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20-30(第22/31页)

合唱上。

    不差钱的老黄甚至还把他晚上的演出全部停掉了,重心都放在了这张专辑带上。

    好的音像出版社会有音乐总监,帮演员编排专辑曲目,但于童跟天津的出版社还没谈拢,就只能先由他们自己选歌。

    一张录音带的时长大概是六十分钟。

    他们准备了二十首歌,除了那两首歌名让人咯噔的原创,还有六首合唱,和十二首独唱曲目。

    也就是说,每人要准备十四首歌。

    其中还有一首于童提供的新歌《say you say me》。

    据说是电影主题曲,前几个月刚在老美那边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原创歌曲奖。

    国内已经有人扒过带子了,但是外语发音不太正,反响不怎么样。

    于童觉得狄二狗既然是学外语的,外语歌又唱得不错,那就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与老黄合唱这首还没泛滥的新歌。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充分利用时间,狄思科找来了一台录音机,放进他的自行车筐里。

    去歌舞厅和茶座的路上,跟着录音机学习新歌。

    下班回宿舍的途中,则听《口语种种》的录音带练习听力。

    课余时间被他见缝插针,安排得明明白白。

    老黄觉得他这个主意很不错,便也弄来一台录音机,每天走到哪儿拎到哪儿。

    所以,当于童约了“中唱”的发行业务员,打算带着黄道吉日组合去赴宴时,接到的就是两个拎着录音机的犯二青年。

    这俩人拎着录音机的造型,跟马路上那些不务正业的迪斯科青年简直一模一样,尤其老黄还顶着个爆炸头。

    为了能载上三个人,于童今天特意借来了外联主任的挎斗摩托车。

    结果老黄这个大胖子坐在挎斗里,怀里抱着一个硕大的录音机,从歌舞团前往饭馆的一路上,都在跟狄二狗激情合唱。

    不但吵得她耳朵嗡嗡的,还赚足了路人的猎奇目光。

    即使心里恨不得离这两人八丈远,于童仍要充分尊重演员的个性,随他们去了。

    这次的饭局是于童找了些七拐八绕的关系,好不容易搭上的线。

    发行业务员名叫钟晓莎,以前也是他们歌舞团的歌唱演员,只不过两人年纪相差七八岁,于童进团没多久,钟晓莎就转去中国唱片社了。

    后来唱片社、唱片厂、唱片发行公司三家合并,成立了“中唱”,钟晓莎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唱”的员工,前两年中唱整改的时候,她转去发行部门,当了发行业务员。

    毕竟是有些渊源的,又有熟人牵线,两名女同志很快便熟络地寒暄起来。

    听说于童已经收到了中唱的报价,钟晓莎热情地说:“我们中唱有自己的出版发行渠道,现在又扩大了铺货范围,在全国的几大城市都有分公司。他们的录音带一经发行,全国人民都有机会购买到,出名真是分分钟的事!”

    老黄被她说得内心火热,但想想那微薄的出版费,又为难地说:“钟经理,你们单位给的报价也太低了,首发二十万张,才给两千块。”

    这两千块要先被单位抽走一千块。

    剩下的一千块再由两人平分,每人到手只有五百块。

    折腾一遭,还没走穴演出赚得多。

    钟晓莎不以为然道:“你们是新人嘛,第一张录音带主要是为了扩大知名度,有了我们中唱的背书,以后再想出专辑带就容易多了。”

    许多没什么名气的新人,都是走的这个路子。

    “你们打算出一张纯翻唱录音带,还是出新歌啊?”

    于童将他们的编排介绍了一下,“有两首歌舞团创编室提供的新歌,也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外语歌。”

    钟晓莎笑道:“市面上的十张带子,有八张是翻唱的,如果新歌水平过关,开发部门觉得有潜力的话,价格可以再谈谈。”

    闻言,老黄和狄思科当即就给这位业务员合唱了一首新歌《爱你爱你真爱你》。

    钟晓莎常年背着磁带拓展销售渠道,什么样的奇葩歌名没见过?

    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小场面。

    听了两人的合唱后,礼貌地献上掌声。

    “挺不错的,你们可以把小样交上去,再谈谈价格。”钟晓莎提醒,“新歌没发行前,尽量别在公开场合演唱。现在各大公司扒带子的速度是你们无法想象的。许多在音乐会、晚会上演唱的优秀曲目,当天晚上就能被扒下来送进工厂,第二天就能出现在市场上。”

    于童颔首,她已经叮嘱过二人了。

    新歌必须在私下练习,即便是在团里合唱,也要关起门来。

    没办法,就像钟晓莎说的,扒带子的速度太快了!

    之前有个导演去上海宣传电影,在发布会上唱了两句电影主题曲。

    有唱片公司的人觉得这歌不错,就在看电影的时候,用录音设备将人家的主题曲录了下来。

    回去以后连夜找人翻唱,还模仿电影主角的样子拍了录音带封面。

    只用三天时间,就让电影主题曲录音带上市了。

    随着电影爆火,这张翻唱录音带卖了七十万张,而电影正版录音带因为导演不懂行,出版和发行分给了两家做,拖了两个月才正式上市,最终只卖了二十万张。

    还没人家翻唱的卖得好。

    中唱的出版发行是一体的,录音带灌好以后,很快就能上市,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我过段时间要带着今年的新带子去参加广交会,你们要是能尽快把母带录出来,说不定能赶上这次的广交会。”钟晓莎介绍道,“好多新人的录音带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被国外音响公司买了发行权后,在国外卖得很好。”

    狄思科顺势问:“钟经理,那我们这两千块的买断费包含海外发行的费用吗?”

    虽然他们海外发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万一呢!

    “一般新人歌手考虑不到海外的事,签合同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钟晓莎笑着说,“如果报价实在谈不上去了,你们在海外发行这一块提提条件也算是个安慰。”

    钟晓莎很给老东家和牵线人面子,对三人介绍了不少出版发行录音带的注意事项。

    于童在她的引荐下,见到了北京分公司的艺术总监。

    听过“黄道吉日”录制的两首小样后,中唱给出了三千块首发三十万张的报价。

    于童本着不提条件就是吃亏的原则,又跟对方签署了一份关于海外发行的附加合同。

    最终把老黄和狄思科的处女作,交给了这家老牌国企,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音像出版机构。

    *

    中唱的录音室,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大型SSL调音台,以及数码录音机。

    以平均每月三十张的速度,帮演员们录制着录音带。

    近半个月内,录音室已经被预定满了,狄思科和老黄运气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