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的餐馆通历史诸朝》 19、第 19 章(第2/5页)
亡。
柴荣很是悲痛,临葬大哭。
李谷伤心于朋友亡殁,更觉得良相离开、国运堪危,随后也病情加重,回到了洛阳静养。
当年七月,柴荣北伐途中病重,班师归来后驾崩。
次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周,遣使往洛阳,欲以高官厚禄,招抚李谷。
李谷闻亡国,忧愤成疾,遂病逝。
至死并未仕宋,不肯奉宋之正朔,遗书只称「显德七年」。
大周最后的宰相,和这个王朝一同埋葬。
他一生仕过唐、晋、汉、周四朝九帝,流落如飘蓬,却在人生的末年,认定柴荣就是自己的归宿,献上全部的忠贞。
他曾对柴荣说:臣如今唯有一念,愿百年之后能配飨陛下庙堂,入侍帝陵之侧。
这很奇怪么?
不,一点也不!
周世宗柴荣,本就是这样一位气吞万里、席卷八荒,让人心向往之、甘愿为之含笑赴死的君王啊。
李谷见了太多分裂乱世的悲欢离合,比谁都渴望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
他等了大半生,终于等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君主,他真的相信,柴荣能够实现一直以来的夙愿,自己能够活着看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
可后来呢?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君臣二人都成了乱世中最后一点被掐灭的星火。
这事甚至还有一个相当吊诡的结尾。
当李谷的死讯传来,赵匡胤不知出于何种心思——可能是为了拉拢后周旧臣吧。
那时候,还有一些李重进这样的后周忠臣,在持续起兵反宋,负隅顽抗。
赵匡胤灵机一动,可不管李谷内心是怎么想的,手一挥,直接给李谷赠官「侍中」。
人都死了,还能跳出来抗议不成?
这是五代时期的最高赠官,柴荣给王朴的待遇就是赠「侍中」。
加上李谷的儿子也没什么节操,听说朝廷可以给子孙荫官,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件事。
就这样,李谷这个大周纯臣,到死都没有受过宋朝一官一职。
居然在名义上,成了宋朝的开国元勋。
也因此,他死后被写入了《宋史》,而不是《五代史》,终究没有被允许陪葬柴荣的庆陵。
……
“欺人太甚!”
李谷看完自己的命运剧本,怒不可遏:“赵匡胤这个该死的狗贼,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死了都要恶心人一把!”
自己想进世宗皇帝的庆陵,碍着他什么事了,他凭什么拦着!
韩熙载神色温和,抬手给他斟了杯茶:“惟珍,消消气。”
“哼”,李谷端起茶,咕嘟咕嘟一饮而尽,犹自拽着好友的手吐槽,“抢人才的事情虽然见多了,但连死人都要争抢的,还是头一回见!”
赵匡胤真特么是朵奇葩!
再把剧本翻到最底下,发现好家伙,赵匡胤可喜欢干这事了。
大周忠臣韩通,抵抗陈桥兵变、殉国而死,他转头就给人赠了宋朝的中书令。
甚至还在悼词里直呼,这是我赵宋开国元勋:“艰险共尝,情好尤笃,言念元勋,将加殊宠。”
韩通泉下有知,怕是要当场揭棺而起,跟赵匡胤拼了:谁要做你家的开国元勋,滚呐!he——tui!
还有,起兵反宋的大周孤臣李重进、李筠,二人兵败后,宁可自焚而死,也不愿投宋。
再加韩通,三个倒霉蛋居然整整齐齐地被迫进了《宋史》,而不是《五代史.周书》。
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
接着,韩熙载翻开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
同光四年,韩熙载和李谷分别后,南下投奔了南吴。
此时,杨氏皇帝已成傀儡,实际掌握大权的是宰相徐温和养子徐知诰。
徐温很快病故,徐知诰忙着到处招揽人才,并随后建立了南唐,还宗李氏,改为了本来的名字李昪。
韩熙载锐意进取,一心北伐,和李昪偏守江南的保守立场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
李昪并不喜欢他,但因为他名望甚高,也不能随意打发,于是就派到了东宫教导太子李璟。
他没有参政的机会,时在东宫,不过每日赋诗,倾樽谈?而已。
后来,李璟登基,虽然欣赏他的才学,给予重用,却只是让他主持宗庙典礼、制定礼乐典章制度。
又因为屡次进言上书,切中时弊,被奸臣宋齐丘、陈觉等陷害,流放外地,几经宦海沉浮,在小官位置上闲居了整整二十一年。
一个才气逸发,被誉为当世风流之冠的少年,就这样,在郁郁不得志中消磨了青春岁月。
偌大江南之地,能容下一段名士风采的逸事:“时人谓熙载为神仙中人,风彩照物,每纵辔春城秋苑,人皆随观。”
说他丰神俊朗,玉振兰薰。
一年之中,时常四处打马吟游,观者如云,都追随在他身后不肯离去。
却容不下一颗欲报家国苍生的真挚灵魂。
他曾多次请缨北伐。
一次是南唐灭闽,晋帝北迁,中原无主,一次是周师大举压境,提议以攻代守,换掉无能的主帅,防止爆发内乱。
李璟置若罔闻,一个字不听。
一腔炽血浇注在坚冰上,个中滋味着实让人难受。
李煜登基后,盯上了一批来自北方、有通宋嫌疑的大臣。
韩熙载作为归正人群体中最出名的一个,自然首当其冲,心灰意冷之下,遂以声色自污。
李煜当然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对得起家国百姓的好皇帝。
但即便是好人、好皇帝,一生中,也免不了有做错事的时刻。
画院待诏顾闳中,奉命前去监视他,绘制下了一卷《夜宴图》。
画上的韩熙载,手持蒲扇,襟怀散乱放荡不羁,却眉峰紧蹙。
在众星捧月之间显出一种游离在外的孤单,仿佛愁绪无限,思索着自己的心事。
有人说,李煜是一片善意,想要记录下这个场景,以此来规劝他约束自己的行为。
也有人说,李煜就是纯粹出于猜忌,看到韩熙载沉湎歌舞、醉生梦死,就放心了。
真相如何,俱埋于黄土故纸,无从知晓。
韩熙载死在了亡国前数年,没有亲眼看到南唐的覆灭。
他生前一直被打压,没有进入中枢为相,死后却获赠了宰相职,赐谥「文靖」。
而这,也是东晋太傅谢安的谥号,他就葬在了梅颐岭的谢安墓旁。
李煜对他的死十分痛惜,选墓时,费了一番心思,要求“山峰秀绝,灵仙胜境,与古贤丘表相近,使为泉台雅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