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20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200-220(第18/27页)

了暑假, 温云茵一头扎进了她的小说创作世界。语文老师徐扬帆对她的才华赏识有加,还特意为她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暑假见闻、读书笔记、命题作文,每位同学的暑假作业要写五篇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

    但温云茵是个特例。由于她的小说创作成绩斐然, 徐老师大手一挥, 免除了她写作文的负担。

    她上一本小说作品《尼罗河之夜》,在完结的第一时间被高松然的米国导演朋友马修买走,改编成剧本。

    翻译、改编飞速;拍摄地点选定、预算敲定, 日常的筹备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演员都是导演马修的熟人, 拍摄日程紧张。马修相信, 这部电影能在一年内成功上映发行。

    篇幅不算长的《尼罗河之夜》写完, 温云茵没有丝毫停歇, 无缝开新,又兴冲冲地开始了新书的创作。这一次,她塑造了一位在不同世界里攻略帅哥的女主角。

    在高松然看来,这故事有些许“玛丽苏”之嫌。不过, 十几岁的读者对此情有独钟,他也犯不着阻止温云茵的创作热情。

    不过,新书的创作过程却远没有先前的作品那般顺利。在写作的过程中, 温云茵发现,自己更擅长的是构建一个宏大、史诗般的世界观,而不是快速推进情节的小故事。

    她喜欢对自己笔下的世界做详细的背景铺垫、构建复杂的世界观,深入探讨历史、文化等宏大的主题, 还会花费大量笔墨,不遗余力地营造氛围感, 刻画角色的成长历程。

    然而,这样缓慢细腻的叙事节奏, 并不适应快节奏的单元故事。过多的场景和交织穿插的角色情节,使得单元文中的故事显得颇为冗长、拖沓。

    在写作中迷失了方向,温云茵只得将这篇《攻略帅哥大作战》草草结尾。她还在构思下一部作品的内容之时,赵华枫却找上门来,带着现成的题材,希望温云茵能将其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和王伟探讨如何迅速有效地将王伟两年来的发现公之于众时,赵华枫提到了温云茵这个名字。高老师对此似乎也很赞同,认为找温云茵帮忙,不至于将大家都推上风口浪尖。

    只有刘二明百思不得其解:温云茵,10班的语文课代表,一个写小说的,她能起到什么作用?

    在华国的高中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一种偏见:理科比文科更有前途有价值,大部分高中老师还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灌输“只有理科学不好的同学才会被迫学文科”的观念。

    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即便是在不分科的三中,这样的偏见也根深蒂固。

    而华国的高中文科教育的确太过偏重死记硬背,而非灵活运用知识点,又仿佛让偏见扎下了根,“文科生只会死记硬背”。

    不少高中理科生对学文科的同学都产生了优越感。

    遗憾的是,身为典型理科生的刘二明也不能免俗。在他看来,文科生,只有学成赵华枫这样,能用犀利的文字揭示现实问题,引发社会及执政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且思想深度、逻辑性、结构性面面俱到,才称得上“有用”。

    而温云茵算什么?写小说,缺乏实际用途,只知道追求浪漫的风花雪月,把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都消解得无影无踪,与现实脱节。

    电话里,尽管刘二明没有直说,但高松然很容易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他对温云茵的轻视。

    “我和王伟都说好了,到时候,我们一个人注册10个……不,50个账号,一条一条慢慢发,不成功就成仁!还能怎么办?温云茵?不是我看不起她,她写那些什么女主角攻略帅哥的小说能有什么用?”

    刘二明忽然想起温云茵的小说被改编电影的传言,略带讽刺道:“难不成,那部写法老国反抗殖民统治的小说,电影都要拍出来了?还能在片子里夹私货?”

    听出刘二明过于骄傲,高松然知道,这会儿直接和他讲道理,很难改变刘二明对温云茵的偏见,他多半听不进去。

    于是,高松然干脆转移了话题,提起了英语暑假作业:“英语作业是在于我给的阅读列表中选一本书,写读后感。建议你也别选了,我推荐你读《寂静的春天》。正好,这本书和你在王伟的实验室研究的内容也有相近之处,相信你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刘二明不解其意。《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名他并不陌生,前几天和王伟吐槽英语作业时,王伟也曾推荐过它。高老师此时再次提及,显然并非偶然。

    按照王伟的说法,这本书讲述的是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然而这些危害在当时却并未收到科学界和政府的足够重视。

    ——这与他们现在面临的多氟烷基物质问题何其相似?在制作不粘锅、衣物防水涂层材料过程中产生的多氟烷基物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潜在的危害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想必高老师也是这个意思,可是……这和温云茵又有什么关系?刘二明在心中暗忖。

    “我知道了,高老师。王伟也给我推荐了这本书,我会去看的。”被忽然转移话题,无法继续抒发他对写爱情小说的温云茵的优越感,刘二明心底还是有些不服,情绪也有些低落。

    高松然又说:“既然你已经在与王伟先生的交流中,对化学物质、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第一手经验,我想给你的作业拔高一个难度层级。王伟先生告诉我,他已经带你阅读了一些专业的科研论文。我希望你在读后感中能探讨这个问题:《寂静的春天》出版于1962年,在此之前,已有众多科学家对杀虫剂、农药滥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还有人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批评。那么,比起同时期的科研论文,为什么这本书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还催生了米国环境署等国家机构呢?”

    刘二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也许是因为先前的研究者,每篇论文只能研究一个课题的一个方面。而《寂静的春天》是一本书,它综合了前人的科研结果,得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结论。”

    刘二明张口就来,让高松然有些不高兴。他板着脸,严肃道:“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在没有接触某个人或事物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本书你还没看过,你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

    刘二明一时语塞:是啊,自己太想当然了,回答过于草率。

    高松然的批评让他感到自惭形秽,却也激发了他的求知欲。他立刻上网下单,购买了《寂静的春天》的英文版。

    刘二明的英语水平算不上好。第一遍阅读仿佛在打一场硬仗,前两页二十多个生词都是面目可憎的敌人。刘二明一一查阅,书上标注出来。第二遍阅读,他才勉强看懂什么意思。

    短短两页,就耗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刘二明接受了高松然的阅读挑战,另一边,温云茵忽然接到班长赵华枫的电话,有些不知所措。

    电话中,赵华枫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请求:希望温云茵能创作一部小说,并在其中巧妙地夹带一些私货。电话挂断,温云茵沉思良久,大致明白了班长的意图。

    几个月前,她听说赵华枫一直在调查一起被掩盖的环保危机,但却没有眉目。之后的调查情况如何,温云茵也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