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230-238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30-238(第9/11页)

自即日起,与其断绝一切合作,向其宣战,直至最后一滴血液流尽!

    随后,政府方面在第二天的《中央报》上作出回应,声称大本营是恶匪集合,煽动匪徒劫掳残害若干民众云云,昔年与之合作纯属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解救沦陷的国土放下兵戈,然大本营匪性不改,今将坚决与其划清界限,死战到底。

    大本营显然准备充分,立刻公布了政府月前与美国政府秘密签订的《空中摄影协议》,协议中,美方拥有在华国任一领空摄影,作军事调查的权利。也就是说,美方的军机可以以摄影堪察的名义随时在华国上空进进出出,华国还无权监督;以及刚刚签订的货币基金协定,协议内容规定,美国将独家发行华国货币。

    一国的货币都由别国管理发行,这不就是将本国的货币金融市场完全交到外国人手上?这不就等于说,华国国家铸币局是外国人开的?

    这和先前签的那些交钱丧权的不平等协议有何区别?抗战……它真的胜利了吗?为什么生活还是和原来一样困苦?为什么胜利了,国家还是要落到外国人手上?

    不管懂行的,还是不懂行的都如坠梦中,至少有一个道理是大家都明白的:连你的钱都是外国人发的,发多发少还不是别人说了算?这叫个锤子的独立啊!

    面对民众的质询,政府并没有给出回应。只是报纸上,秘密电台里刀光血影,你说我是杀人如麻的土匪,我就把你的底裤全扒下来给大

    家看,到底是谁土匪,到底谁在卖国,都亮堂堂地站出来,看看到底是谁在现原形。

    这些只是舆论上的战斗,谁都明白,不管想干什么,只有在战场上见真章。

    战争又开始了,局势陡然紧张。

    或许外面早就打得尸横遍野,但在海城,大家的日子还是勉强可以过过的。这里是远东第一大城市,破坏它的代价太高了,不到穷途末路,没人会想到动这里。

    目前看来,这场仗还有得打。

    唯一的影响大概就是,物价又开始上涨了。钱越来不值钱,自从法币被倭国人用手段废掉之后,政府回来后又发行了持金币,就是另一种纸币。为了背书其公信力,所有政府雇员的薪水都用的持金币在发。本来币值稳定了一段时间,战争一有开始的预兆,就立刻有人挥着持金币换美元。

    春妮已经习惯了囤货,早在那个不寻常的晚上之后,她就展开了所有的人脉关系,开始收购一切必备物资。

    正好秦伟江婉玉他们也回到了海城,秦伟家就是大粮商,只要春妮出得起价钱,有多少粮食他都能给她弄来。江婉玉爷爷以前是租界工董局唯二的华人董事,即使现在租界已经裁撤,工董局早就不存在了,也依然有着不小的能量。

    几年不见,她也已经嫁了人。夫家是海城几代的官绅之家,如今她丈夫正在铁路局任职。这些有钱人互相结合,只要认识一个,其他人也差不多能找到渠道打交道。

    正好方校长的工厂早在几个月前就开起来,虽然还没到竹凉席上市大卖的时候,但韩师父他们三年磨一剑,造出来的油画积木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因为积木色泽鲜艳,印的逼真,又是市面上没见过的款式样子,春妮连去江婉玉家拜访都看见她家孩子手里摆弄着一套。

    海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加上这是新技术,研发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很高,工厂这次便走了高档路线,只在先施的高档玩具区铺了次货,想不到意外好销,差点供不应求。

    因此,春妮跟方校长说要钱囤东西时,方校长立刻就拿出一大笔钱,让春妮有什么买什么。

    抗战那几年,学校都是靠着春妮撑下来的,方校长怎么会不知道这里头的艰难?她能在那个情况下还维持学校运转,已经足以证明其能力非凡。这次一看就是又有事,听她的准没错。

    虽然她现在主要在大学给常校长当助理,但要有个什么事,她还是习惯给学校操心。

    两天时间完全不够春妮准备,尤其后边两方宣战,大伙都回过神,特别是被倭国人断粮断水吓怕了,又闹轰轰抢购了一拨。

    春妮眼睁睁看着粮食价格在短短十天之内翻了五番,不由唾弃一番政府的管理能力,但也只好悻悻收手——这个价钱,她实在是买不起了。

    随着战争阴云的再次笼罩,之前被掩盖的治安问题再次被放大。人们突然发现,每个月仍然有不小数目的失踪人口,烟馆也再次悄悄开了张,就连帕登路这样臭名昭著的下等娼竂街,以前那里流连的是各国水兵,但这些外国人消失之后,帕登路仍然日夜红火。

    别墅里,常文远每次出门前,都会先送春妮去学校,并再三叮嘱,让她晚上必须等到他,两人再一起回家。就连方校长也找到她,问她是不是要暂时住回学校,最近外边不安全,学校有学生巡逻,多少住着放心些。

    春妮当然拒绝了他,战争开始后,他们的发报频率比以前更高。常文远一个人太不安全,自己必须守着他。

    而且战争再打起来,药品,物资,消息,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东西,自己等人在大城市,背靠各种资源,自然也要帮着想办法打探,综合考虑下来,也是住在学校外边更方便。

    短时间之内,不需要再操心吃喝问题。但煤炭依然没有解决,学校只好停了每天的热水供应。

    春妮看着不是事,找到江婉玉,问她可不可以组织些善心人士,给学校的孩子捐些手套围巾。也不要太好,也不要新买的,家里用旧的织品改改都可以。

    东西太好,也留不到他们手上。

    江婉玉答应了,这些政商界名流最爱做慈善,手套围巾不费布不费事,属于好做又好听的善事,这种惠而不费的慈善事业谁不喜欢干?

    手套做好的那一天,江婉玉来到学校,说她之前没组织过这类活动,承蒙小姐妹们捧场,有人提出要求,要来学校参观,并将手套发放到孩子们手上。

    当然,多少要带两个记者拍拍照。

    只要有东西拿,春妮什么都能答应,

    于是,校门外劫匪乞丐横飞,更远的市外战火纷飞,春妮跟方校长在一阵脂粉香气中迎来了款款而来的阔太太慈善军团们。

    第238章 238 慈善

    腊月十三, 春妮领着方校长和两个生活老师在学校大门口站着。

    江婉玉昨天打电话说,她们今早八点半到。春妮想着,学校除了她, 没别的人认识江婉玉, 左右今天不太忙,干脆等人过来后,她两边引荐一番,以后再有什么事,学校也不用次次都要她出面。

    不想这群贵妇人的时间观念有点问题,现在都快九点了,说好的车队还不见影子。

    天气冷, 他们在小摊面前要了两碗面汤,索性边喝边等。

    学校门口摆小吃摊的传统, 在方校长的要求下延续了下来。除了方便师生吃饭之外,学校正好开设的有食科,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开实践课,做好的包子馒头也能卖出些钱。这个年头, 厨师还是相当抢手的技术工种,都说厨子不偷, 五谷不收,哪怕遇着荒年,也饿不着厨子。

    但当厨师既要技术又要财力, 这时候人有点技术都藏着掖着,可不是那么好学上的。食科才开设时, 连春妮都去客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