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40-50(第1/46页)
第41章 所以碰到完全不会的题,也没什么好怕的。
县试若无意外,每年的考期都定在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但这个日期怎么说呢?温度变化就像熊孩子抽风一样,永远让人无法捉摸透。
因此保暖工作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考棚正面是不许有任何遮挡的。要是抽到考棚朝向不好的,考生得直接正面硬抗那呼啸而来的北风。
考一场,感冒叫轻伤。据苏从斌介绍,某一年妖风阵阵,都有人因此冻到浑身发紫,被巡逻人员直接草席一卷“判死亡”给扔出贡院。就这待遇还是相关人员于心不忍,体恤考生罢了。要知道按着规矩巡逻人员除却考生舞弊外,其他一概不管的。若真按着规矩就得眼睁睁的看着人冻死!
因此——
苏敬仪缓缓吁出一口气,环顾着侯门不差钱的模拟考棚:考棚三面都堆满了冰块,是力求在酷暑七月也真实还原出二月份的寒意!
是真的有些冷。不差钱冰块很厚,甚至苏从斌还打算丧心病狂直接造一间“冰柜”考棚的。得亏目前只有一根独苗苗,报废不得,这个鸡娃狂魔才止住了这个心。
苏敬仪想着,哆嗦了一声,赶忙从考篮里拿出准备好的皮袄。
这皮袄灰色,看颜色是低调沉稳的。可用的是羽毛缎,番邦进贡的面料。缎面光亮,不会像寻常衣物一样吸收雨水,而且还可以将雨水抖落。内里是貂裘,保暖又柔软。整套衣服穿在身上,还不显臃肿。是他至今还未见过面的长姐,苏贵人娘娘用自己的份例裁剪出来的。除却暖和外,自然还有一分心意buff!
另外贵人娘娘心细,用羽毛缎做了一块帘账。倘若天气不好,只需挂起帘账就能为考卷遮挡住风雨,不让试卷浸了水,成了违规考卷,免得蓝榜有名。
蓝榜,就是取消录用的榜单。考生试卷违制,如空行空页、越幅曳白、题目错写、涂改过多、拾写错误、行文不避讳、诗多韵少韵、字数不符等,都是不合格的答卷,直接“零蛋”处理。一点也没有友情分,不像现代数学写解,文科试卷答满,多少给点友情分。
苏敬仪吐槽着,抬手摸摸光滑的羽毛缎,从考箱里取出也算防水的油纸。
嗯,因为贵人娘娘份额有限。因此羽毛缎帘账目前在隔壁考棚,考生苏从斌手里。
眼下苏敬仪演练,只能用油纸完成这个步骤。
然后再拿出用了都有笔感的笔墨纸砚……
准备好工具后,苏敬仪双手合十虔诚的感谢文曲星感谢两辈子的爸妈感谢苏琮后,送上自己最真挚的愿望:“最好保佑我顺顺遂遂,否则我死了都爬回现代,到时候钞能力投资商,把这个原著买下来改改改改!”
——此先礼后兵也!
做好所有的准备后,苏敬仪打了腹稿,而后娴熟无比的握笔而书。
一千五百字,雅正官方版三百二十六字。
通俗白话版,一千一百七十四字,分两段默写。
默写一段,检查一遍。
检查后,活动手指。
第一段结束,吃点心,补充精力。以及擦擦额头,确保没有汗珠。免得一不留神汗珠嘀嗒落在考卷上,毁了卷面。
等第二段默写结束后,临近饭点,准备吃饭。
吃完后一鼓作气拿下最后一段。
争取在第一场考试,积极交卷,回家补眠!
毕竟默写这玩意,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苏敬仪分配着时间,也这样操作着。等府内长随充当巡逻人员,打更报时时,他已经顺利写完两段了。于是苏敬仪放下毛笔,揉揉长时间握笔的以及冰块冻得有些麻木的手指头。
将自己好不容易答了一半的考卷小心翼翼烘干墨水后,用油纸覆盖藏得严严实实。
毕竟接下来对他而言才是重头戏——自己做饭。
作为一个只在拍戏耍帅期间进过厨房,还只演富二代只演霸总的崽。苏敬仪从前只会一样厨房常识:电饭煲按一下。所以科举文经典的食物梗——过桥米线,对苏敬仪还有些难度。
因此苏敬仪只能学苏从斌教导的猪油拌饭。
米饭是家里做好的,猪油、酱料也都由大厨调配好,就稍微加热一下就行。毕竟县试一场只考一天。只需准备早中两顿饭。
且对苏敬仪而言汤汤水水也不安全。他甚至参加考试都穿武服,而不是儒袍。儒袍袖子一甩,万一沾了墨染了试卷,那就相当于三年白学了。
谨慎着,苏敬仪嗅了嗅,确定一天时间哪怕酷暑。这米饭还没嗖。于是大快朵颐。
当然,他也要止住自己好奇乱转的脑袋。
在古代考场,要真两耳不闻窗外事,否则很容易视作作弊。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这被巡逻抓到,就没法说理的!
苏敬仪想着自己被科普的要点,也不敢去琢磨亲爹那边模拟如何,只顾吃饭。
吃饭,碗筷倒不用洗。放回考篮里就行。
等掏出手帕擦拭唇畔,又擦拭双手。
确定没沾染到任何油脂污渍后,苏敬仪重新展开考卷,在继续埋头答题。
聚精会神的写完最后一个字,苏敬仪又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定自己一个字都没有错后,起身小心翼翼的双手将答卷上交给书吏。然后从人手里领回文章题。
文章,就是传说中最最最最经典的八股文了。
苏家因没有正统的儒学出身老师,对八股文的教导那是走野路子的。具体就是苏从斌昔年仗着自己身为兵部文书的便利,将兵部奏折全都啪啪啪啪的让苏琮背了,背得是那个滚瓜烂熟。兵部文风相比其他部门,自是言简意赅,务实为主。
且兵部是跟绝大多数武夫打交道的。就算正儿八经关关考过来的进士,也在兵部这个大环境下,被迫舍弃了自己引经据典,辞藻华丽的爱好,全都言简意赅直奔重点。更别提自打武帝上台后,定国公掌兵部。因此文章就更加直白犀利,简明扼要。
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的框架在。
之所以规定死必须框架结构在,理由也简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世家子弟仗着家学都能搞压主考官,进行考场模拟了。若再无统一的标准,寒门子弟的才学靠什么体现?而兵部也要求框架必须在,定国公说的更简单。倘若将军连这种最基本的结构都学不会,以后如何写奏折请功劳?万一有些文人心黑,在奏折上多一笔呢?按着这个逻辑写而已。若是真有猫腻了,这文章结构就不顺了。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端倪。
因此种种理由,倒是让苏敬仪打破了原先思维定式的,认为八股取士是严重束缚学子思维的印象。
当然兵部的奏请,就成了苏敬仪研读的经典范文。
就跟后世考公群研读人民日报一样,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结尾升华。以及摘抄好词好句。另外进行仿写!
苏敬仪感慨着,揉揉自己泛酸的手,看向今日的考题。或者确切说刷题。
苏家找的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