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40-150(第22/23页)

服。

    非常合身。

    陈婉芳扯了扯衣服的腰身,低声说:“腰松了些,我给你改改。”

    杜思苦赶紧道:“不用,这样正好。”

    衣服宽松一点穿着才舒服。

    陈婉芳听了有些惊讶,“腰这边紧一点显得好看。”宿舍的女工都喜欢这么改,工作服也有人让她改的。

    杜思苦不用。

    陈婉芳把做好的两套衣服都给了杜思苦,都是很淡的颜色,一件浅灰,一件米白,配的都是黑裤子。

    米白那个布料做裙子其实很好看,陈婉芳给过村思苦建议,杜思苦没听。

    在车间干活,穿不了裙子。

    “一块钱一件,对吧。”杜思苦掏钱。

    “不用那么多,八毛钱就行了,二件算你便宜点,一块五毛钱。”陈婉芳认真说,“你这衣服做了领口、口袋,所以会贵一些。”

    别人简单一点的收六毛钱。

    杜思苦给了一块六毛钱,她有一毛钱的零钱。

    一套衣服收八毛钱,是真不贵。

    陈婉芳收了钱,没走,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杜思苦说一说:“杜同志,是这样的,我跟小刘同志这个月结婚。我们不大办,就在家属区那边摆几桌酒,这个月19号,你这边要是有空,中午去一趟。”

    小刘?

    哪个小刘?

    杜思苦想了半天,只记得起来保卫科的小刘,在拖拉机培训班上课的那位,“保卫科的小刘同志?”她问。

    刘婉芳脸微红,低下头点了点。

    是他。

    他们年纪都不小了,结婚算迟的。

    杜思苦:“恭喜啊,是19号吧,我肯定过去。”等会,“你们家在哪呢?”

    刘婉芳写了一个门牌号,家属区那边29号。

    是机修厂分红小刘的房子,不算大,是个二间的平房,有个院子可以晒东西,屋子他们两人最近去打扫修缮过,已经不漏水了。屋里灰暗的墙面也刷了白色,床是新打的,其他的家具都是想法子凑的。

    屋子不大,东西不算新,但是她已经很满足了。

    有个自己的屋子,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落脚,比什么都强。

    跟杜思苦说了结婚的喜讯后,陈婉芳高兴的走了。

    杜思苦看着手里的新衣服忽然想,陈婉芳最近一直在接做衣服的针线活,是缺钱了吧?

    不该啊。

    陈婉芳也算是厂里的老员工了,看她穿的用的也不怎么花钱,这么些年,应该攒了些钱吧。

    对了,陈婉芳去年过年没回家。

    杜思苦有些明白了。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晚上,杜得敏回来了,她来这就只为一件事,把文秀的户口迁出去,迁到程家去。

    杜母不管这事,不过这户口迁了也好,起码文秀以后分不着杜家的房子了。

    杜父眉头紧皱:“好端端的,迁什么户口?”

    之前杜得敏为了把文秀的户口迁进来,还跟家里吵了架,这会又要迁回去,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杜得敏语气里是止不住的炫耀:“大程酱油厂的房子分下来了,我要把文秀的户口迁过去。”新分的房子!

    杜父问:“那是单位分给他住的房子,还是写他名字的房子?”这两者可不一样。要只是单位分给大程住的房子,要是大程不在酱油厂干了,那房子还是要收回去的!

    杜得敏半天没回答上来。

    她没问。

    杜父又问她:“冰棒厂那边怎么样了,给你转成正式工了吗?”现在七月,冰棒正是卖得最好的时候。

    之前冰棒厂的老厂长说过,要是杜得敏干得好,这工作会转正不说,之前收回去的房子还会还给杜得敏。

    没有。

    杜得敏跟程家人一直处不好,很影响工作,人又不是机器,哪能天天不迟到?

    再说了,车间最近这么忙,她总有些小失误,也正常嘛。

    杜得敏不想多说工作的事,只道:“我明天带文秀过来迁户口。”

    杜奶奶那边她瞧了一眼。

    之后就走了。

    她妈偏心。

    杜得敏到现在还不太愿意搭理杜奶奶。

    之后,

    杜父跟杜奶奶说了杜得敏要给文秀迁户口的事,杜奶奶道:“她想迁就让她迁吧。”要是迁不成,又得回来闹。

    天热,杜奶奶胃口很不好,实在是没力气管事。

    “老五回来了吗?”

    “收到信了,说是在路上了。”杜父道,“他们这一帮学生去大学了。”说是学习还是什么,反正,有组织的,不担心人出事。

    次日。

    杜得敏带文秀过来了,杜父上班去了,杜母拿着户口跟他们一块去派出所。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妇联主任。

    “黄姐,正好遇着你了,我们这边有件事得跟你说。”

    “您说。”

    “这知青下乡的事你知道吧,报纸上新闻上都播着呢,”妇联主任道,“咱们大院这边可是先进分子,要跟紧上头的指令。现在是这样,你家有五个孩子吧,这算下来有两个知青下乡的名额。”

    两个名额?

    杜母道:“我家老二前几年就下乡了,这事您是知道的。”

    妇联主任点点头:“对,这事我知道,杜武嘛,”她翻了翻登记表,“是去的小河支队。”她把杜二夸了一顿,说他是积级分子,为人踏实能干。

    不过,夸了之后,妇联主任又回到了原点,“光他去还不够,你们家还得派一个人下乡!不然这指标完不成!”

    “我家老大在兵团,老三老四都在厂里,老五在上学,这没法去啊。”杜母直摇头,“我家都出了一个名额,您看看,能不能让别家再多出点人。像那些没工作的,在这边呆着也没什么事,不如让那些人多下下乡。”

    妇联主任道:“这可不行,你家们五个孩子,本来该有三个名额的。现在减到两个名额,已经算好了。这可是硬性指标,变不了。”

    杜母不愿意。

    妇联主任态度也强硬了起来:“是这样,我们这边是要求每家留一个孩子,你家有三个,你自个想想吧。是派一个去下乡,还是留一人?”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还有其他家要去呢。”妇联主任忙得很,今天有几十家要通知呢。

    文秀在旁边听着,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知青下乡?

    她爸在的那个农场,也有下乡名额吧。

    这程家,她实在是呆够了,上周程叔的大儿子病了,她妈让她请了一周的假,在家照顾。她真的觉得她妈变了,程叔的孩子难道比她还重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