志,既然何主任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跟你好好讲讲。”

    杨铭同志开始讲了。

    “首先是这个履带板开裂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还钢材的问题,这高猛钢冶炼之后成分不均匀……”杨同志是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讲的都是专业的问题。

    “拖拉机厂的轧制技术还是差了些,之所以达不到军用坦克的要求,主要还是机压力不足……”

    “杜同志,很听得懂吗?”

    杜思苦点了点头。

    第132章 132

    ……

    她听得懂。

    这年轻的女同志竟然听得懂。

    杨铭有些意外。

    他不知道这女同志是真的懂了, 还是在这么多人面前不好意思说不懂,于是,便直接提出几个问题:“杜同志, 轧机无法承受猛钢轧制的高负荷,你觉得这个有办法吗?”

    拖拉机厂轧机的机架和轴承一旦无法承受, 就会导致设备变形、故障。

    杜思苦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加焊钢板,加固机架。”她又想到了之前在图书馆里看过来相亲轧机的内容, 试着说, “或许可以把轴承替换成重型轴承。”

    杨铭点点头:“这样改动倒也不错,只不过, 咱们这边的动力系统承受不住……”他仔细的跟杜思苦讲解了其中的原理。

    杜思苦认真听着,飞快的把杨铭讲的内容记在脑子里。

    就这样。

    一下午过去了。

    原本站在边上的何平主任,一开始还能听懂一些, 可等到后面,他都听糊涂了, 怎么又转到发动机上了。

    他们这边做的是履带板啊。

    发动机是别的保密团队的任务。

    拖拉机厂, 技术科。

    袁科长一看到宋良他们,就把人带回来了科里, 加上厂里的精尖技术人员,开了一个小会, 都是围绕改进的发动机增压与扩缸展开的。

    宋良低调的坐在角落,多听少说。

    眼看着快到五点了, 这边的会议还是没有什么进展,袁科长往宋良那边瞧,只盼着宋良能再说些什么, 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时, 会议室外头有人敲门了。

    “袁科长, 您过来一下。”外人那边喊道。

    袁科长去了。

    只见那人在袁科长耳边说了几句话,袁科长脸上表情一松,“来了就好。”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就到这,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扩缸导致的缸体壁厚不足,该用什么办法解决。”

    袁科长丢下问题,收拾好资料,匆匆走了。

    散会。

    宋良跟彭科长一起离开,两人一块去了拖拉机厂的招待所。

    拖拉机厂的招待所挺大,像是去年新修的,不过,算是整修过,但是这次来了这么多人,想要全部住下还是有些勉强。

    宋良心想:明天要开大会,估计开完大会才能回去了。

    “小宋,我去葛老那边瞧瞧。”彭科长出门了。

    葛老带着机修厂的几个年轻技术员一直在拖拉机厂帮忙,彭科长想去看看进度。

    过了一会。

    门外传来敲门声,“宋同志,你在房间吗?”是袁科长的声音。

    宋良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几个人,除了袁科长外,还有三个人,他们的工作服外头印着江市钢铁厂几个字。

    是钢铁厂的人。

    站在袁科长身后的那个四十多岁的模样,表情严厉,脸上沟壑很深,一副很不好打交道的样子。

    他姓高,叫高建修,是这次铁钢厂带队的钢制人。

    “高主任。”宋良主动开口,“好久不见。”

    “小宋。”高主任显然也认出了宋良。

    “你们认识?”袁科长很惊讶。

    钢铁厂的这三位是这次跟拖拉机厂合作的主力人员,主要是研究合金钢的,拖拉厂每月一次的技术大会,将铁钢厂的技术人员吸引过来了。

    因为苏联跟国内关系恶化,很多技术支援都撤走了。

    钢铁厂的合金钢项目陷入了困局。

    这东西必不可少,枪管、装甲,武器生产发动机都需要它。

    高主任回头瞧了眼身后的两人:“有小宋在,这次的合作应该会有进展。”他身后的两位都是钢铁厂的高级技术员,以前跟宋良是同事。

    都认识的。

    宋良先前在钢铁厂的困境他们是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